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湖南的外籍院士朱經武:留學很重要,更關鍵的是培養中國人才

中科院官網上顯示,現在中科院的外籍院士有近一百人,其中不乏一些仁人志士

,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著嘔心瀝血的貢獻。

美籍院士朱經武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朱經武院士是名義上的中科院外籍院士,但是他卻是一個在中國出生、在中國長大的人,由此他對中國的感情肯定比一些外籍院士更加深刻。

出身湖南的外籍院士朱經武:留學很重要,更關鍵的是培養中國人才

朱經武出生在1941年12月2日的中國湖南長沙,是世界著名的超導體物理學家,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也是中國科學院的著名院士。他曾任美國休斯敦大學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第二任校長,以及臺灣綜合大學系統首屆系統總校長 。

說起來朱經武院士的經歷,真是讓人由衷地羨慕,因為他的學習能力一直在班級中名列前茅。

自從1948年,朱經武院士隨父母遷移至臺灣,他便在臺灣開始了自己的學業,並在1962年畢業於臺灣成功大學。後來朱經武院士成功地獲得了福坦莫大學碩士學位,不僅如此,他還在1968年從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成功獲得博士學位並畢業,之後他進入克利夫蘭州立大學任教,直到成為該校教授。

十分努力的他在1986年,終於坐到了美國航空航天局太空真空外延中心主任的位置,這一位置,可是一箇中國留學生怎麼也不敢想的位置,可是朱經武院士卻成功做到了。

出身湖南的外籍院士朱經武:留學很重要,更關鍵的是培養中國人才

一直優秀的朱經武院士成功在1987年出任了美國休斯敦大學德州超導中心首位主任,同年當選為中國臺灣省中央研究院院士,兩年之後也就是在1989年他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之後在1996年,朱經武院士成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說道朱經武院士的研究領域,主要就是高溫超導基礎及應用相關領域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1987年,是朱經武院士等人首次宣佈得到了90K以上電阻消失的超導體。並且開創了高溫超導研究和應用的新紀元。並在之後的系列的研究實驗中,不斷地突破記錄。

朱經武院士在學術論著上也極為出色,截至2016年,朱經武已出版論文著作逾660篇,獲得了“國際新材料獎”、“德州儀器創始人獎”等多種獎項,讓人只嘆實至名歸。

出身湖南的外籍院士朱經武:留學很重要,更關鍵的是培養中國人才

在人才培養方面,朱經武院士覺得,通識教育中,文科與理科不應該只學習自己的理論知識,“文科生多瞭解一些理科知識,理科生增加一些文學素養,都是很有必要的”;關於科研方面,朱經武院士十分鼓勵科研隊伍中的年輕人能夠通過實踐檢驗知識,加強自己的分析能力,敢於挑戰科學的高峰;在出國留學這一方面,朱經武院士根據自己的經歷告訴眾人,“留學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能夠自己培養出創新型人才”。

朱經武院士對科研的遠見卓識實在是讓人欣慰,而他對中國的那份感情也是獨一無二的,雖為外籍院士,但是一心想的都是怎樣保證中國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