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可能是誰?

科技的蝸牛


亞洲經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的興起。西方國家都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為代表的新型工業,它們的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由於勞動成本的上漲,在國內已經無法生存。都在謀劃走出去,到海外設廠。

亞洲由於人口眾多,國民教育水平普遍較高,工資低,成為這些外國資本首選地。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就是藉著這個機會,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來料加工等等外貿型經濟。實現了經濟崛起,創造了亞洲奇蹟。

八十年代初,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也加入到振興經濟,發展工業的潮流之中。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如今已經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經濟繁榮,國富民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亞洲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經濟大發展,由於各地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大。到目前為止,只有四個國家被認可為發達國家。它們是日本、韓國、以色列、新加坡,在這四個國家之後,誰最有可能成為新上榜的第五個發達國家呢?

縱觀亞洲版圖,現階段有條件成為這個候選國的,有兩個國家在人們眼前閃亮。一個是經濟綜合實力強大、發展速度極快的中國。還有一個就是東南亞明珠——馬來西亞。

說到中國,大部分人都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是很快。但是,由於人口數目龐大,國家幅員遼闊,要想成為發達國家,還是很困難。很多人都持有這樣的觀點,我不這樣認為。

中國是人口多,有些地區還是比較落後。但是呢,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經濟基礎已經積累起來。國家大力發展教育,這幾年科技水平不斷的提高。國家積極推動向信息技術、高科技產業發展,在許多領域已經名列前茅,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引起全世界的矚目,讓美國人都感到膽寒,不惜以發動經濟戰,來加以破壞。

發達國家一個重要的指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現在中國一個最重要的短板。國民生產總值與一個國家的匯率有著極大的關聯。不排除人民幣匯率大漲的可能,只要中國經濟繼續強勁增長。人民幣匯率突破六美元、五美元,甚至是四美元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咱們試想一下,按現在年均百分之七的增長率,再發展十年。高科技信息技術繼續再快速發展十年,中國會是什麼面貌,到時候人民幣不升值都由不了我們。

馬來西亞是除中國之外,最有希望成為發達國家的國家。經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每年增長率都在百分之八左右。電子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能源工業、紡織工業比較發達,國民教育水平高,國家基本上穩定安全。符合發展經濟的先決條件,最重要的是不論政府如何變換,發展經濟始終放在第一位。

馬來西亞2018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達九千多美元,按每年百分之八的增長率,再過十年達到兩萬美元,估計差不多。已經基本達到發達國家的門檻,馬來西亞還是很有希望的。







共剪燭光


目前,在全世界共有24個無可爭議的發達國家。在亞洲能稱得上是發達國家的,分別是日本、新加坡、韓國、以色列這四個國家。而發達國家歐洲數量最多,有法國、德國、英國等16個國家。美洲發達國家有2個,分別是美國和加拿大;大洋洲也有兩個發達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一直以來,國際上公認的發達國家標準有三個:一是,科學技術水平非常發達,人均GDP在2萬美元以上,工業基礎發達,第三產業佔GDP比例在60%以上。二是,市場經濟體系完善;三是,經濟國際化程度高,對外貿易發達,有大量跨國企業,金融國際化程度高。

其實,亞洲很多國家都有成為發達國家的潛力,但是國際社會把發達國家這個門檻訂得過高,使得很多亞洲國家對發達國家“望塵莫及”。第一類,像中東的沙特、卡塔爾、阿聯酋、科威特等國家,明明是人均GDP已經突破了2萬美元,但是由於是以石油出口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科技發展水平不高,市場經濟體系極為脆弱,即使人均收入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也是沒有用的。

第二類,像印度、越南、印尼等到,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非常迅猛,印度經濟一度出現7%以上的漲幅。但是,起點基礎太薄弱,即使再努力,要成為發達國家恐怕也是在做夢。印度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與2萬美元的標準,差距太大。雖然,印度也想成為發達國家,但是雖然目前經濟總量全球排名第五,但是離開發達國家距離還是相當大的。

第三類,像我們中國,GDP總量已經高達13萬億美元,而且早已經在2011年超越了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的工業基礎雄厚,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而且我國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僅次於美國。市場經濟體系也在不斷完善,服務業和金融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唯一制約我們成為發達國家的是人均GDP,2018年,我國人均GDP 9600美元,離開發達國家還有很大距離。

