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考申論技巧,“問題”是提出對策題的“指明燈”

國考公務員考試是眾多考生的第一次選擇。國考申論小題題型四大類,其中提出對策是申論考試的基礎,也是考生在複習階段,書寫呈現要點時候容易忽視且存在迷惑的題型,需要考生多加關注,立於不敗之地。接下來給大家進行講解:

一、提出對策題型考生常見困境

第一,“審題難”:對於題幹問數不明確

第二,“範圍難”:對於是否需要推斷存在疑惑

第三,“重點不突出”:對於答案呈現不是以對策為先

二、提出對策題型的核心方法及典型例題解析

(一)能力要求高

翻看國考歷年試題,我們可以發現,單純考察提出對策題是2012年的副省和市地考試,近些年是未出現的,但是考生對於提出對策能力不能放鬆,因為該能力在其他題型中有所涉及考察。比如:歸納概括題型中概括舉措、做法等;綜合分析中最後要提出對策或結論;貫徹執行中偏向於機關工作型事務能力;申發論述中有對策型的文章。故而,提出對策題需要考生掌握。

1、明確題型,找準作答對象

例:“給定資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假定你是市交管部門聘請的觀察員,請就這些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呈送市政府有關部門參考。(20分)

要求:(1)對存在的問題概括準確、扼要;(2)所提對策具體簡明、有針對性、切實可行;(3)不超過400字。

【審題是關鍵】

重點審:1.題型:當題幹中出現針對問題,提出對策的問法,同時要求中有針對性、可行性等要求時,該題型為提出對策題。2.問數:首先題幹問法中,提出對策顯而易見,但是市民出行存在問題,是什麼問題呢?不明確!所以需要概括出來;同時要求(1)中的“對存在的問題概括準確、扼要”也在提示考生需要注意,此題目需要寫問題既這道題目一題兩問。3.身份:市交管部門聘請的觀察員,簡單翻譯你就是一個熱線群眾,需要你親力親為此事,所以該道題是直接對策題。4.其他題幹內容,按照審題六要素政策審即可。

2、迴歸指定材料,找取要點

提出對策題型中,問題範圍是確定的,所以考生必須將問題找全,才能更好的提出對策。

審完題後需要去對應材料中找尋相關要點。在找點環節,需要有技巧和章法,才能更加精準的定位要點,在看材料過程中需要有統籌意識,問題和對策一起找,問題重點關注材料中的問題詞彙及表述即可,但重心需要在對策上,一般而言:1.直接對策:重點關注對策詞,若材料中有直接對策是優先抄寫的。2.間接對策:材料中若無直接對策,可根據問題原因反推、經驗教訓反推。3.根據經驗:材料中若無對策或者對策不全,或者考生無法將對策書寫的具有可操作性時候採用,一般宣傳教育、監管、制度居多。根據以上方法,找全要點。

3.適當加工、呈現答案要點

要點齊全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內容合併與形式加工,可採用中公教育所講述的合併方法和邏輯形式進行加工,最後將答案採用邏輯詞或者序數詞進行書寫,條理性更強。

最後,無論是副省中的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還是市地中的解決問題能力,該能力是需要重視的,幾乎在所有題型中均有涉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