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涌现出无数知名的青年作家,路遥、贾平凹、陈忠实构成了当时的三驾马车,此外,还有徐建铭、邹志安、王蓬、京夫等一批逐渐崛起的青年才俊,1986年进行过各省35岁青年作者情况摸底,陕西省竟然以近千人发表过公开作品名列榜首,这与那片神秘的土地和厚重的历史底蕴紧紧相连,今天,道哥想和大家聊一聊由王全安执导的电影《白鹿原》。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陈忠实从中短篇小说入手,在路遥发表第一部《平凡的世界》的1986年,陈忠实刚进入准备阶段,经过近两年的资料搜集后,他于1988年才正式动笔,第一句便是“锅锅儿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以白嘉轩复杂的家庭环境来渲染当时的封建余毒,这部呕心沥血的作品《白鹿原》在1993年出版发行,获得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届“人民文学奖”、第四届“ 茅盾文学奖”等奖项,并长期受到人民的喜爱,不过其改编的电影却经历了漫长的影视化之路。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其实,在1993年,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资深编剧芦苇便开始了《白鹿原》的改编工作,当时,原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吴天明就看中了这部反映土地革命和历史进程的恢弘之作,找到陈忠实拿到了电影改编权,并邀请芦苇单人编剧,可是由于历史局限性,当时的这部作品因为题材问题成为了“被禁”之作,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压至箱底无法与世人见面。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虽然如此,芦苇因与陈忠实的良好友谊,始终无法放下这部具有浓厚真情实感的作品,在他担任编剧的高分影片《霸王别姬》和《活着》中,他都写了两稿,而对于《白鹿原》,他耗时五年,整整写了七稿,对于为什么会投入如此大的感情,他这样说过: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这是老一代编剧对于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但是却因为导演王全安的在申报时“偷龙转凤”的行为,将他十六天完成的剧本提交给了电影总局过审,原因其实就是王导基于个人理解以商业价值为考核要素,将《白鹿原》的故事主线改为了以田小娥为主角,讲述她与白家、鹿家三位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删除了与之无关的角色,比如白嘉轩的女儿白灵,朱先生等非常出彩的人物。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按照芦苇的说法,在220分钟的版本中,一共有24场戏是根据他剧本情节加入的,比如具有自由婚姻思想的鹿兆鹏连夜逃婚,与父亲鹿子霖隔江相骂,没有采用小说中原有的鹿兆鹏住了一晚,隔天才出走的情节,显然原著强调的是鹿兆鹏在家族环境中逼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芦苇更强调其毫不妥协的革命性,两者皆有道理,需要考虑的是在故事主线中的冲突感与真实性。而之所以加入他的剧本是因为王导按照自己的剧本已经“拍不下去了”,所以这种无奈之举反而成了影片的加分项。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其实当时除了王全安,还有另外两位导演非常合适,一位就是陈凯歌,当时他还专门去西安电影制片厂洽谈《白鹿原》拍摄事宜,可是当时他手中恰好有《无极》项目,当时因时间原因,错过了这样一部可以为他锦上添花的作品,1993年的《霸王别姬》曾经让陈凯歌风头无俩,但是人生在于选择,如果陈凯歌没有执导《无极》,而是选择了《白鹿原》,可能会开创出一番完全不同的事业版图。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而另一位导演则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张艺谋,他是《活着》的导演,正在拍《满城尽带黄金甲》,他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却因为“中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一职,导致《白鹿原》合作事宜搁浅。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王全安擅长拍纪录片性质的家庭伦理剧,但是对于如此宏大的题材,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以当时2500万元的预算来看,完全有能力将小说中出现的很多点睛之人放入,并且确实完成了很多人物情节的拍摄,可是在最后的剪辑过程中,却没有加入,比如上面提到的白灵,花钱拍完后正片却一镜未有,直接导致了小说精髓的缺失,同时预算超支,最终成本超过了一亿元,这与当时缺乏严禁规范的规划不无关系。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小说的时间跨度是清朝末年到解放战争,横跨了近五十年的历史,以白鹿原上白家、鹿家命运变迁和子女生活方式选择、社会环境变化为主线,构建出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陈忠实花费巨大精力完成这部作品,源于他一生居住在茫茫原上的经历,另一方面他想真实展现出历史变迁中属于陕西人的精神风貌,而且是当成“枕头”来打造,用来“以欣慰的心情枕着离开这个世界”,可以算是“毕生之作”,所以在电影创造阶段,他非常希望作品能够表现出那种“生命的顽强与脆弱、崇高与卑劣、痛苦与欢乐”,他也将海明威的名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形容《白鹿原》的创作过程,这里面融入了对创作的探索与人生的总结。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可是从电影目前150分钟的版本来看,虽然选取了1912年、1920年、1926年、1927年、1938年这五个时间点来呈现,但是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典型事件,而是始终以田小娥为中心,与她相关的人物可以保留,无关的必须舍弃。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比如她与黑娃的相遇,作为一名养尊处优的上层阔太太,却因为黑娃的几句挑衅而与其苟合,这种戏剧化的冲突描述虽然容易调动观众的兴趣,却与原著中想要展现的农会运动毫无瓜葛,必然带来主题深度不够的结果。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而对于陈忠实倾注巨大心血的白鹿原族长、灵魂人物白嘉轩来说,他身上背负着中国千百年来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也是“仁义礼智信”的实践者,从第一幕朗读《乡约》开始,他建学堂、修祠堂,为族人谋福利,这个人是立体的,不仅善良正值,也有血有肉,果敢干练,可是在影片中,他惩罚儿子白孝文、严惩田小娥、修塔镇压等行为表现出的都是残忍、守旧的一面,却没有展现出小说中为母请安、拯救黑娃、心疼白灵等理性情义的一面,着实令人惋惜。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田小娥是一个争议性极强的人物,陈忠实其实对她的经历有着深深的同情,她敢爱敢恨,忠诚善良,同时她也是一种“欲望”的化身,所谓的荡妇让鹿子霖、白孝文纷纷陷落,成为白鹿原不得安生的重要原因,从形象刻画上来说,张雨绮美丽、性感、痴情的表现有其可取之处,可是因戏生情的王全安显然已经“被情所困”,对于原著中这样一个水性杨花的人物,以偏概全地描述成“被逼无奈”,忽视了其对内心对于“欲望”这一载体的展示,造成了人物的片面性,虽然观众看完会有所触动,却容易形成“脱离感”,也使人物失去了真实感。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想要在150分钟内完成50万字小说精髓的展示显然困难极大,王导极力想要展现出原著中的历史局限性和革命必然性,可是却因为对田小娥这样一个人物的“私情”,让影片在平淡乏味的镜像构图失掉了属于那个年代的质感,虽然里面有金色的麦浪、夕阳下的牌楼、古老的祠堂以及令人无法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却容易让观众产生语境错位,也失去了让王导一战成名的绝佳机会。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更加令人惋惜的是,作为最熟悉陈忠实原著的芦苇,表达他的电影观感时,说出了“散乱无章、指向不清”的评价,虽然已是历史,无法改变,只是不知道2016年逝去的陈忠实老爷子会有何感受呢。


为什么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田小娥传”只有6.3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