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看了讓人心疼,父母抓住這3點讓娃更獨立

心理學家認為,不同類型的人有著不同的人格特質,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見到有一種人特別喜歡去討好別人,他們在意別人的評價,生怕自己做的事情,讓他人不開心。但是有時,即使他們對他人百般討好,也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這類人就被稱之為“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看了讓人心疼,父母抓住這3點讓娃更獨立

在校運動會上, 浩浩在人群當中穿梭忙碌著,或許你以為他是一名參加多個項目的運動員,但是他其實是負責後勤保障的學生。原本負責這次工作的人員已經足夠了,但是浩浩強烈要求,他自己也能夠參與幫忙,並且他還從家中帶來了很多食品和用品,在其他同學參加完比賽之後,他便馬上向前鼓勵他們,給他們做放鬆訓練。

他穿梭在人群中生怕落下每一位同學,原本只是做支持工作的他,這次卻變得格外緊張,因為他擔心自己的疏忽,會讓別人十分不滿。浩浩這位同學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他想尋求眾多人的滿意,並且不懂得拒絕別人。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看了讓人心疼,父母抓住這3點讓娃更獨立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類型的孩子很常見,之所以會出現討好型人格,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父母和環境的影響,而通常這類家長都不會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

家長出於什麼原因不給予孩子肯定

1、希望用挫折教育來培養孩子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來面對困難會一蹶不振,所以他們決定在孩子小的時候,便不斷地給他們製造困難,讓孩子變得堅強勇敢。這類家長通常在孩子克服困難之後,都不會鼓勵孩子,他們希望通過一次一次的挫折教育,讓孩子能夠總結經驗,並且不再去關注別人的讚揚。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看了讓人心疼,父母抓住這3點讓娃更獨立

2、家長的生活習慣導致的

有一些家長,他們本身就沒有讚賞別人的習慣,這些家長甚至喜歡拿孩子與別的孩子作比較。這類家長,通常只能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好,卻看不到自己家孩子的優點。有時家長甚至會在孩子的面前貶低他們,用粗暴的言語去攻擊他們,有一些孩子便在這種環境下變成了討好型人格,祈求用自己的行為得到家長的讚賞。

3、家長生活壓力過大

有的家長在工作上面進展不順,使得他們在生活中的壓力也逐漸增加了。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一旦他們發現孩子出錯,便會將工作上的氣焰發洩在孩子的身上。家長不擅長將工作的情緒放在家庭之外,常常帶著負面情緒與孩子溝通,更別說給予孩子肯定了。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看了讓人心疼,父母抓住這3點讓娃更獨立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每當他們受到別人的讚揚和肯定時,內心的滿足感常常能夠激發他們身體內的潛能,但並非每個孩子都能夠得到家長的讚揚。

長期不被父母肯定的孩子,未來會成為什麼樣子

1、變得越發自卑

有些孩子在家中,常常受到家長的指責,即使他們已經完成的很好了,但是家長擔心孩子會驕傲自滿,便用消極的語氣指責孩子。之前遇到一個家長,他在看孩子提前將作業完成之後,便這樣對孩子說:“別看你今天早早的完成了作業,等到考試的時候你又什麼都不知道了,別去玩兒了,快點兒學習吧!”一些家長過度否定孩子的行為,往往會讓孩子越發自卑,長期下來,沒有自信的孩子便會缺乏學習的動力。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看了讓人心疼,父母抓住這3點讓娃更獨立

2、變得喜歡討好別人

之前遇到了一個博士生,他和我們講述了家長對他平時的教育,他的爸爸過於嚴厲的管控他的生活,即使他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爸爸也會給他潑冷水。在這種環境下生活使得他變得十分敏感多疑,他甚至懷疑自己不是爸爸親生的孩子,他總擔心自己在家中的表現會受到家長的指責。這就使得他在家中十分小心翼翼的生活,生怕自己的一言一行,遭到父親的批評,而他又將這種行為和心理狀態帶到了學校,在與同學的相處之中,他也比較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以別人的看法為中心。

3、變得越來越消極

有一些小朋友在這種環境下生活,使得他們學會了家長的討好行為,他們覺得如果自己不去主動的討好別人,就會受到他人的冷落。他們的消極情緒不斷的壓迫他們,去進行不同的討好行為,但是這種討好行為卻不能讓他們本身得到進步,反而一些行為為他人服務的而不是為自己著想的。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看了讓人心疼,父母抓住這3點讓娃更獨立

心理學家艾利克森提到,孩子6到12歲的階段 ,正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關鍵期。如果孩子們能夠在這一階段得到老師或是家長的認可,這將對他們人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家長如何對孩子說好話,才能讓孩子成為完美的孩子

1、不要給孩子增添負擔

父母對孩子百般照顧,是為了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有些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總是會多說一句這樣的話,“我這樣辛苦的工作是為了誰呀?還不是為了你,你就不能聽話懂事一些嘛。”有的時候家長這樣的表達常常會讓孩子覺得內疚,一些孩子在這種環境當中會逐漸變成討好型人格。所以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既要注意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也要關注他們的心理發展,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看了讓人心疼,父母抓住這3點讓娃更獨立

2、避免專制的教育方法

有些家長給孩子規劃了道路,只要發現孩子偏離了自己的軌道,便馬上懲罰孩子。父母對孩子的嚴厲要求,會讓孩子有所進步,但是,也會讓孩子在這種環境下變得懦弱膽小。想要讓孩子勇於擔當,勇敢的去面對困難,就要給孩子獨立選擇和克服困難的機會。同時在他們努力的時候,也不要去打擊孩子的自信,以免孩子內心受挫,逐漸沒有了積極性。

3、學會鼓勵孩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常常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因為父母的關注,往往能夠讓他們獲取愛和滿足感。但是父母的讚揚對於孩子來說,便是更進一步的肯定了。拉羅什富科曾說,讚美是一種精巧絕倫的奉承,人們能從不同的角度來滿足他人的需求。對於孩子來說,讚美常常能夠激發他們的動力,挖掘他們的潛能。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看了讓人心疼,父母抓住這3點讓娃更獨立

想要讓孩子能夠獨立健康的成長,家長不但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更需要讓孩子在生活當中獲得更多的關愛。因為這樣能夠避免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也能夠讓孩子的人格發展的更加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