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好萊塢的老IP,可能不只是重啟這一種方式。

好萊塢的新階段。

隨著馬丁·斯科塞斯和漫威的“電影論”達到高潮,關於好萊塢的未來成為了一個電影產業的一個重要話題。事實是,好萊塢對於IP的重視程度的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看重。

除了所謂超英大片外,好萊塢在近兩年也“激活”了不少老IP。對於好萊塢來說,老IP的激活也意味著好萊塢的院線電影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但如何“激活”老IP,可能並非想象中那麼容易。單純的重啟和翻拍,從結果來看敗多勝少。曾經在好萊塢風靡一時的《霹靂嬌娃》看上去是一次IP的“重啟”,但實際上新版電影和之前有著很大的差別。

從目前來看,這部電影在國內的受眾佔比男女基本上達到了六比四,這和傳統意義上一部好萊塢女性特工電影本身就有一定的偏差,這也反向說明了這部電影在IP上的創新,起碼在前期得到了市場的關注。

有趣的是,雖然《霹靂嬌娃》和兩部國產新片一同上映,其一線城市的受眾佔比要高於其他兩部,這也是這部電影在內地市場可能有一定票房想象空間的原因所在。

1

IP

全球視角。

《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霹靂嬌娃》原本是好萊塢的一個知名的系列劇集,一共播了五季。突出的成績讓索尼影業決定在2000年將其搬上大銀幕。由卡梅倫·迪亞茲、德魯·巴里摩爾、劉玉玲主演的電影同樣表現出色,上映後連續兩週拿下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冠軍,並在10天內創下754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

《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其實《霹靂嬌娃》的IP發展路徑,和傳統的熱門IP並不太相同。

第一部電影的出現,和劇版相隔了20年,而新版《霹靂嬌娃》和老版中間再度相隔了近20年。

但2000年,電影版《霹靂嬌娃》的熱賣讓人看到了這個IP突出的吸引力,並沒有因為時間間隔過長而受到太多影響。實際上,在老版《霹靂嬌娃》過後,《霹靂嬌娃》還曾拍攝了一部續集。但1.2億美元的製作成本,最終換來了2.5億美元的票房,這個成績和IP的體量比起來並不算特別出彩。

所以,在2003年過後《霹靂嬌娃》並沒有繼續開發。而在近兩年,隨著美國觀眾對於重啟《霹靂嬌娃》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索尼影業才決定拍攝新版電影。

從這一點來看,《霹靂嬌娃》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並沒有過分透支IP的口碑。儘管整個過程中有過“犯錯”,但每次重大開發都是在觀眾有強烈需求的基礎上才進行。

《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在新版《霹靂嬌娃》的創作過程中,電影也沒有企圖去重啟或者“翻拍”,實際上是創作了一個全新視角的故事。班克斯所希望在原版電視劇的基礎上,反映當下“世界觀”的電影。

那麼,班克斯對於整個IP最核心的查理·湯森德事務所進行了“進化”。這家1976年就存在的事務所在40多年的發展中成為了一個具有統治力的國際集團,那麼所面對的挑戰也是全球性的挑戰。

所以,新版電影當中,無論是新能源還是區塊鏈技術,都是基於全球新危機和新機遇下的“現代故事”。

《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從這一點來說,新版《霹靂嬌娃》對老IP的“激活”,或許是一條新的思路。如何在故事宇宙下進行更貼近現實的創作表達,可能是更為關鍵的核心所在。另外,這部電影中美同步上映,但從率先解禁的北美口碑來看,對於電影形成的“新化學反應”還是十分買單,認為電影在喜劇動作片中真正讚揚了女性力量。

2

女性

女性並不只是女權。

《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其實在劇版《霹靂嬌娃》當中,女權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也是一部女權色彩濃重的電視劇。而這兩年,整個好萊塢“女權”都成為了一個關鍵詞。

從《神奇女俠》到《驚奇隊長》再到今年大火的劇集《致命女人》,關於“女權”的討論成為了好萊塢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但實際上,如何更真實的呈現一個“女性視角”,其實遠遠比貼上女權標籤更有效。

在整個劇集當中,三名“天使”的老版是一個叫做“查理”的神秘男人。從未露面的神秘感,其實是父權無處不在的一個隱喻。那麼,在這個基礎上,無論再怎麼增加“女權”色彩,本質上都無法改變其本質。

