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翻秧,产量遭殃”,2个措施可增产15%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绝大多数种过地的人都听说过这句话。

关于种红薯这个话题,很多农民朋友可能已经习惯了给红薯翻秧。有些人说习惯了,就是这样操作的;另外一部分人认为,红薯不翻秧,茎叶徒长,产量不会高。而恰恰是这样一个操作,既费力又减产,而且翻秧次数越多,减产越重。研究表明,红薯翻秧两次的茎叶减产16.3%,块根减产28.3%;翻秧4-5次的茎叶减产40.8%-50.6%,块根减产17.5%-28.3%。

“红薯翻秧,产量遭殃”,2个措施可增产15%

红薯翻秧后减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

第一, 敬业损伤或折断。据农业科研人员试验,翻秧2-3次的茎蔓损伤率和落叶率分别比不翻秧的高7.4%和22.5%。茎叶是红薯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红薯块根贮藏的淀粉等养料,90%是由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叶面积减少后会使块根的生长受到影响。

第二, 打乱了叶片的自然生长姿态。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是最合理的,红薯也是一样,它能通过叶柄的转动使叶片保持在最佳的受光位置。突然的外来作用打乱了这种自然状态后,红薯需要经过一两天才能调整至最佳分布状态,这样的过程直接结果就是耽误了大量的光合作用时间,使光合效能大大降低,光合作用产物减少,影响薯块膨大。此外,由于损伤和叶片反转调整带来的能量消耗也是巨大的。

第三, 打破了植株养分的合理分配。由于红薯叶片的再生能力很强,翻秧时会损伤茎蔓幼嫩的顶梢,促使下部腋芽萌发,从而消耗掉大量养分,使块根吸收的养分减少。

第四, 使土壤水分大量蒸发。翻秧后行间表土暴露在阳光下,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据观察,翻秧后地表10厘米土层的含水量为16.3%,不翻秧的为21%。

第五, 切断了茎蔓上的不定根。很多农户认为茎蔓上的不定根是消耗能量的,殊不知这些不定根具有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翻秧将彻底切断不定根,等于损坏了一部分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机构。特别是距主根较远的不定根,能充分吸收主根吸收不到的养分和水分,有时不定根也能形成小薯块,同时还把部分养分输送到薯块中去。也就是说,它吸收的养分远大于本身消耗的养分。据科研人员试验,在植株吸收的养分中,叶片吸收的占27.1%,茎蔓吸收的占66.7%,还有6.2%的养分被输送到块根中。

“红薯翻秧,产量遭殃”,2个措施可增产15%

那怎么做才可以使红薯增产呢?

红薯不翻秧,当然会徒长,自然也会影响产量的提高。在这里给大家2点措施,有助于红薯的产量提升。

① 采用化控。如果想控制红薯秧的旺长,可以采用缩节胺在红薯生长的中后期进行喷施,可有效抑制红薯秧徒长。

② 如果降水较多,红薯茎蔓上生有较多的不定根时,可用手将茎蔓轻轻提起(以拉断不定根而不损伤茎蔓为宜),然后放回原位置上即可。

这是一个习惯性问题,却是常常被忽视的。记住这个问题,产量也会长上去!

“红薯翻秧,产量遭殃”,2个措施可增产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