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這裡是林木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關注:林木撩旅遊

為你帶來更多的旅遊資訊。

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古代文人都有暢遊祖國大好河山,興致所至,提筆賦詩的習慣,也因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的好詩句。《登黃鶴樓》、《登岳陽樓記》等眾多好詩文,都是寄情山水,抒發情懷而流芳千古。今天,我和小夥伴們一起遊覽了三遊洞,也是因為唐宋一些大文學家、詩人前後暢遊,寫下游記,名聲鵲起。

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三遊洞石碑

三遊洞距宜昌10公里左右,位於宜昌西北的南津關西陵山上,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是國家級AAAA級景區。三遊洞的大門,造形為唐宋風格的仿古門樓,可以看見上面有"三遊雨季"四個大字。霽是指雨過天晴,也就是說,雨過天晴時,三遊洞的風景更加秀美。

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三遊洞入洞口

遊客們常好奇地問,為什麼叫三遊洞。是三次遊覽還是三人遊覽得名?我們懷著好奇心,來到三遊洞中一解疑惑。三遊洞生於絕壁之上,地勢險峻,有棧道可達。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開闊,約深30米、寬20米、高10米。洞中橫排3根鐘乳石柱。洞頂之懸石,擊之有聲,名為“天鍾”;地面之凸石,跺之有聲,取名“地鼓”,故有“天鍾地鼓”之說。

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三遊洞內雕像

在洞內,看到有三個人的塑像,中間那位執筆的是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左邊是他的弟弟白行簡,右邊是他們倆的好朋友元稹。他們的雕像引出了關於三遊洞的兩個典故。白居易在任左拾遺時,因性情耿直得罪當朝太監和權臣,降職任江州(江西九江)司馬,元和十四年(公元819)白居易由江州司馬升忠州(重慶忠縣)刺史,其弟白行簡同行赴任與元稹意外在西陵峽中恰遇,在峽口飲宴時又偶然發現一奇特天然洞府由元稹提議:“吾人難相逢,斯境不易得,請各賦古調詩二十韻,書於石壁”並由白居易做“序”而紀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遊,故為三遊洞”。三遊洞即此而得名,從唐代詩人白居易三人發現此洞以後。北宋年間,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同遊此洞,同樣各題詩一首留於洞壁,稱為“後三遊”,三遊洞因此而得名,名揚天下。

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碑刻隔凡

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碑刻

三遊洞景色奇麗,曾被古人喻為“幻境”。歷代途經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遊,並以楷、隸、行、草各種字體和詩歌、散文、壁畫、題記等形式寫景抒懷,鐫刻於石壁之上。至今洞內外尚存有宋代歐陽修題記、明代重刻之《三遊洞序》等各種壁刻和碑文40餘件,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史料。像清人陸維的隸書壁刻“鬲凡”等,均堪稱書法上品。洞壁上的原始雕刻十分寶貴。

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至喜亭

三遊洞景區內有一座至喜亭,氣勢不凡,吸引遊客紛紛登亭。我也興致沖沖地登亭,憑欄遠眺,心胸頓開:極目處,是號稱天下第一壩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橫臥長江,吞濤吐浪,“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這個人工創造的奇蹟,比任何山水景緻更令人驕傲!這個亭始建於宋朝,當時文學家歐陽修被貶任宜昌縣令,峽州太守朱慶基建此亭後,特委託歐陽修專為此亭作記文,即《峽州至喜亭記》,使此亭成為峽州三大勝境之一。至喜亭飛簷紅柱,重簷三疊,玻璃瓦面,青石雕花欄杆,通高18米,亭分層,樓中設螺旋式樓梯,亭內豎有歐陽修《峽州至喜亭記》及古今詩畫數十幅。

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古軍壘

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古軍壘

 古軍壘始建於南北朝時延用至六朝,也是峽口唯一的古軍事遺蹟,在軍壘中出土有古代箭鏃以及東漢紀年磚等,立峽口古軍壘,觀西陵峽口美景,感古代雄關之雄壯。

唐宋大文學家都來暢遊的三遊洞,三峽起始點界碑,讓遊客眼睛一亮

三峽起始點石碑

三遊洞有一座石碑,寫著三峽起始點,也說明了三峽從宜昌開始。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站在三峽起始點,懸崖峭壁之上,兩岸的峭壁劈立千仞,垂直而下,很有視覺衝擊,遠眺滔滔長江水滾滾向東流,煙波浩淼,帆影點點,令人心曠神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