商城縣:農產品雙“十一”走俏

映象網信陽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曹良剛)11月12日,商城縣原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裡,六名員工正在對昨天網上銷售的農產品進行打包,忙得不亦樂乎。

商城县:农产品双“十一”走俏

“我們在去年淘寶兩個店鋪的基礎上,今年又在天貓、拼多多、中國扶貧網和電能e購上增加了5個店鋪,昨天雙十一的銷售11000多單,銷售額達58萬餘元,幾乎是去年的兩倍。”公司負責人楊淑娟介紹說,其中澱粉、中藥材、餈粑、絲瓜絡及其製品特別走俏。

來自湖北麻城的劉大明,昨天從該公司定了18萬元的澱粉,“這裡的澱粉質量很好,為了早點拿到貨,今天自己開車過來拉了。”正在裝貨的劉大明微笑著說。

而距離該公司20公里的蘇仙石鄉農之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昨天也賣出近4000單,魚腥草、桑葉、夏枯草等中藥材和野生獼猴桃、南瓜、紅薯等農產品賣得很火。

“‘雙十一’當日我縣電商銷售額達408 萬元,快遞包裹發單量 7萬餘單。”商城縣商務局電商辦工作人員花夢珂介紹說。

商城縣是豫南最具特色的“茶鄉”“藥鄉”“魚米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燉菜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該縣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這裡的農產品具有獨特的品質。近年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為農產品上行提供了渠道,為鄉村振興增添了動力,給縣域經濟注入了活力,也為精準扶貧找到了一條新路徑。

截至目前,全縣從事電子商務的市場主體已達5000餘家,電子商務提供就業崗位近1萬個。2018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7.62億元,網絡零售額4.23億元。2019年1至6月份,該縣電子商務交易額4億元,其中農村網絡零售額0.72億元。通過電商,直接(間接)為3300戶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戶均增收5000元,電商產業扶貧已經成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 0376—6365159,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幫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