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電商平臺狂歡背後,多少“陪葬”的跟風者

年年雙11,今又雙11。

曾經,它只是“單身節”,現在,成了“購物狂歡日”。

雙11電商平臺狂歡背後,多少“陪葬”的跟風者

從09年幾大電商平臺將一年一度最大的促銷活動集中在這一天開始,每年11月11日的銷售數據都是一項項嶄新的記錄:1分鐘、1小時、1天,破百億、破千億、破萬億…

根據央行公佈的今年“雙11”戰績:11月11日當天網絡支付業務17.79億筆,金額14820.7億元,人均消費超過1000元(注意,不只是網購者的平均,而是全國人口的平均)。

不容置疑,在這一天,電商平臺是最大的獲利者。有人對阿里巴巴進行了一次估算,依據是該公司2018年平臺成交額、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比例關係。得出雙11一天,阿里巴巴的淨利潤大約為27.9億元,這個數字尚未包括股票浮動的價值(因為雙11造勢對投資者的刺激,從10月23日開始至今,阿里股價上漲了約10%)

雙11電商平臺狂歡背後,多少“陪葬”的跟風者

相對於其他風口的短暫性,成熟的電商平臺似乎沒有太多的憂慮,畢竟購物模式的主流已由線下逐漸轉向線上,消費者新的購物習慣已經形成。

正因如此,巨大的誘惑讓無數的創業者湧入電商平臺的搭建,他們幻想著成為下一個阿里,下一個京東,下一個蘇寧易購。但是,多少“胎死腹中”,多少“半路夭折”,拼多多瞬間暴富的奇蹟成為了“孤例”—甚至這個夢想成真者也是一路的爭議。

對於新的電商平臺難以發展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1、定位與模式。

不少電商平臺都希望能“另闢蹊徑”,避免與現有巨頭正面交鋒,以求得生存空間。

定位上,它們或選擇做垂直電商,想打“專業化”的牌子;或選擇區域電商,希望以點帶面。但是,這種定位上,不論是商品選擇還是商家入駐都非常有限,在沒有其它(比如價格或質量優勢)吸引力下,想擁有規模粘性客戶幾乎不可能,而其他吸引力的培育並不容易。

模式上,不少初創電商平臺打“會員制”網購,或實行“購物返利”,很快被發現商品價格虛高或墜入傳銷雷區。

確實,拼多多之所以能成功,是大力推行了“拼團”這種相對新型而又來源於生活的模式,不過現在看來這一模式是否能長久還待觀察,最起碼在“貨不對版”上就面臨考驗。所以,模式創新也不好走。

雙11電商平臺狂歡背後,多少“陪葬”的跟風者

2、燒錢與推廣。

電商平臺和其他產品不同的是,它需要在短期內聚集足夠的流量,這就意味著從開始階段就要燒錢。

客戶端:廣告費,新客戶註冊成本(比如為了用戶量推出下載平臺APP現金獎勵或免費領取商品)等等。

商家端,不但不能收取入駐費用和分成,還要倒貼一些成本(比如平臺維護和招商費用)。

與之矛盾的是,對於那些電商平臺的創業者而言,他們恰恰是一群缺乏資金去燒錢的人,因為很少有像黃崢一樣本身就擁有足夠的資歷和人脈關係—可以很快獲得大佬們的投資。

3、信任問題。

網絡世界,魚龍混雜,人們對新的平臺總是抱著更加謹慎的心理,特別是網購這種涉及錢的非面對面交易。在沒有足夠的背書(比如大公司背景或權威媒體廣告)的情況下,就算能用一些小利益去吸引下載和註冊,也不一定能轉化為用戶。這樣,平臺賴以生存的客戶流量和持續性很難得到保證。

當然,這也怪不得消費者,畢竟對於一個不太成熟的小平臺,權益保障風險太大,很難去信任。

雙11電商平臺狂歡背後,多少“陪葬”的跟風者

電商平臺的廣告依然前仆後繼,滔滔不絕,但是這個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想在幾大巨頭已經形成的壟斷領域分得一份羹,並非易事,更多的是成為他們華麗銷售數字背後“陪葬”的跟風者。

作為消費者,我們希望更多的電商平臺崛起,畢竟有競爭才會有更好的服務和更多的優惠。當然,前提是這些新勢力能帶給消費者足夠的購物安全感和吸引力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