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资产荒……?

什么是资产荒……?

资产荒并非指没有资产可投,而是收益高的优质资产越来越少。对机构而言,资产荒意味着市场可投的资产覆盖不了资金成本。

金融体系中,有大量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品,出现了配置混乱的局面。资产荒本质是高收益资产的缺乏。斯坦德认为,实体经济回报率下行是出现资产荒的根本原因。

随着央行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信托等刚性兑付逐步打破,银行等大型资产配置机构对低风险高收益的固定收益类资产需求得不到满足,本质上是负债端高成本与收益端低回报的不匹配,因此,与其说是资产荒,不如说是高收益资产的缺乏。

资产荒是转型时期资产配置的新常态,从资产端看,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特别是房地产等高利率主体投资回报率的下行导致非标等高收益固收资产供给明显萎缩。

从资金端看,利率市场化与转型背景下银行存款吸引力下降,居民存款搬家寻找更高收益的资产是大背景,而货币政策的整体宽松,加上资金“脱实向虚”的倾向加剧了资金的配置需求,导致”资产荒“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什么是资产荒……?

资产荒的成因:

资产荒的基本原因是企业效益的下降 导致优质资产的供给减少。

由于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家手里资金没有好的投资项目,于是将资金交给银行,银行也没有合适的贷款可以发放。

将资金交给专业投资机构,专业投资机构拿到资金没有好的投资方向。于是只能购买股票,上市公司市值提高,可以通过股票质押融到更多的资金,这样资金有又回到企业家手里。如此周而复始,“资产荒”变得越来越严重。

企业总利润下降,尤其是国企利润降幅非常大。实体经济回报率的下降,贷款不良率的上升和刚性兑付的打破,都增加了资金配置资产的难度。与此同时,政府为了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经济稳增长的目标,又在不断降准和降息,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