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萬瓊:超額收益顯著 可持續發展是投資新風口

近日,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ETF基金經理萬瓊在行業交流活動上表示,在當下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背景下,可持續發展金融相關資產高速增長,已成為國際主流趨勢和投資的新風口。

博時基金萬瓊:超額收益顯著 可持續發展是投資新風口

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全球共有 30.7 萬億美元資產專業的按照可持續投資策略進行管理,相較於 2016 年增長了 34%,約佔全球資產管理總量的 33% 。

隨著環境汙染、資源短缺、社會衝突等問題越來越嚴峻,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經成為全球共識,而在國內,今年更是有不少相關話題引爆社交媒體,比如不少城市開始推進垃圾分類、秋冬霧霾持續時間長、地球相關紀錄片熱播等等,全社會對環保、健康、創新、公平等可持續發展的內容關注度越來越高。

近期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將於11月15日正式發佈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反映符合可持續發展投資理念的 A 股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據萬瓊透露,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基於社會價值投資聯盟長期關於可持續發展研究提供的成果和數據,由博時基金定製、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


該指數以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為樣本池,先通過 6 個方面 17 個指標的篩選剔除不符合資質的上市公司,再從目標驅動力、方式創新力、效益轉化力三大方面的 55 個細分指標進行評分,最終評選出 100 只在經濟(E)、社會(S)、環境(E)、治理(G)方面綜合價值高的上市公司編制而成,旨在為投資者找到長期可持續的優質投資標的。


近年來,反應環境(E)、社會(S)、治理(G)的 ESG 投資迎來熱潮、引發市場的持續關注,對於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與傳統ESG投資之間的關係,萬瓊認為,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在傳統ESG投資策略的基礎上加入投資過程中更關注的經濟效益(E)評估維度,將ESG升級為E+ESG,而且將社會(Social)指標結合中國實際情況進行了改良,從這個角度看,中證可持續發展指數可謂是ESG的2.0升級版本


對於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的投資價值,萬瓊指出,通過歷史回測數據分析,自基日(2014年6月30日)以來該指數年化收益高達

19.22%,相對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取得了年化 4.12% 的超額收益,並且超額收益穩定。

可持續發展100指數的成份股具有估值較低、股息率較高、盈利能力較強的特點,均為在各自領域中兼具了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優秀公司,指數具有比較好的價值投資屬性。

此外,萬瓊也認為,當前資本市場“黑天鵝”事件不斷,企業道德、環境等非財務領域的風險已成為投資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風險,在這一方面,綜合反映經濟、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中證可持續發展指數還有利於幫助投資者避開“黑天鵝”


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五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成立21年以來博時基金一直持續關注全球可持續發展相關議題及投資。

為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金融的發展,今年9月,博時基金聯合社會價值投資聯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作為種子發起單位聯合發起了“

可持續發展金融創新實驗項目”,該項目秉持開放、共創的原則,促進政策制定者、學者、行業專家、實踐者跨界融合共創,為政策制定方提供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為市場參與方輸出可落地執行的產品和方案,為國際市場提供中國的經驗,從而探索可持續發展金融的中國模式,發揮金融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當中的引導性作用。

此外,博時基金去年已正式加入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簡稱 UN PRI),成為在國內踐行ESG投資理念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由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於 2006 年牽頭髮起,旨在理解 ESG 對投資的影響,支持各簽約機構將這些議題融入投資和所有權決策過程中,截至 2018 年末,全球 60 多個國家超過 2000 家機構成為簽署成員,覆蓋資產逾 80 萬億美元。目前國內僅有少數幾家大型公募基金獲得上述資格。

基金投資需謹慎

博時基金萬瓊:超額收益顯著 可持續發展是投資新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