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能力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能力

1

美国作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说,当今美国单身的成年人占比已超过50%,其中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而根据我国统计年鉴,在中国“一个人生活”的成年人已超过5800万,年龄在20~39岁的独居青年已达到2000万。

这说明,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独居生活”都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无奈。

甚至因此还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多指年龄介于20到30岁之间,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拼,工作资历不够丰富,并未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租房的单身年轻人。

他们过着“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的日子,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家,在寂静的深夜里频繁地在手机和电脑之间切换……

对他们来说,相对于生活上的拮据,孤独与“被抛弃”的感觉更令人难以承受。

一个人的日子该怎么过?

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能力

2

不同于现代空巢青年对孤独的恐惧,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群人,他们专门去寻找孤独。

他们主动离群索居,跑到人烟稀至的深山生活,希望通过孤独来提升自己。

他们的名字叫隐士。

出于对这群爱好孤独者的好奇,一个叫比尔·波特的美国人类学家曾专门跑遍大半个中国,来探访中国现代隐士。

他在作品《空谷幽兰》中写道,中国的隐士与美国的隐士有很大不同。美国的隐士只是那些喜欢自己待着的人,甚至有点神经质,但中国的隐士往往是社会的精英,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将这些隐士比喻为“精神觉醒的博士”。也就是说,如果有“精神觉醒”这个专业,那这些人应该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尔认为,是独处让他们变得更有智慧,更为仁慈,甚至更清醒地认识到了自我与万物。

周国平老师说: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的确,人总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

而只有在独处时,人才能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归自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

一个好动,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想经历;另一个喜静,对一切事物加以审视和消化。

其中一个“自我”把你派遣到世间活动,同时又始终将你置于视野之内,即使你遭受最悲惨的灾难和失败,只要识得归途,就不会全军覆没。它是你的守护神,为你守护着一个永远的家园,使你不致无家可归。

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学会孤独,也是一种能力

3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需要孤独。

会孤独说明还活着,还有期许,还在思考。

就像一个小女孩在房间的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小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

面对纷扰的世界,孤独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能力,能够在孤独时安然自得,才会在喧嚣时淡然自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