所以,高收入國家並不能成為發達國家;經濟高增長國家也不是發達國家;GDP總量排名前三,人均不到2萬美元的中國,也在短期內也成不了發達國家。如果一定要找到未來最有潛力成為發達國家的地區,我們認為馬來西亞還稍微靠點譜。2018年,馬來西亞人均GDP 1.12萬美元,作為新興工業化經濟體,馬來西亞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這是除了中國和其他幾個發達國家外,別的亞洲國家是不具備的。

同時,馬來西亞在電子、汽車、鋼鐵、石油化工和紡織品等領域都取得不小成就。除此之外,旅遊觀光也成為第三產業近年來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此外,馬來西亞基礎設施建設也比較完善,教育水平在本地區名列前茅。

不過,馬來西亞要想成為發達國家,也有二道障礙:第一,政策多變,使得經濟發展受掣肘,現總理馬哈蒂爾推翻了前任總理納吉布簽訂的經濟合同,並進行重新審核,這種行為損害了馬來西亞的國家信用,嚴重影響外資流入,不利於馬亞西亞持續發展。

第二,馬來西亞是靠近新加坡的中南部地區,經濟發展程度比較高,而在沙巴沙撈越等其他地區經濟落後。如何通過各地區經濟均衡發展,把其打造成馬來西亞的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這才是發展經濟的關鍵。

亞洲下一個有望成為發達國家的最可能是誰?我們認為在未來二十年內,亞洲不會有新的發達國家出現,因為目前亞洲各國離開發達國家的標準還很遙遠。最有希望在2040年後成為發達國家的應該是馬來西亞。而中國主要是人口眾多、地區發展不均衡,社會福利事業欠賬太多,而且以中國龐大的GDP規模,要想長期維持在6%以上的增速也是有困難的。所以,中國要想成為發達國家可能要更晚於馬來西亞。


不執著財經


發達國家,又稱已開發國家。通常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較高、科學技術較先進、生活水平也較高。而且發達國家都是工業化國家,有很高的人均收入,但不是所有的人均收入高的國家就一定是發達國家。例如亞洲國家中,靠著石油暴富,從而達到人均收入與發達國家不相上下的國家也不少,如卡塔爾、文萊、科威特、阿聯酋等都不是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工業十分落後,有的甚至是沒有什麼工業。



而亞洲國家中下一個發達國家可能是誰?

目前來看,亞洲的發達國家十分稀少,只有四個國家,分別是東亞的日本和韓國、東南亞的新加坡、西亞的以色列。

日本不用說,算是比較老牌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發展比較早,明治維新後就走向富國強兵的道路,雖然二戰戰敗,但戰後再次抓住機遇,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一度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雖然說現在被GDP總量被我國超越,但依然是最重要的發達國家;



韓國是依靠美國幫助和上個世紀60年代的經濟改革走向富強的道路;新加坡依靠著大港口和高超的管理水平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以色列則靠著世界各地的猶太財團大規模的投資和高素質的猶太人迴流,在中東普遍比較亂的環境中,依然不誤發展成為發達國家。

除了上面四國亞洲國家是發達國家,下一個發達國家該輪到誰了?“大正”認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也該輪到我們中國人成為發達國家了,因為發達國家所需要的條件我們基本都湊齊了,而其他亞洲國家都沒有我們國家的優勢。現在我們只差一個條件,那就是人均收入相對還是比較低,人均GDP不足9000美元,其他各方面已經快和發達國家無異了。



因為中國太大了,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如廣東、江蘇、浙江等地人均GDP都超過1萬美元,已經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且這些省份不僅人均收入高,而經濟總量也大,廣東省GDP總量達到8.99萬人民幣,按照現在的匯率計算,摺合1.3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國GDP排行中也能排到前15位,和俄羅斯的經濟規模相差不大。

至於說我們中國的工業化水平、科技水平都不低,發展速度都是有目共睹,甚至舉世矚目,不然美國也不會那麼緊張了,處處給我們使絆子。我們有完整的工業化體系以及產業集群和配套,這是很多發達國家都不具備的,因為大部分發達國家都是比較小的國家,而我們是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



而且我們在擁有如此大的經濟規模的基礎上(2017年GDP總量82.7萬億人民幣),經濟依然保持6%以上的年增長率,假以時日,我們成為真正的發達國家可能並不會太遙遠,到那時,我們就真正成為世界最富強的國家了,突然陷入無限的YY中。


