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为什么会女多男少?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信息学习、交流,非商业盈利用途。

近几年来,总是听长辈们在说,某某的女儿30多岁了还嫁不出去。某某的儿子娶了个很年轻的老婆。所以,在诸多人眼中,总觉得潮汕地区出现女多男少的现象。但是新闻里天天在喊,中国出生男女性别偏高,多少年后会有几千万男性找不到老婆。很显然这两种现象是对立的,是很矛盾的。那么潮汕地区的男女性别比怎样呢?真的是女多男少吗?其实长辈们的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或多或少反映了本地区的一些表面事实吧。根据官方统计数量,2006年汕头市的人口性别比是107:100(正常值是103到107之间).应该说是一个正常偏高的性别比。如果男性再继续增加的话,也同样会带来男多女少的话。按照这个性别比例是不可能出现楼主所陈述的事实。

潮汕地区为什么会女多男少?

其实,潮汕地区出现的男女比例失调的假象,有一定深层次原因吧。首先,重男轻女的现象带来的另一种反作用。潮汕地区由于思想观念比较传统,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正因为传统的思想观念,即使怀上以后知道是女孩。一般来说,也不会出现为了男孩而产生坠胎的极端行为。所以,许多家庭出现了一种现象,前面一连生了好几个女孩子。正是这种重男轻女的反效应促使汕头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成为全省四个正常的地级市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我们是不可以忽略的,也就是由于大量超生所导致的部分幼女没有户口。因为一般来说,如果家里超生的话,会让男的先入户口。这部分女性在整个潮汕农村来说,总量并不小。所以,事实上汕头市男女性别比应该是在正常范围以内。比起全国其它地区要好很多。

潮汕地区为什么会女多男少?

而出现局部地区女多男少的假象,最主要还是在于男子结婚对象的下溯。也就是在汕头市人口出生性别比正常的情况下,男孩子结婚的对象依然出现了下溯的现象。本来出生性别比正常是不会产生下溯现象的,因为同年龄段已经有足够的女性配偶。但是,基于某些思想和许多地区出生性别比失常导致的老夫少妻现象。汕头地区提前进入了这种老夫少妻现象,那么相对而言,男子可选择的配偶数量就增多了。打个比方,25-30岁的男性数量是1070人的话,女的同年龄组是1000人。男性如果在同年龄组寻找配偶,那么基本上是可以满足的。但是,25-30这一年龄组的男性有许多把结婚对象订在了20-25岁年龄组的女性身上,假设20-25岁年龄组女性也是1000人,那么很显然这会出现1070个男性有2000个女性可选择的局面。

潮汕地区为什么会女多男少?

但是这种局面是非正常现象,也就是25-30岁年龄组的男性争夺了20-25岁年龄组男性的配偶资源。那么等到20-25岁年龄组处于25-30年龄组的时候,他们也就不得不在20-25岁年龄组里面寻找配偶了。这样子一来,25-30年龄组的女性由于在年龄、相貌等各方面没有竞争优势,必然有一部份会在配偶竞争上失败,以至于出现嫁不出去的现象!由于这种下溯现象是一种骨牌效应,会促使到本来正常的性别比呈现出局部女多男少的假象。这种假象的出现,会导致一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女儿嫁不出去或者嫁不到一个好人家,也就提早把自己的儿女进入结婚的行列。这样子,大量年青女性提前加入结婚行列会加剧这种女多男少的假象。因为一方面男的要为事业拚搏不急于结婚,另一方面大量年青女性却急于嫁人。

潮汕地区为什么会女多男少?

当然,造成这种女多男少的假象还有另外一些原因。由于大量男性为了生活和发展前往经济更发达的地区就业和经商,这部分潮汕男性有的回到了家乡选择配偶,也有的在当地寻找配偶。而潮汕女性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绝大部分外出的女性都会寻找潮汕人作为配偶。这样子一来,潮汕女性可选择的范围也就相对缩小了。

潮汕地区为什么会女多男少?

随着这种现象的加剧,本来出生性别比正常偏高的汕头市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男多女少的现象。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已经出现结婚对象下溯的现象,且一部分适龄女性则被浪费掉了。那么随着汕头市出生性别比的增高,也就是男性总体数量越来多,女性总体数量相对减少的情况。若干年后汕头市极有可能会和其它地区性别比不正常的一样,出现部分男性找不到女性配偶。

潮汕地区为什么会女多男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