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楊忠正用力把草蓆推緊

在漳州,“天寶草蓆”以其柔韌、透氣、保暖、結實耐用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一床草蓆可用上十幾二十年,到外地的漳州人,也以能用上家鄉的“天寶草蓆”而欣慰。“天寶草蓆”名聞遐邇,但你可能不知道,“天寶草蓆”並不是天寶鎮產的,而是出自一江之隔的南靖縣。只是因天寶鎮歷來為漳州西郊物資流通的重要集鎮,南靖織的草蓆要拿到天寶鎮上賣,人們就誤以為是天寶鎮產的,而真正的產地反倒被人們遺忘了。

席草還沒長高,但田裡已拉上方格網。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割席草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在2米20處把草尾割去,這樣就能織出寬度2米的草蓆。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席草莖的剖面為三角形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把剛收割下的席草剖成兩片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草蓆的原料為席草與麻。席草一般開春種,立秋前後收割,收割後留下的茬會再次長出新芽,成為晚季草。席草的花梗成熟後最高的可達2米多,雖然具有很好的柔韌性,但如果遇到大風天,席草會被風吹倒甚至折斷。所以,當席草長到約1米高時,就得在田裡立起竹子,用繩子拉出方格網,大風吹來時,席草只在方格內擺動而不會倒伏。黃麻在夏初種,秋季收。黃麻收下後,要經剝皮曬乾等多道工序,最後用紡車紡成麻繩。

曬席草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席草曬得快乾了,變成黃綠色。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席草收割時,要按長短分開,把草梢切掉,然後用小刀剖開,在石埕上攤開曬。天氣好的時候,一般兩天就能曬乾。把席草的未端扎牢,雙手握緊,高高揚起,重重甩下,把櫱葉分離出去,甩乾淨的花梗,就可以織成草蓆。

席草曬乾了,雙手握緊,高高揚起,重重甩下,把櫱葉分離出去。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曬乾後的黃麻皮,要用鐵耙耙松,撕成細絲,在土紡車上紡成細麻繩,以作為草蓆的徑線。紡時把細麻絲沾水,使其變得柔軟。把兩條細麻絲繞在紡芯,雙腳踩動紡車腳踏柄,帶動紡芯轉動。隨著紡芯的轉動,兩條細麻絲扭成繩,繞在紡芯上。紡時一手抓著一把細麻絲,一手拉住紡繩的一端,不斷添加細麻絲,而紡芯上的細麻繩也慢慢地繞成麻團。

把麻沾水,使麻軟化,以便紡麻繩。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用紡車紡麻繩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織草蓆所用的草蓆架,由兩根立柱、上下橫槓、牽繩鐵棍及席扣組成。席扣為長扁方形,上面鑽有圓孔,圓孔下轉為三角扁長方形斜孔,三角扁長方形斜孔下面則為圓孔,並按一圓一斜順序排列。細麻繩繞過上下橫槓,再穿過席扣上的孔,最後在牽繩鐵棍上固定。向上提起席扣手柄時,圓孔裡的麻繩保持垂直,三角扁長方形斜孔下面的圓孔帶著麻繩向手柄方向移動;向下壓席扣手柄時,圓孔裡的麻繩依然保持垂直,三角扁長方形斜孔下面的圓孔帶著麻繩向手柄反方向移動,形成縫隙,席草在席梭的牽引下穿過縫隙,再在席邊上把席草頭部拆成結。席草頭尾粗細不同,在織的時候,要一條頭先穿過,下一條尾先穿過,形成頭尾相交,織出的草蓆才會平整。織草蓆得兩個人配合,織一床得花上五六個小時。

把繩子穿在草蓆架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繩子穿好了。後面是做好的草蓆。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橫槓的孔倒進點油,以使潤滑。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剛織好的草蓆帶有綠色,如果在太陽底下曬,一般夏天曬半個月左右就會變成黃色;而冬天如果再遇上陰天,則需要一個多月。由於各地購買習慣不同,有些地區喜歡綠色,有些地區喜歡黃色,就要根據需要調整日曬時間。因為曬草蓆的時間長,而且草蓆如果沾上水會變色,在曬的時候,最怕突然下雨,所以要專人照看,以便及時收回來。

席草先淋上水,使其變軟,否則織時易斷。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織草蓆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把席草套在席梭上,就可以穿過繩子。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用席梭把席草引進繩子的間隙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把草尾摺進去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曬好的草蓆還較稀鬆,得用腳踩在草蓆上,一點一點的挪動腳掌,同時雙手用力往上拔,將草蓆一點點推緊,使其硬挺。然後解開繩頭,編好席頭繩,再編出兩條邊繩,最後割掉不用的繩頭,修剪草蓆邊上的草梢,一件草蓆才算做完成。因為推緊的草蓆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造成鬆動,所以一般是在要賣前才把草蓆推緊。

草蓆織好後,得推緊。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扎席繩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割掉不用的繩頭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修剪草蓆邊上的草梢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南靖縣靖城鎮下魏村,是“天寶草蓆”的原產地。下魏村距天寶鎮只有約3公里,隔江相望。該村織草蓆的歷史悠久,而且其工藝一直處於保密狀態,尊祖宗遺訓,村裡的女人嫁到外地後,不許將製作工藝外傳,即使是所生子女也不能教。但到20世紀60年代“文革”初期,因社會動盪,舊的傳統觀念在“破四舊”聲中被打破,加之當時農村經濟幾乎崩潰,如果能做點手工賺點錢,可解燃眉之急,下魏村鄰村鄭店村的一些與下魏村通婚的家庭,便開始學著做草蓆,並很快形成規模。鄭店村的楊忠(1949—)從18歲就開始織草蓆。他種了約三分地的席草,可收乾草約500斤。他與妻子楊阿花一年只能織上一百多床草蓆,收入也就幾千元。

曬草蓆

席草香滿村繁華已去


由於做草蓆勞動強度大,利潤低,一床草蓆賺不了多少線。雖然鼎盛時期下魏、鄭店兩村幾乎家家會做,但現在當地轉而把目光投向利潤更高的食用菌及其它產業,以致原產地的下魏村如今竟然沒人織草蓆,而鄭店村也僅剩下幾戶老年人在織,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也許再過不久,鄭店的草蓆將會消失,“天寶草蓆”這一個具有地域特色的漳州名產,也將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