大正看世界


要判斷亞洲哪個國家能夠成為發達國家,首先需要了解發達國家的標準。聯合國對於發達國家的標準主要是以人均GDP為參考的。1995年的標準是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同時具有較高的社會發展水平,就可以定義為發達國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一標準也在不斷提高。

目前在亞洲日本、新加坡、韓國、以色列、中國香港2017年人均GDP都已經突破了25000美元(),可以稱之為發達經濟體。而中東地區的卡塔爾、阿聯酋等國,雖然人均GDP也較高,但是他們的社會發展經濟結構單一,社會發展嚴重滯後並不符合發達國家的標準。

現在亞洲人均GDP排名緊隨韓國之後的,還有不少中東和東南亞地區的產油國和馬爾代夫這種嚴重依賴旅遊的小島國,他們即使人均GDP再高,恐怕也很難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按照目前的排名和發展速度,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很有可能是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中間的一個,個人認為馬來西亞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馬來西亞

2017年馬來西亞人均GDP為9660美元,經濟增長率大約維持在6%左右,如果馬來西亞保持這一經濟增長速度,再發展20年,到2040年前後,其人均GDP將達到3萬美元,能夠邁過發達國家的門檻。

馬來西亞地理位置優良,資源豐富,發展前景也較好。對於馬來西亞而言,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20年,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維持政治上的穩定。此次馬來西亞大選結束之後,新上任的總理馬哈蒂爾對前任總理納吉布簽訂的經濟合同進行重新審查,這種行為損害了馬來西亞的國家信用,可能會嚴重影響投資者對馬來西亞政府的信心,不利於馬來西亞持續快速增長。



第二個問題,則是馬來西亞馬來半島和沙巴沙撈越之間的發展很不平衡。馬來半島,尤其是靠近新加坡的中南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已經比較高,但是在沙巴沙撈越地區則相對落後。馬來西亞應該更重視東馬來西亞的發展問題,把其打造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個重要經濟增長點。

中國大陸

2017年,中國大陸人均GDP大約為8800美元,如果也能夠保持6%的增長速度,20年之後人均GDP將達到28000美元,已經看到了發達國家的大門口,但是在2040年就實現跨越的可能性還比較小。

首先,中國大陸是一個超大型的經濟體,經濟再維持20年超過6%的較高增長速度,難度比馬來西亞大得多。很有可能到2030-2035年之後,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會回落到5%左右。到2040年人均GDP達到25000美元,已經算是一個比較快的發展速度了。因此我們把實現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標時間定位在2050年是有道理的。

第二,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可能比馬來西亞也更難解決。西部地區由於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等方面的原因,與馬來西亞沙巴地區相比,可能單位投資產生的回報和效益會低不少, 發展的難度會更大一些。但是如果一個國家只是東部地區發達,西部地區仍然比較落後的話,很難稱之為一個發達國家。


第三,社會事業的投入還需要持續擴大。發達國家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社會事業是否進步,人的全面發展是否得到保證。中國人口眾多、發展又很不平衡,社會事業還需要持續擴大投入,填補欠賬。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是聯合國發達國家標準,側重於人均GDP的一個重要原因。只有人均GDP達到了一個水平,國家才有足夠的財力擴大社會事業的投入,才有可能全面提高民眾的福利,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對比這兩個國家來看,馬來西亞很有可能在2040-2045年前後,邁過發達國家的門檻,成為亞洲第六個發達經濟體,而中國大陸可能緊隨其後在2050年前後成為發達國家。當然,兩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差異甚大,雖然都是成為發達國家,但是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衝擊時評


亞洲有哪些發達國家?認識當中,亞洲的日本,韓國,以色列和新加坡是發達國家,但是最近的評定當中,以色列和新加坡被排除了。

在最近的評定當中,經過世界上十大權威機構的認證,只有21個國家是標準的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大多集中在歐洲,亞洲有2個(日本,韓國),大洋洲2個(澳大利亞,新西蘭),北美洲2個(加拿大,美國)。非洲和南美洲沒有,還處於發展中和貧窮狀態。



發達國家的普遍特徵是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生活品質。所以不僅僅是看經濟水平,所以中東國家雖然借出賣石油經濟大幅度增長,但是仍然不是發達國家,比如文萊、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國。


