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的“十三村”

临湘,是地名,位于我老家岳阳市东南方。“十三村”是公司名,投资人为临湘本土企业家李国武,与我同年。

临湘的“十三村”

临湘的“十三村”,这几天很火,频频亮相在各种媒体上,被大书特书。李国武很无奈,他的一个营销活动,引来质疑声无数。

临湘的“十三村”

其实,事情不复杂。在新近举办的“我与十三村的故事”征文比赛中,湖南作协副主席马笑泉,一篇只有1936个字的散文《十三村记》,获得了特等奖。这些没有什么,只是高于鲁奖,茅奖,单个字贵到258元,奖金高达50万元,在整个冬天犹如一声惊雷,震耳欲聋,让文坛惊得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之后,便有一些“有识之士”站了出来,挑精拣肥也好,评头品足也好,歌功颂德也好,反正大家都在议论纷纷,似乎这件事,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一时间,人头攒动。

能挑精拣肥的,从遣词造句,语法修辞,再到标点符号,都来筛查一遍。能评头品足的,从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公开、公正、公平?翻了个底朝天。能歌功颂德的,从临湘的来源,十三村的含义,李国武的身份,马笑泉的成就,全方位,多角度曝光。

真正的江湖突起风云,十三村扬威名。

临湘的“十三村”

我是岳阳华容的,与临湘是邻居,也就百二八十的距离。虽然离开家乡,来广东这边谋生,有些年头。但是,老家的一举一动,我还蛮上心,无论好的或者坏的,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自然,也就特别关注了这件事。

临湘的“十三村”

(作家马笑泉)

我不是一个搞文学的作家,也没有什么位高权重的身份,当然说的,做的,就是所谓位卑言轻,说是因为好玩,做是因为无聊。

对于“十三村”投资人李国武来说,此次征文活动,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十三村食品公司”一炮而红,大江南北,男女老少,都开始关注十三村的拳头产品,各式各样,风味独特的“酱”系列。就连我这样一个小老百姓,也准备托老家的亲朋戚友,弄点十三村的酱菜,尝尝鲜。

临湘的“十三村”

马笑泉是幸运的,一不留神,一篇文章,就赚了个,我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50万,近乎天文数字般。不管是暗箱操作,还是有失公允?反正,真金白银已经轻松入袋。

我也不错,近段时间,不知是犯了什么错?所写文章,平台不推荐,阅读量少得可怜,搞得我是心灰意冷。这件事一出来,我也来蹭一下热度,可能会提升自己的信心与士气。

至于其他的,文章质量如何?宣传效果如何?奖金是否纳税?征文活动是否来年取消?好像都与我关系不大。

临湘的“十三村”

只是希望能做一个梦,再有这样的活动,知会老乡一声,让下一个50万,犹如一枚从天而降的流星,能落到我的头上,即使砸个半死,也值。

不过,李国武与我非亲非故,也不是我哥我弟,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老乡,这个梦,自然只是调侃自己。

临湘,十三村,全国道德模范李国武的“酱”系列,还是要向所有读者朋友们推荐的,谁让他们都是我老家的,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的……

临湘的“十三村”
  •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 删.)
  • 附50万元奖金原文,欢迎评论,看到底值不值?

《十三村记》

作者/马笑泉

村在临湘市羊楼司镇107国道旁,北依长江,西瞰洞庭,与三国赤壁古战场相邻。名为村,貌为园。未入大门,已见碧藤覆墙,满目葱茏。无须问路,自有一种幽香引人入门。道旁遍植杜鹃、月季,绵延舒展,而成花廊。廊后传潺潺淙淙之声,若有人盘坐于草木间,膝上置琴,时想心事,时抚朱弦。踮脚注目,遂窥见一小溪,波光若银,往西北方向轻掠而去。水声染花香,如诉如慕,复有鸟语不时滴落,竟成天然和声。乃抬头见树,杨梅、桃李、枇杷、玉兰、香樟、胡柚,亭亭如盖,其绿四季不断,其果春夏相接。始知此种幽香,不独由花发,实有果香渗入。然细闻之,亦不惟果香,当另有异香掺进,似麝非麝,似沉香非沉香,于花香之清逸,果香之爽朗,别添一种沉着馥郁之味。究为何香,暂不能明,且放眼缓步,顺花廊与清溪前行。至西北角,见一方塘,明澈如镜,塘外有坪,方石铺地,亦如镜平,遂有豁然开朗之感。

