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醫保談判會場外直擊:有藥企代表“比V”也有人士稱“價格難接受”,PD-1結果最受矚目

11月13日,北京遭遇入冬以來最強冷空氣,最低溫度首次跌破冰點。

寒風中,一些未能進入醫保談判會場的藥企人士駐足在會場大門外,等待著門裡能傳出“好消息”。

這是本輪新版醫保目錄藥品准入談判的第三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會場藥企人士處獲悉,11月11日已經談完肝病用藥,12日下午談判品種更多集中在糖尿病用藥和腫瘤藥這兩大類。13日上午談判了PD-1(一種腫瘤免疫療法藥物),下午談判品種則更為廣泛,包括精神類藥品等。

13日出現在談判會場的藥企仍然是大牌雲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諾華、西安楊森、輝瑞、葛蘭素史克、日本住友製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康弘藥業等國內外藥企當天都參與了談判。

每當有結束談判的藥企代表剛走出大門,便會有其他藥企人士紛紛圍攏並打探消息。不過,走出會場的藥企代表大都對談判結果諱莫如深,擺手表示不方便透露。

每经记者医保谈判会场外直击:有药企代表“比V”也有人士称“价格难接受”,PD-1结果最受瞩目

藥企人士等候在談判會場外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

面對記者是否談判成功的詢問,有企業代表只是不停點頭,但不願透露更多信息。也有參與談判的跨國藥企代表走出大門後難掩喜悅,向前來詢問的同事豎起大拇指,再比出“V”型手勢,傳達成功的好消息。

幾家歡喜幾家愁。下午5:30左右,有藥企人士走出大門時步履匆匆,對等待的同事高呼“價格不能接受”。

“大家都特別重視這次醫保談判,基本都是老總來談。現在的價格形勢下,藥企不進(醫保)更沒得玩。”會場外有藥企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多數藥企選擇降價換量

此輪談判,對藥企的考驗格外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會場外獲悉,每家藥企參加談判的基本都有3名代表,需要面對5名談判專家。談判專家一共有5組,每組5人,共25人,組成人員中包括國家醫保局和地方醫保局人士。

有跨國藥企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企業進行兩輪報價,如果離國家醫保局“底價”近,就有希望;離得遠,肯定出局。

上述跨國藥企人士坦言,其所在藥企有5~6個藥品參與此次談判,已經連續來了3天。雖然談判藥品數量多,但壓力相應也很大。

壓力主要來自降價。記者注意到,經過此前2天的觀察,談判品種大幅降價已成藥企共識。“以價格說話,我們也要‘割肉’。”有藥企人士說,進去談判的代表是帶著印章進去的,談成了就能籤意向協議。

前述跨國藥企人士表示,降價進入醫保,為的是擴大銷售量。醫保擴量後,大型藥企產能基本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從歷史經驗來看,通過價格談判進入醫保,對產品銷售將產生重要影響。比如2016年吉非替尼、埃克替尼談判降價,2017年2月進入新版醫保目錄,二者銷售額均出現快速增長。而厄洛替尼並未選擇降價進入醫保,其銷售額出現下滑。

銀河證券分析認為,即使通過較大幅度的降價進入醫保, 也有利於該品種銷售的長期放量。長期看好創新藥及創新產業鏈的高景氣,如果此次談判降價幅度較大導致市場情緒短時波動,也是介入良機。

每经记者医保谈判会场外直击:有药企代表“比V”也有人士称“价格难接受”,PD-1结果最受瞩目

國產抗癌藥品有一定價格優勢

備受關注的PD-1品種於13日上午開始談判。納入此次談判的藥物包括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俗稱“K藥”)、百時美施貴寶的納武利尤單抗(俗稱“O藥”)、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

根據《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醫保談判目錄產品的截止日是2018年12月31日,而恆瑞的卡瑞利珠單抗獲得註冊批件的時間是2019年5月29日,因此無緣本次醫保談判。

儘管上述參與談判的4家企業代表並未透露談判結果,但在場企業人士已對形勢進行了分析。有在場人士對記者分析說,4款藥品雖然適應症不一樣,但此次醫保談判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價格。從4款PD-1價格來看,國產藥品價格更低,相比來說應該具有優勢。

去年在國內市場開售的O藥和K藥,定價分別為36.01萬元/年、32.25萬元/年,均為美國市場定價的一半。而信達生物達伯舒的售價為7838元/100mg,年治療費用約28.22萬元/年,君實生物拓益的售價為7200元/240mg,年治療費用約18.72萬元/年,相比進口藥物均有價格優勢。

不過,在適應症方面,K藥目前已在我國獲批3個適應症。而百時美施貴寶、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和恆瑞醫藥的獲批適應症均為1個。

而從2019年上半年的銷售數據來看,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在今年2月26日啟動全國上市銷售後,截至6月30日,銷售收入為3.08億元;根據信達生物披露的2019年半年報,信迪利單抗銷售收入為3.31億元;O藥、K藥上半年分別實現4.3億元、10億元的銷售額。

PD-1市場競爭趨於激烈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PD-1品種談判的同一天,國內有媒體報道,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已結束百濟神州PD-1替雷利珠單抗註冊申請的技術審評工作,並已在11月13日報送國家藥監局進行審批,品種技術審評建議結論為“批准生產”。

按照審評審批流程,結束技術審評後,替雷利珠單抗下一步將進入文件製作與中心審核簽發的環節,這意味著該藥物已進入最後的行政審批階段,獲批上市在即。

而在進口藥方面,阿斯利康I藥和羅氏的T藥已提交上市申請。

不容忽視的是,在國產PD-1藥物中,恆瑞所報的適應症數量最多。截至目前,卡瑞利珠單抗已經有三線復發或難治性霍奇金淋巴瘤適應症獲批,還有二線治療肝細胞癌、二線治療食管鱗癌、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鱗NSCLC三個適應證處在上市申報階段,均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獲批有望提速。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醫保談判的繼續推進,PD-1國內市場格局有望繼續發生改變。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