亞洲的新加坡,雖然人均GDP很高,但是沒有完備的,發達的製造業,不能算是發達國家。

韓國日本是絕對意義上的發達國家,以日本為例,日本人口1.3億,經濟總量世界第三,工業體系完備,醫療設備,機械等產業都處於領先地位,日本護照能夠免籤190個國家,說明各國都承認日本的地位,是不折不扣的發達國家。

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是韓國仍然是發達國家,經濟總量,人均GDP,工業體系都足以證明,僅僅是一家三星公司,其創新研發能力位於世界前列。韓國是二戰之後獨立的,此前還是日本殖民地,韓國值得欽佩。

下一個亞洲的發達國家必定是以色列,其實在某一些機構的判定當中,以色列已經是發達國家。

以色列的科研能力超出一般國家,猶太人是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民族,如果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必須要有先進生產力,以色列有這個潛力。

其他亞洲國家距離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遠,畢竟能夠韓國這樣的國家還是少數。


視野新觀


聯合國至今也沒有一個標準定義發達國家,綜合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美國中央情報局等國際機構的榜單,全世界現在一共有24個無可爭議的發達國家。歐洲的發達國家數量最多,有法國、德國、英國、荷蘭、意大利、愛爾蘭、瑞士、盧森堡等16個國家;亞洲有4個發達國家,分別是日本、新加坡、韓國、以色列;美洲發達國家有2個,分別是美國與加拿大;大洋洲也有兩個發達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與新西蘭。

一般認為發達國家有三個標準:第一,科學技術水平非常發達,人均GDP在20000美元以上,工業發達,第三產業佔GDP比例在60%以上。第二,市場經濟體系完善;第三,經濟國際化程度高,對外貿易發達,有大量跨國企業,金融國際化程度高。在亞洲,除了日本、韓國、以色列、新加坡等四個國家以外,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也都是發達地區。那麼,亞洲最有可能成為發達國家的是哪一個呢?

中東的沙特、卡塔爾、阿聯酋、科威特等國家,人均GDP都在20000美元以上,但是都是以石油出口為主的國家,工業基礎薄弱,科技水平也不高,更不要提市場經濟體系;印度、越南、印尼等國,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非常快,印度經濟一度出現7%以上的高增長。但是,基礎太薄弱,印度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與20000美元還差900%的距離。那麼,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最有可能是哪一個國家呢?我國、馬來西亞與巴林。

我國現在GDP總量已經高達12.24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的工業基礎雄厚,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此外,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2017年的科研投入超過1.72萬億,僅次於美國。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服務業、金融業快速發展。唯一制約我國成為發達國家的就是人均GDP,2017年,我國人均GDP剛剛超過8500美元。

馬來西亞也非常有潛力發展成為發達國家。馬來西亞地理位置優越,毗鄰馬六甲海峽。馬來西亞目前的人均GDP為9945美元,在2011年-2014年期間,曾經超過10000美元。馬來西亞被譽為亞洲四小虎之一,是全世界非常重要的新興經濟體。目前,馬來西亞依斯干達、北部經濟走廊、東海岸經濟區、沙巴發展走廊及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等大型經濟發展計劃都在穩步進行。在東南亞,馬來西亞是僅次於新加坡的第二發達經濟體。

巴林是海灣石油富國中唯一一個進入後石油化的國家。巴林是世界上石油開採最早的國家之一,由於開採時間早、領土面積小,巴林的石油已經開採殆盡。但是,巴林的人均GDP依舊保持在2.3萬美元的水平。這是因為巴林在石油資源枯竭以後,積極發展多元化經濟,煉油、石化及鋁製品工業快速發展,大力發展金融業。目前,巴林已經成為海灣地區銀行和金融中心。

歡迎大家討論,您認為哪一個國家會成為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


美國觀察室


亞洲在短時間內不會再誕生新的發達國家,如果必須說一個的話,馬來西亞最有可能

發達國家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當下尚未有明確的標準和定義,聯合國也沒有建立出一套完善的系統來認證哪些國家或地區是屬於發的國家。

目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一般是承認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來評判的。這兩個組織普遍以當事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科學技術水準等指標來判定他是不是發達國家。

首先我們算上地區,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的亞洲的發達國家和地區有:日本、韓國、以色列、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

以上這7個國家和地區屬於世界發達經濟體,其中除了日本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步入發達國家行列外,其他六位都是在90年代後被承認為發達經濟體的。

那麼除了以上這7位外,亞洲近期還有沒有國家能夠躋身發達國家或地區行列呢?

