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動搖者被逼成“真英雄”的歷史小插曲

英國人呤唎在其所著《太平天國親歷記》中曾給太平天國常州守將護王陳坤書留下了重重一筆。書中描述了陳坤書在常州保衛戰中面對李鴻章的淮軍重圍,率領十萬太平軍將士堅守常州五個月,直至戰至一兵一卒不剩自己亦慷慨赴死。然而史實果真如此嗎?

一個動搖者被逼成“真英雄”的歷史小插曲

陳坤書是廣西桂平人,參加太平天國起義時隸屬翼王石達開部。由於他身材高大雙眼略斜且作戰勇猛,軍中稱之為“陳斜眼”,又謂之為“陳獅子”。獅與虎為獸中之猛獸,人們稱呼他為獅子,由此字眼可以知道他上戰場的兇悍程度。石達開離開天京遠征時,他轉隸副掌率、後軍主將李秀成部。到1860年時,陳坤書因功成為忠王李秀成的副掌率、後軍主將,是為李秀成部第一大將。同時十月,忠王李秀成受命和英王陳玉成合攻武漢,陳坤書受忠王囑託留守蘇福省並坐鎮蘇州。在任期間,陳坤書的另一面暴露無遺。他貪婪至極,沒到兩年陳坤書就已經斂財無數,成為人人慾寢其皮、食其肉的害民賊。安慶失陷後,忠王李秀成於1862年重回蘇州主政。陳坤書聞迅因怕李秀成治罪連夜攜帶搜刮來的民脂民膏率部逃到常州,然後又命人賄賂天王洪秀全的兩位哥哥洪仁達、洪仁發,用錢給自己買了個護王爵位。因為同是王爵,各司其職,忠王李秀成的地位雖然高於護王陳坤書,但李秀成已經無權直接治罪於陳坤書了。

太平天國自安慶陷落,英王陳玉成被俘犧牲以後政權的覆滅已經進入倒計時。天京被圍時,忠王李秀成率領十三王統帥的十幾萬軍隊在雨花臺與曾國荃統帥的三萬湘軍血戰四十六天都無法攻破湘軍的防線,後期太平軍戰鬥力之弱由此可見。在天國的重重危機中,太平軍的動搖分子紛紛向敵人表示降意。慕王譚紹光在蘇州被叛將殺掉獻城前,蘇州的太平軍叛將納王郜永寬就與陳坤書相互聯繫,他們已經約定好當李鴻章的淮軍再次進攻好共同獻城投降。

一個動搖者被逼成“真英雄”的歷史小插曲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當郜永寬等八叛將在刺殺慕王譚紹光並獻出蘇州城後,由於他們幾個向李鴻章要價太高還不想解散部下的原因,結果全被“眼明手辣”的李鴻章迅速解決掉。這八人之死絕了己經隨時投降的陳坤書的後路。這才有了在沒有及時備戰的情況下長達五個多月的常州保衛戰。淮軍和外國人的“常勝軍”用盡了吃奶的力量死傷了大量人馬方才攻破常州城。據史載,此時淮軍和“常勝軍”聯軍已經使用新式大炮,眾炮齊轟,常州城牆便被炸壞一段,太平軍將士不懼生死用戰死之人甚至活人填充被炸開的城牆,直至退戰到護王府門前猶自死戰到最後一人。陳坤書亦因傷被俘,自知必死的他臨刑前曾慷慨而言,大概意思是常州是天京最後一道防線,自己本想守住常州以保天京。現在常州既失,我惟有一死以報天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