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制度 機動車尾氣排放管理納入系統平臺

記者 靳瑾

從本月起,我市正式實行機動車排放檢驗與維護(I/M)制度,將機動車尾氣排放管理納入系統平臺。據悉,我市也是省內首個實行該制度的城市。

I/M制度是對在用機動車進行強制性定期檢測,並對出現排放故障的車輛進行強制修理的制度。“I”是指I站,即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M”是指M站,即機動車排氣超標治理維護站。不久前,市生態環境局和市交通運輸局為11家機動車排氣超標治理維護站,也就是M站授牌。機動車到I站定期進行排放汙染檢驗、監督抽測、遙感監測,檢驗發現不合格的車輛會被系統“鎖死”。車主必須在這11家M站中選擇一家站點維修,再回到原檢測站用同樣的檢測方法複檢,達標後才能解除“鎖定”。

“過去機動車年檢時發現問題,車主可以隨意選擇維修點,往往就到三無維修點,甚至可能是找‘黃牛’租個三元催化器糊弄過關。”昨天下午,市機動車尾氣排放防治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劉傑告訴記者,小維修點設備和技術力量達不到要求,對尾氣不達標問題經常是治標不治本。首批入選的11家機動車排氣超標治理維護站(M站)是依據《汽車排放汙染物維修治理站技術條件》標準篩選,分佈在一市三縣,技術過硬,設備先進。

據市公安交管局統計,至2018年底蚌埠市機動車總量增至48.1萬輛,同比增長10.01%。隨著機動車的增加,汽車尾氣已經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IM制度規範了車輛的檢測和維修過程,對超標排放車輛進行了科學的管控,通過精細化管理從源頭減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汙染物的排放,也是很多發達國家實行的管理制度。”市生態環境信息中心主任李琛解釋說。

建立IM制度後,生態環境、交通、公安、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還將建立信息互通、協作配合、共同監管的聯動工作機制,通過聯合執法和隨機抽檢抽查,嚴厲打擊弄虛作假和不按標準規範檢測、維護車輛的違規經營行為。與此同時,建立排放超標車輛檢驗維護信息追溯反饋機制,倒查排放超標車上路行駛原因,從而形成覆蓋全市的維護治理網絡和便民、高效、科學的治理監管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