答案是:沒有。

我先列幾個備選國家:

沙特、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巴林、阿曼、黎巴嫩、哈薩克斯坦、文萊、中國、馬來西亞。

之所以選這幾個國家,是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均GDP位於亞洲前列。像是印度、越南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人均GDP還是太低,暫時不予以考慮。

其中除了中國以外,其他的國家人均GDP都在2017年超過了1萬美元,尤其是卡塔爾,人均GDP更是達到了誇張的7.78萬美元,妥妥的高收入國家。

不過發達國家雖然都是高收入國家,但高收入國家卻不一定是發達國家。

例如,沙特、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巴林、阿曼、文萊這幾個國家,都是靠著賣石油發的財,其本國的商業、科技、教育並不發達,遠遠夠不上發達國家的資格。

況且這幾國的國家工業基礎太差,即便是拿美元砸,一時半會也發展不上去。

(海灣石油國家雖然有錢,但不發達)

黎巴嫩

黎巴嫩算是中東綜合國力稍微均衡的國家,在內戰之前是一片光明。但是內戰和與敘利亞的戰爭使得黎國內經濟和工業大幅滑坡,並且在未來可見的一段時間裡,黎巴嫩的政治局勢形勢都不會有太大的好轉,短時間內成為發達國家,基本沒戲。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是蘇聯解體後,除波羅的海三國外,唯一一個經濟持續向好的國家。2017年人均GDP達到了1.07萬美元,略高於中國。

不過,與幾個海灣石油富國相似的是,哈薩克斯坦經濟也是主要依靠能源和礦產品出口拉動的,工業基礎也是極為薄弱,短時間內沒有成為發達國家的可能。

(哈薩克斯坦地上有草原、有森林,地下有石油、有天然氣,即便不是發達國家也窮不了)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被譽為是一個“準發達國家”,是亞洲現在最具潛力的發展中國家。

2017年,馬來西亞人均GDP為1.02萬美元,人民生活水平較為富裕。

作為新興工業化經濟體,馬來西亞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這也是除了中國和其他的幾個發達國家以及地區外,別的亞洲國家所不具備的。

並且馬來西亞基礎設施建設也比較完善,教育水平也是本地區數一數二的。

今天,馬來西亞在電子、汽車、鋼鐵、石油化工和紡織品等領域都取得不小的成就。除此之外,其以旅遊觀光為主的第三產業也是發展迅猛。

不過,雖然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前景比較向好,但是問題也是非常多。

特備是其帶有歧視性的民族政策,導致作為社會中堅的華人不斷地離開馬來西亞,這對馬來西亞經濟打擊十分巨大。

馬來西亞政府曾經定下目標,要再2020年成為發達國家,現在看來這個目標已經不可能實現了。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

中國

中國,當今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國很有可能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潛力是極其無限。

中國擁有者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較為發達的教育體系,龐大的消費市場,雄厚的智力基礎,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活躍的商業網絡,這些都讓中國極有可能成為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

但是,中國短時間內也不太可能成為發達國家。

目前,中國在尖端科技、尖端製造業上和世界先進國家尚有差距,核心競爭力不強。加之中國地域廣大,地區貧富差距巨大,中西部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還很低,這些都需要中國花很長的時間去解決。

(夜幕初降的中國上海)


千佛山車神


亞洲目前的發達國家有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以色列,觀察這四個國家,除了經濟之外,科技和大企業也很重要。

除了這四個國家之外,亞洲人均最富裕的是沙特、阿聯酋、卡塔爾,它們的特點就是有錢,但是產業結構單一,雖然沙特搞了土豪大學,還是硅谷最大的金主,但是其原創能力還是有限。目前看來,這四個國家的產業轉型還沒有完成。個人建議,石油產業之外可以發展教育和金融,然後再發展科技和未來產業。

其次就是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作為未來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目前發展勢頭良好,馬來西亞和泰國也有一定的基礎。但是他們目前都沒有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印度和中國還有幾十年的差距,越南甚至還不如中國的廣西省,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接下來最有可能的就是中國,目前中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10000美元,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上半年經濟運行區間比較平穩且勢頭良好。尤其是中國目前在人工智能、5G網絡、高端智造、芯片半導體、手機制造、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發展勢頭良好。