而在新版的電影當中,“查理”人物命運的轉變,或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女性視角。這一點,其實也是導演班克斯所一直渴望的核心。

班克斯此前表示:“我總是在尋找強大女性的故事。我回家後就開始做出各種想象,《霹靂嬌娃》對我來說一直 代表著姐妹情誼。我特別喜歡它的電影系列,它的電視劇也陪伴了她一段成長的時光。我想我完全知道該如何在講好故事的同時接納過去的傳承。”

導演並不避諱這一點,但如何運用好這一點非常關鍵。如何尋找女性的視角和立場,遠遠比創作一個內核男性化只是換上女性性別重要的多。

《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在新電影當中,“查理的天使”用了最“好萊塢”的方式來反抗了查理的“支配”,女性在整個敘事當中敘事地位的轉化,某種程度上才有了真正的女性視角。


與此同時,電影中的“天使”不再是通過性感的外在形象去滿足男性觀眾,這同樣改變了好萊塢一直以來女性電影的“通病”。儘管在整個故事主題上“女權化”,但實際上女性角色依然是一個“敘事工具”,其本質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

這也是為何,大量女權作品扎堆後引起觀眾反感的原因。不再是單純“外化”的女性,而是尋找女性視角的表達方式,可能是對這一類作品更好的出路。



3

視聽

視聽體驗。

《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儘管如今的內地市場,“好萊虎”早就成為了過往。但實際上,強視聽的好萊塢電影依然是內地市場的一個剛需。觀眾對於院線電影的“劇場感”,其實並沒有滿足。

只是由於好萊塢把重心放在了IP的情懷上,這大大給予了觀眾較高的觀影門檻,所以好萊塢陷入了體量固化。但尤其是年末,由於整個國產電影的檔期調配,此階段最需要的可能是“好萊塢化”的好萊塢電影。

新版《霹靂嬌娃》是一個基於全球危機下的新故事,所以整個電影也是全球取景。從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到德國柏林再到英國倫敦、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基本上從頭打到尾。

此前,女性為主角的動作電影更多是以貼身肉搏為主。而新版《霹靂嬌娃》則略顯不同,從對打殺手的貼身肉搏再到追車、爆炸、高空跳傘、槍戰,整個動作戲的場面非常“男性化”。此外,電影也保留了該IP獨有的“時尚文化”,電影中兩場關鍵的重頭戲都充分展現了主演的女性魅力。

《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當新版《霹靂嬌娃》開拍時,電影的主演陣容還是引發了不小的議論。往往容易和老版進行對比,但實際上影片的三位主演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埃拉·巴林斯卡和娜奧米·斯科特都是90後演員。三位主演基於《霹靂嬌娃》的更多是一種俏皮,這與老版自身的“性感火辣”其實是兩種風格。但電影在場面上火爆的動作戲,某種程度上又彌補了這一點。

也正是基於此,電影在受眾上相對均衡,男女比例基本上達到了六比四。

因此,電影在一線城市的受眾佔比達到了14%,是同檔期開畫電影的最高值。所以,從這一點也能看出這部老IP並非收割“小鎮青年”,而是在一二線城市的白領群體中更具吸引力。

此外,電影此前發佈主題曲《別叫我天使》MV時,由“A妹”愛莉安娜·格蘭德、“麥粒”麥莉·賽勒斯、“打雷姐”拉娜·德雷三位國際級流行音樂女歌手主演的MV發佈當日就登頂56個國家的iTunes榜單,You tube和Spotify均打破記錄,成為首日播放量最高的女性藝人合作單曲。而在國內,則邀請宋佳演唱同名中國區主題推廣曲。這也給電影帶來了理想的下沉,目前電影在三四線城市的受眾佔比也能達到42.8%,和其他兩部同期開畫的國產新片相比並不遜色。

《霹靂嬌娃》20年後再登銀幕,聽說口碑沒撲街?

從中可能看出,《霹靂嬌娃》在尋找當下觀眾審美需求的改變。

因此,對於好萊塢的老IP來說,如何尋找IP本身與當下觀眾的“共鳴”,可能遠遠要比觀眾尋找IP本身的“情懷”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