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攔住皇帝的鑾駕告御狀,侍衛:狀告何人?老婦:鑾駕內的皇帝

老婦攔住皇帝的鑾駕告御狀,侍衛:狀告何人?老婦:鑾駕內的皇帝

文|武品文史

老婦攔住皇帝的鑾駕告御狀,侍衛:狀告何人?老婦:鑾駕內的皇帝

洪武初年,朱元璋出巡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在京城的街道上緩慢地前行,街道兩邊的老百姓都出來看看熱鬧,由於士兵的阻攔,大家只能遠遠的看著皇帝的鑾駕經過,就在鑾駕經過一座大橋之後,突然有一位老婦人趁著士兵不注意,衝過了士兵的阻攔,一邊用身體阻擋在鑾駕的前面,一邊喊到:“告御狀”。

老婦攔住皇帝的鑾駕告御狀,侍衛:狀告何人?老婦:鑾駕內的皇帝

朱元璋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嫉惡如仇的皇帝,特別是對老百姓的訴求那更是非常的重視,於是朱元璋就讓侍衛先去詢問原因,當侍衛詢問之後,老婦人狀告的竟然就是鑾駕之中的皇帝,這就讓愛民入子的朱元璋非常的疑惑,於是就親自接見了這位老婦人,就在朱元璋還在疑惑自己怎麼得罪這名老婦人的時候,老婦人不僅大罵朱元璋忘恩負義,還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朱元璋聽罷大驚失色,隨後長嘆一口氣,命人把老婦人接回皇宮,準備從長計議。

這名老婦人是誰?為何老婦人說出的一個名字竟然讓朱元璋如此的驚訝呢?

老婦攔住皇帝的鑾駕告御狀,侍衛:狀告何人?老婦:鑾駕內的皇帝

老婦人所說的人叫韓成,是朱元璋稱王時候的手下部將,為人忠厚和善,最重要的就是他和朱元璋有七八分的相似,因此朱元璋對他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就把他帶在身邊,並任命為牙將,而韓成感恩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對朱元璋是死心塌地,並且也立下不少的功勞。

公元1363年,陳友諒趁朱元璋不在洪都,就親率十萬大軍攻打洪都,以此來爭奪江南地區的歸屬,而洪都守將朱文正異常英勇,率領守城將士拼死抵抗,頂住陳友諒3個月的猛烈進攻。朱元璋得到消息之後,連忙帶領20萬人前來支援,接下來將要進行的,就是歷史中非常著名的“鄱陽湖之戰”。

老婦攔住皇帝的鑾駕告御狀,侍衛:狀告何人?老婦:鑾駕內的皇帝

古代行軍打仗,指揮官往往在前方的陣營中坐鎮,一來可以提升士氣,二來方便指揮,但是朱元璋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次戰役是水戰,而不是機動性非常強的陸戰,結果被敵軍抓住了這個機會,率領大軍直取指揮戰船,因為陳友諒派出的是張定邊和陳英傑兩元驍將,所以朱元璋前方的衛隊戰船很快就被擊潰,朱元璋見到勢頭不妙就連忙掉頭逃跑,結果在慌不擇路的情況下戰船擱淺,朱元璋的整個指揮船就被陳英傑包圍。

老婦攔住皇帝的鑾駕告御狀,侍衛:狀告何人?老婦:鑾駕內的皇帝

朱元璋看到大勢已去,就決定給子女留下遺書之後就慷慨就義,而朱元璋也是悲壯的說到:“孤舟被圍,勢不能動,雖有神鬼,亦何能為!”。這個時候韓成卻願意為朱元璋替死,朱元璋非常感動,卻不願意連累他,結果韓成和其他眾人硬是把朱元璋的戰袍脫了下來,穿好戰袍後走出船艙,對著敵將說到:“放我部下,我願以死相報。”

陳英傑看到“朱元璋”既然這麼說了,就答應了下來,結果韓成就撲通一聲投入水中,而陳英傑也就派人打撈出“朱元璋”的屍體準備回去領賞。可張定邊越想越覺得蹊蹺,於是連忙折返,準備重新包圍指揮艦,結果就被及時趕到的常遇春一箭射中,張定邊也就撤了回去。朱元璋虛驚一場,最終安全地回到了營地,只是世人都知道常遇春一箭救了朱元璋,可是韓成替死卻鮮有人知。

老婦攔住皇帝的鑾駕告御狀,侍衛:狀告何人?老婦:鑾駕內的皇帝

後來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並且封賞了所有的功臣,卻唯獨把韓成忘記了。而韓成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妻兒,韓成的去世讓家庭失去了頂樑柱,雖然讓這一家人生活得非常艱難,但是不能容忍的,是兒子死了之後連個名分都沒有,這就讓老婦人非常的不甘心,於是就硬闖鑾駕狀告朱元璋。

朱元璋聽聞之後先是大驚失色,他先是驚訝自己為何能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隨後長嘆一口氣,他又覺得非常對不起這一家人。於是朱元璋追封韓成為高陽侯,還專門修建了一座高陽侯府給韓成的家人居住,另外賞賜金銀以及奴婢,也算是對韓成有了一個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