立坪中,悠然举目,香固不绝如缕,鸟更往来如梭。目光为鸟所牵,东南方向,数排屋舍俨然,檐下累累,有物悬焉。趋近观之,乃木制鸟巢,顶若“人”字,上下两层,皆有小门。云雀、八哥、麻雀之属,从容出入。更有一种鸟儿,似鸽非鸽,羽有麻斑,乍然入目,竟如多年不见之故人,但觉眼熟,却忘其名。静心索之,此非幼时常见之斑鸠乎?余问主人,此系野生还是人工养殖?主人云,皆从大自然中来此安家落户。复又含笑云,吾爱鸟,遂为鸟类营此安居工程。余言,此等小木屋可称鸟巢中别墅,然入住率不知几许?主人笑指“别墅”曰,君不见门口皆有草,此为鸟叼衔铺巢时而落,以此证之,二百六十巢,巢巢皆满。余称善,见主人笑容欢快如儿童,而眼神纯净如小鸟,心异之。主人引客前行,两旁忽现照片展示墙,皆为笑脸,有含羞微笑之江南少女,有叉腰大笑之西域瓜农,数以百计。见客人皆惊异,主人虽欲谦抑,然嘴角已稍露得意之笑。自言从小爱笑,又爱见人笑,及长,酷爱摄影,工作之余,走遍大江南北,专拍笑脸,半生所积,已有数万张,此“笑脸墙”上所展示,千分之一也。言毕,笑容已从嘴角扩散至眉梢。众皆笑,一时头上杨梅,身边月季,无不粲然。异香满园,而笑语常盈,十三村,亦可称香乐园也。

然十三村以村为名,以园为貌,实则为厂也。所见屋舍,墙挂绿蔓,檐悬鸟巢,入其内,则玻璃墙中,皆为现代化工艺设备。来客隔透明玻璃而望,但见无菌灌装生产线自动运行,却不闻有声。余以为花香果香溢于外,另一种香气当自内出,至此却无声无臭,深诧之。主人已导客出。才出厂房,香复如故。随主人曲折前行,异香愈浓。至一洞口,躬身而入后,花香果香顿时全消,扑鼻而来者,皆是郁郁酱香。洞内阴凉,顶为拱形,道如长带,时见分岔,颇似曹孟德所营之地下运兵道。然洞内无兵,惟见酱坛沿两壁而垒,成千上万,宛如身着褐色铠甲之古代士兵,肃立无声。坛壁虽厚,封盖虽严,然经古法发酵之香,酝酿既久,体量又大,从岁月深处喷涌而出,无可遮掩。此香醇厚,虽浓烈却不醉人,宛如长者,春风满面,热情待客,举止雍容有度,涵养深厚自然,不使人有丝毫压迫局促之感。客皆不时驻足摩挲坛身,或闭目深吸,欲将此香纳入脏腑,永固体内。主人不多言,但徐徐而行,引客至洞中央方形石室内。眼前赫然现一巨坛,高逾常人,腰身宽阔,仿若古代大将,横立阵前。主人言,三国时吴国黄盖受命在此屯兵,常苦于食物易腐,致生疫病。后有土人献腌制之方、窖藏之法,不惟永绝此患,且士兵食之身强体健,乐居此地。黄盖大喜,脱口而出:千军易得,一酱难求。十三村遂以酱菜闻名天下,其法传承千年,未曾断绝。公司成立二十余年来,亦只于此一酱中下工夫,将现代科技融入古法,心不二用,务精探微。目前公司主营香菇酱,不欲争辣,但以鲜纯之料,醇香之味,行营养口味兼得之道。造此巨型酱坛,一为纪念先人,一为明示初心。主人言毕,客皆颔首。世间一物一技,能代代守护,历千年而不绝,已属难得。千年后又使之大放光芒,非有精诚之心、卓越之识、坚毅之行不可。此酱固难求,此人更难得。此人谓谁?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全国道德模范,主人李国武是也。

  • 余自十三村归,携香菇酱一盒八瓶至家。中分原味、牛肉味和香辣味。牛肉与辣,余素喜之,以之拌饭,不必再添其他菜肴,只需佐以清汤一碗。但觉菇香清幽,竟能统御辣味,口舌生津,而于肠胃略无刺激。小女自小不食辣,佐以原味酱,饭量竟然翻倍。以之下面,亦再不嫌面多。此物入门不过半月,已食之将尽。香菇酱之魅力,大人小孩均不能抵挡矣。余思世间佳食,有令口齿生香而于身体无益者,有大益于身心而少滋味者,偏美已属珍物,兼善更为难得。香菇酱之造,乃循吾国中正之道,以求真向善之心,调和诸味,方至全美。一物之成,固有秘术,然亦有大道存焉,方能传诸久远。香菇酱,中正美善之食也;十三村,中正美善之地也。美善缘何?正心诚意以利天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