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互动共促学生发展 巴中成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基地

实现家校共育,一直是教育和社会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方面是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又不知如何做得最好,一方面是学校对家庭教育缺失的担心,如何寻求教育“和谐共振”,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于是,“家长学校”应运而生。

前不久巴中成为“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基地”,全市45所学校成为“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学校”,家长学校将围绕什么内容进行建设?家长学校需要家长做什么?晚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5+2=0”与“老师甩锅”

巴中二中一不愿透露姓名的班主任告诉晚报记者,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5+2=0”的现象,即个别学生在校五天里,老师极力规范其行为习惯,但学生放假两天返校,坏习惯又带回学校,这就需要老师再花大量时间进行规范。他呼吁,家长应多与老师沟通,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采访中,很多老师对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感到担扰,对留守学生隔代教育、单亲家庭教育缺乏特别担心。巴师附小一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该班一学生家长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动不动就动手打孩子,让孩子特别胆小怕事,越怕做错事却往往容易做错事,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巴州四小一老师说,该校一孩子父母整天打麻将,对孩子不管不顾,造成孩子厌学逃课、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习惯。一些老师称,传统的“黄荆棍下出好人”,“不夸赞、不表扬”等家庭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家长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家校互动,很有必要。

对于老师对家庭教育的担心,巴城江北市民李亮(化名)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很多时候,老师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甩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李亮说,他的母亲就是一名教师,他读书的时候,母亲晚上从不辅导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忙自己的工作。而现在学生家长每天要辅导孩子做几个小时的作业,有时还要家长签字,一些城区公立小学的老师,一点小事就找家长,甚至在家长微信群里通报,纯粹是在“甩锅”。“好像你的孩子成不成才,是你自己的事,你没辅导好,与老师没有一点关系。”

对于家长学校,李亮认为有必要建设,他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大多只有一两个孩子,没有育儿经验,家长学校能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经验。但他担心“家长学校”成为老师“甩锅”的又一借口。采访中,多数家长与李亮持相同观点。

我市大多数学校建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是寻求教育‘和谐共振’、实现教育共建共育的一支重要的支撑力量,其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市教育与体育局基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去年,我市巴中中学等学校就已经建设了家长学校,这些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以家委会活动、家长会等方式,推广“家长学校”相关APP,引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除45所全国家长学校实验学校外,我市其他中小学校大多也建设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活动以家委会、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家校互动、家长开放、家长监督等方式为主。

“建设家长学校的目的,是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达到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同时,为那些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提供教育经验和教育资源。”该负责人说,家长学校建设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在建设家长学校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严禁学校借家长学校进行有尝服务,严禁学校和老师借家长学校推卸学校和老师应当承担的教育、安全等责任。

开设家校互动讲堂

巴州四小副校长胡清华告诉记者,该校在家长学校建设过程中,把普法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做成图文并茂的PPT,由各班班主任在家长微信群推广,让家长在互动中学习。巴州一小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在家长学校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家长开讲”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就其熟悉的领域,以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上课,如警察家长讲防骗,隔代家长忆苦思甜等,以此来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巴中二中开展了家长开放活动,该校每一位学生家长都持有有效证件,任何时间都能进入学校,家长在校可推门听课,监督老师讲课内容,可食堂陪餐,了解孩子生活状况。学校还组织家长参与学生月考、半期期末考试的监考、巡考,参与年级、教学班工作的监督,参与学校、年级、教学班活动的组织策划。巴中二中家长李海群(化名)告诉记者,学校为家长开放校园,开放课堂,让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更加放心。

“我们利用周末,在个别教学班试点开展‘家风讲堂’活动,邀请有兴趣的家长参加。”黄家沟实验小学校长徐蓉介绍,该校充分发挥校内德育专家作用,受到了家长的好评,效果明显。

“下一步,我们将长期在学校开设开放式的‘国学讲座’。”巴中二中校长黄鸫说,下一步,该校将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师资源,每周休息时间在学校公共区域,以百家讲坛的形式,开设“国学讲座”,邀请有学习意向的家长参加,让家长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理解古代先贤的教育观念和家风家训。巴师附小校长赵茂生介绍,该校特别重视家长学校建设,继该校五星教师评定后,该校还将评定五星家长。鼓励家长重视孩子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说,未来,我市将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专业师资建设,强化活动示范引领,宣传好优秀家庭教育观念,创造性开展家庭教育,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宝贵经验,带动更多家长、老师以及学校共同参与家校教育。(本报记者 罗黎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