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一個小配角,變成春晚的“釘子戶”,如今功成身退

他從一個小配角,變成春晚的“釘子戶”,如今功成身退

提起春晚的小品和相聲,很多人會想到趙本山、馮鞏等重量級的人物,但近年來,趙本山漸漸淡出了舞臺,而馮鞏也缺席了一年的春晚。觀眾紛紛直呼,春晚的舞臺上沒有了那些為中國小品事業奉獻了大半輩子的人,整場晚會下來少了很多的樂趣,感覺都變了味。

比起這些在小品界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大人物,有這樣一個人,似乎只是所有小品大咖身邊的小配角,但他的表演能力卻受到很多觀眾的認可和追捧,他就是“小品一哥”郭冬臨。

他從一個小配角,變成春晚的“釘子戶”,如今功成身退

曾經有網友統計過,春晚舉辦了36年,而在小品界,上春晚次數最多的就是馮鞏,一共是32次,“小品王”趙本山也有21次之多。而郭冬臨雖然在小品中飾演的都是一些小角色,但他上春晚的次數也高達20次,可謂是春晚舞臺上忠實的“釘子戶”選手了。

郭冬臨出生在一個文藝家庭,父親是山東快書表演有名的藝術家,而母親則是一名優秀的琴書演員。自小耳濡目染多了,本身關於這方面的天賦就漸漸顯露出來。雖然有著超高的天賦,但郭冬臨在背後也付出了很多常人看不到的努力。

他從一個小配角,變成春晚的“釘子戶”,如今功成身退

他在10歲的時候,就能登臺表演一些有難度的節目;高中畢業後,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上了大學的郭冬臨,沒有像別人一樣盡情享受大學生活的樂趣,而是茶不思飯不想地苦練基本功,在大學畢業那年考進了北京人藝。

由於他從小就接受了這樣文化和藝術的薰陶,內心深處對這個行業非常痴迷,無時無刻都保持著對大舞臺的嚮往。1993年,郭冬臨有機會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在小品《市場速寫》中飾演一個有趣可愛的賣衣服的倒爺。

他從一個小配角,變成春晚的“釘子戶”,如今功成身退

當時首登央視春晚大舞臺的他沒有緊張到不知所措,而是穩定發揮,但觀眾的注意力都被一起同臺表演的意大利人法比奧所吸引。但這對於郭冬臨來說並不是打擊,而是督促他變得更好的一種動力。

皇天不負有心人,1995年,郭冬臨再次登上春晚的舞臺,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沉澱和積累,他在表演上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魅力,通過在小品《有事您說話》中幽默有趣的表演,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和認可,成為了小品界一炮而紅的代表性人物。

大紅大紫的郭冬臨,沒有想到自己演員生涯的意外會那麼快就降臨。2017年的春晚舞臺上,他因為參演了小品《取錢》,無意之中栽了一個大跟頭。節目中的騙子說著一口河南話,很多網友都覺得這在無形中歧視河南人。

他從一個小配角,變成春晚的“釘子戶”,如今功成身退

而騙子的臺詞是編劇用家鄉話配的音,和郭冬臨沒有任何關係,他也毫不知情,但這樣的設計引起了很多河南網友的不滿,有些極端的觀眾則把怒火發洩在了他的身上。

這件事最終的解決方案是,一位河南籍貫的律師為了維護家鄉的利益,向電視臺提起了訴訟,要求和此事有關的所有人員公開道歉並給予相對於的賠償,一場關於方言的糾紛就此落下了帷幕。

在這件事情裡,郭冬臨並沒有犯什麼錯,只能說是被編劇給“坑”了,但他卻因此事差點身敗名裂,事業直線下滑,並缺席了2018年的春晚舞臺。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郭冬臨不斷在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調整,想要以最好的狀態重回舞臺。

他從一個小配角,變成春晚的“釘子戶”,如今功成身退

就在今年的2月4日,在觀眾的期待中,郭冬臨終於再次登上了春晚的大舞臺,久別一年再度表演的小品《愛的代駕》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很多粉絲直呼,有他在的春晚還是會有快樂的。

從2017年那件事結束後,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郭冬臨經歷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對演藝圈已經有了自己的體會和看法,現在他的計劃裡,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從一個小配角,變成春晚的“釘子戶”,如今功成身退

轉眼間,人們印象裡那個年輕有趣的小夥子也已經53歲了,功成身退的他漸漸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陪伴家人的身上,可以說是眾人口中值得羨慕的人生贏家了。但不知道還有多少觀眾,是否還在期待今年春晚的舞臺上能看到他的身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