所以中國邁入世界產業的高端領域,應該說問題是不大的。目前中國國內,成都、貴陽、西安、鄭州發展勢頭良好;東北、山東改革正當時;數字政府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方興未艾;反腐倡廉、掃黑除惡、鄉村振興等如火如荼,所以整體來看,中國的前景非常好。


青年史學家


如果以發達國家的標準來看,下一個將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亞洲國家肯定是中國。這裡有幾個標準和理由:

第一、從人均收入看。中國人均收入在2017年已達到了8500美元,而且其上升速度非常之快。本世紀初,中國人均收入僅為1000美元,也就是剛達到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所劃定的小康水平;2008年,中國人均收入達到了3000美元,2010年達到4200美元,一年之後突破5000美元,2014年達到7594美元,2016年達到7900美元。按照目前的計劃和發展速度,到2020年,中國人均收入將達到12000美元,但本世紀中將與歐美髮達國家基本看齊。目前,美國人均收入為54000美元,歐洲主要國家為接近50000美元。



第二、從科技創新的實力和潛力來看。雖然中國在科技原創方面和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但應該承認,中國這幾年在創新方面追趕得很快,尤其在這一輪的科技革命中,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幾乎與美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這恰恰是中國在下一波成為亞洲發達國家的重要基礎和前提。



除此之外,中國在包括軍力在內的整體國家實力和國際話語權方面這幾年進步非常之快,這些都是中國成為下一個亞洲發達國家的重要前提。



據美國頂尖商業諮詢機構麥肯錫的預測,未來十年,亞洲將有25億人口進入中產階層行列。這當然有點誇大其詞或至少說得為時過早,因為麥肯錫把中國和印度兩國的總人口都算在其中。從比較現實和保守的眼光看,未來十年中國中產階層的總人數有望達到7到10億,這也是中國將成為下一個亞洲發達國家的重要基礎。


邱震海


成為發達國家的門檻是非常高的,但其中一個重要指標絕對不能少,那就是經濟實力,現時亞洲46個國家,發達國家僅有區區4個,分別是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以色列,真可謂是鳳毛麟角,這些國家整體經濟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比如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韓國是世界第十二大經濟體,以色列不僅經濟表現在西亞最出彩,而且綜合水平更是位居西亞最前列,新加坡是國際著名的金融中心,人均GDP位居亞洲第二。四國的人均GDP全部超過兩萬美元。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洲,亞洲國家眾多,但在短期內有望邁入發達國家的還是非常少,不過有些國家已經具備或無限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端的阿聯酋,被稱為是中東土豪國家,面積83600平方公里,總人口1014萬人,地理位置優越,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石油探明儲量約978億桶,天然氣探明儲量約6.09萬億立方米,均居世界第七位,石油,天然氣是阿聯酋的支柱產業,鉅額穩定的石油收入是阿聯酋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儘管產業結構單一,但受惠於世界石油交易的高額紅利,阿聯酋一躍成為西亞地區最富有的國家之一,2017年阿聯酋實現GDP3786.56億美元,排名西亞第四位,人均GDP37346美元排名西亞第三位,經濟表現不俗。



阿聯酋人也認識到經濟結構單一化並不利於國家長遠發展,轉型對於這個中東土豪國家來說是必須要做出的選擇,近幾年來阿聯酋一直在致力於經濟多遠化,鼓勵創新發展,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成績有目共睹,目前阿聯酋已經逐漸成為西亞地區的金融,商貿,物流和旅遊中心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阿聯酋非石油經濟在國家經濟中的佔比不斷提高,對經濟的貢獻已經超過了石油,比重也超過了六成,這種敏銳的改革眼光和貼合國情的經濟轉型,使阿聯酋實現了由石油經濟大國過渡到多遠經濟國家的華麗蛻變,伴隨著國家綜合水平的提高,阿聯酋成為了中東地區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阿布扎比,迪拜一躍成為土豪城市的代名詞,已經漸漸找到了發達國家的感覺。



按照阿聯酋目前的各項經濟指數,阿聯酋已經是無限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現時階段石油依然影響著這個國家的經濟大局,如何讓多遠經濟改變這個經濟結構單一的國家還需要時間的考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阿聯酋一定可以實現質的變化躋身發達國家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