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拒執人藏錢有歪招 執行仍然躲不掉

江西:拒執人藏錢有歪招 執行仍然躲不掉

  被執行人們為了逃避執行可謂花樣百出,其想象力之豐富腦洞之大令人歎為觀止。但不管他們把錢藏在哪裡,最終都逃不掉法律的制裁。一起來看看被執行人們的花式躲債吧

  方式一:以買保險的方式逃避債務

  易某意與被告易某生系夫妻。2016年中旬,易某意因交通事故身亡。死者父母與易某生就分割死亡賠償款事宜訴至袁州區人民法院。經審判,易某生應向死者父母支付賠償款97719.5元。但易某生分文未付,死者父母申請強制執行。

  申請執行人向法官提供易某生已領取賠償款及房屋拆遷款的財產線索,但易某生仍毫無履行的意思,遂被司法拘留十五日。

  易某生被拘留期間,仍拒不履行,執行法官遂調查其領款情況,發現其已領拆遷款303336.7元,並於2019年1月向某保險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支出184232.37元,並將投保人變更為其親戚鍾某。

  這一系列行為均發生在案件執行期間,屬於典型的規避執行,執行法官果斷向該保險公司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對被執行人易某生享有的保費予以扣留,並對易某生作出罰款50000元的決定。

  方式二:“老賴”基金被強制贖回

  2016年4月,彭某向銀行申請貸款9萬元,李某作為擔保人,自願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貸款到期後,借款人彭某未履行還款義務,被銀行起訴至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法院後仍未還款,銀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承辦人發現擔保人李某有大額的存款,隨即到銀行網點進行扣劃,被銀行工作人員告知該賬戶為理財產品賬戶,不能直接扣劃,必須先由理財產品客戶操作贖回該產品。

  承辦人立即傳喚李某到庭,李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與法院工作人員一起到銀行網點操作贖回該理財產品。次日,該款得以順利扣劃,借款本息9萬餘元全部執行完畢,案件順利執結。

  方式三:將錢放進支付寶沒想到被法院凍結

  2015年,謝某向張某借款5萬元,後陸續歸還了1萬元,但餘下的欠款始終未歸還。2018年8月,張某將謝某訴至彭澤縣人民法院。判決生效後,謝某仍然用各種方法躲避執行。

  2019年3月,全國法院網絡查控系統正式上線支付寶賬戶控制功能後,法院立馬對新收和舊存未結案件進行支付寶查控,發現謝某支付寶賬戶中有20000多元餘款,而且其賬戶日常消費的活躍度較高。於是,執行人員立即對其支付寶賬戶實施凍結。

  謝某發現支付寶無法轉賬,急匆匆來到彭澤法院執行局,表示願意一次性償還欠款。至此,該案件順利執結。

  法官提醒:移動支付、微信支付賬戶中的資金,也是被執行人的財產。今後查封、凍結支付寶賬戶將會成為執行工作中的一項常態化工作,被執行人不要心存僥倖,如通過惡意轉移、藏匿、變賣財產,拒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還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