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小時候在家裡總能聽見樓下:“賣甜酒,小缽子甜酒!”

的吆喝聲,縈繞在整個街道,然後漸行漸遠,賣甜酒的師傅騎個自行車,甜酒掛在車後,車把手那掛個喇叭一直在循環,現在真的很少見了...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甜酒,是兒時無可替代的味道。那時候,零花錢不多,街上的小吃也不及現在這麼多,放學後去喝一碗甜酒可以說是很幸福的事了。現在賣正宗的甜酒是越來越少,作為湘潭的特色,似乎已經悄然遠去,不過還好,文娭毑甜酒屋依舊在堅持做古法甜酒。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在我的認知裡,甜酒不是酒,而是一種等同於甜品的小吃,偶爾也會以出現在早餐或者宵夜之中。不管男女老少,都好這一口,而且一陣子不吃就會想念它的味道,這一點,想必每個湘潭二中學子的感受尤為深刻。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文娭毑甜酒位於風車坪社區,與我同去的同事,也是文娭毑家十幾年的鐵粉了,據她描述:“在二中上學的時候,夏天很熱,娭毑的冰甜酒那簡直就是救命的甘露,至今都記得那種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風車坪這個牌坊進去,然後在這個診所處左轉,就可以看到狹窄的文娭毑甜酒屋門,裡面坐著三三兩兩的客人,正在這裡感受“甘露”。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也可以從二中對面的巷子口進去,往裡20米的樣子即可看到文娭毑甜酒屋,通常,只要跟著這些學生的腳步都能找到。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文娭毑甜酒屋,也是文娭毑的家,幾十年來,一直在這裡。即便現在外面的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走進這裡時間宛若靜止,坐在用日曆舊報紙鋪蓋,上面還蓋著玻璃的桌子前,跟小時候奶奶家的佈置是出奇的相似,這大概就叫時代的烙印吧。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超級具有年代感的還有這裡的餐具,這些大概現在也是很難找到了。缺損的小缽子碗,以及鐵皮勺,是我很小很小的時候見到過的。好奇的問道:“娭毑,這個勺子多少年前買的啊?”娭毑笑道:

“那不記得去了,反正比你年紀肯定大多了!”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雖然都很老舊了,但是每一樣都很是乾淨。桌上玻璃總是一塵不染的,每次客人吃完,文娭毑都會迅速的收拾乾淨,碗勺也是,放勺子的瓶子還用紗布蓋住遮塵,可以說是很“土”了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桌上還有一塊文娭毑親手寫的小黑板,文娭毑說:“有時候在家做別的事情或休息,這就告訴大家一聲,喊一聲我就來。以前科大很多學生晚上下課了才來,我也會從床上爬起來招呼,現在老了,晚上就不賣了,反正白天都在。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我跟同事都很好奇文娭毑到底做了多少年甜酒,文娭毑回答說:“跟老伴都是做飲食業的,經歷了個體到集體到下崗到再創業,從20歲做起做到現在80多歲,以前吶,就靠賣這甜酒得餵飽幾張嘴呢。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我們問娭毑累嗎?娭毑說:“累,但是值得,現在超市裡飯店裡,各種吃的五花八門,但依舊還是有很多人知道我們家的甜酒,時不時還來這裡買上一碗,我就覺得應該還要繼續做下去。”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老人說起這些滿是自豪:“現在兒孫會幫忙做甜酒,自己就顧賣就行。”我們稱讚娭毑身體好,問她有什麼養生秘訣,娭毑連忙回答:“每天都喝甜酒咯,喝甜甜酒可以長壽。”沒錯,甜酒的確是個好的滋補品,甜酒衝蛋、甜酒泡阿膠…這些都是有益身體的。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數十年來,吃過文娭毑甜酒的人很多,很多都是從學生時代吃到現在為人父母,每次一來不僅連吃幾碗,還要打包帶走,我同事是其中之一,她說:“印象中,夏天的味道就應該是文娭毑的甜酒。”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談話間,跟娭毑點上兩碗甜酒,吃上一口瞬間明白了為什麼同事會在這裡吃上十幾年。圓潤的糯米吃在嘴裡綿軟而有韌性,一點也不粘牙,咬開後,蟄伏在糯米核心層中的米酒汁彈射到齒頰

,剎那間,鮮甜的感覺傳遍全身,氤氳的香氣裡瀰漫了兒時甜美的夢想。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喜歡刨根問底的團長又向文娭毑提問題了:“為什麼甜酒這麼軟啊?”看我們感興趣,娭毑放下手中的活介紹起來:“我們土方子做甜酒,也沒別的秘訣,關鍵也就4點:糯米、火候、酒麴及溫度。

糯米要好,火候要穩,起碼要蒸個40分鐘以上,用碳爐子蒸最好!火大能蒸透,糯米又不會爛糟糟。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另外就是這酒麴啊,也都是我們自制的,以前很多人自家釀酒都要來我這買這個呢。現在很多發酵都是用的發酵粉啊,我們這酒麴做的甜酒經放,家裡放個把月都不會壞。”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做甜酒溫度也很重要,要長年累月的做甜酒,才能準確的掌握,俗話說的好:‘做酒打豆腐,不要充師傅’,意思做甜酒跟做豆腐,那都是要靠自己拿捏分寸,有人買了我家酒麴,學了方法,但做出來的味道也會相差很多。”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還有一個,做甜酒的各個環節都務必要乾淨,這又有一句俗語:‘邋遢豆豉乾淨酒’,包括手啊器皿啊那都馬虎不得,特別是油星,那是一點都沾不得的。一丁點不乾淨,只怕整鍋酒都會壞掉。”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雖然沒有眼福看到文娭毑家的古法做甜酒的過程,但聽了娭毑的講述後,明白了要做出這一碗酒味醇香,米糟潔白的好甜酒,是相當不容易的文娭毑60年的堅持更是不容易。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何謂匠心,就是像文娭毑一樣。將簡單的事兒,重複的做好,然後再重複的做好,最後還能重複的做好。在我心裡,她就是最了不起的匠人。

文娭毑甜酒,1塊5一碗,湘潭人吃了幾十年

在快節奏的今天,這些遵循傳統、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古法手工的手藝人,他們也在逐漸的被人忘記,一同消失的,還有那些小時候的味道,這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所以,這些僅有的兒時味道,更顯得彌足珍貴!

在你的美食寶典裡,有沒有這樣的匠心味道,請在留言裡跟大家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