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武状元到底有多厉害?

叽叽咕咕歪歪


科举从隋末到清末,共存在一千三百多年,分为文科举和武科举,我们通常所说的进士、状元,指的是文科举,其实武科举也有进士、状元。

唐朝杰出将领郭子仪,武状元出身,最后官至宰相。

俗话说文科举是“以策问定去留”,武科举是“以弓马定高下”,武科举的选拔程序,分为比试、解试、省试、殿试,均由兵部主持,最后的殿试在国都举行,由皇帝亲自选取鼎甲,钦定武状元。《新唐书》记载,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意思是武举是长安二年,也就是公元702年,由女皇武则天开创的,用来选拔军事武备人才。

图为濮阳县文物管理收藏张三甲使用的180斤大刀,现为三级保护文物,张三甲,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

宋朝的武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武举子集聚东京参加武科兵部会试,主要考的是武艺高强、臂力过人,有明确的数量标准要求,武科成绩分为上、中、下等,比如步射引两石力,弩踏引四石力以上,为上等,古人一石力为120斤,射个箭要240斤的臂力,踩个弩要500斤的脚力,远射距离200步,拉起一石弓三箭中一箭这上等,骑射一石弓四箭中两箭为上等。

许泰,明朝弘治时期武状元,被弘治皇帝收为义子,赐姓朱。

唐朝的武举只考武艺和蛮力,宋朝开始增加军事策略,除了武艺蛮力外,还要笔试兵法武略之类的,明清时更严格,笔试军事技术如不通过,根本进不了下一轮考武艺,所以“一介武夫”来源于此,武艺科目主要是射箭和马枪,能脱颖而出授武状元的,臂力过人,300斤的弓跟玩儿似的。

图为康熙武状元王应统的府邸。

平心而论,古代帝王为了愚民统治,不许私藏兵器,销毁兵书等,武举选出来的人才大多是蛮力的大力士,兵法笔试太过粗略,跟战场上完全两码事,清朝康熙时期的武状元王应统,是被康熙皇帝钦点的武状元,即授参将,后升为河北总兵,其实武艺再高的武状元未进过军营,对带兵打仗一窍不通,康熙皇帝后来亲自视察王应统的军营,发现一塌糊涂,大怒后免职下狱。


图文绘历史


“武状元”的由来和发展

一提“武状元”,我们很多人立即想到郭子仪。真相却是,郭子仪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武状元,因为他所处的唐朝还没有“武状元”的称号,这是后人对他的敬重溢美之词。就像清朝没有宰相的职称,但是人们习惯叫刘统勋、刘墉父子俩宰相,就连乾隆皇帝也说刘统勋:“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这是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郭子仪也是如此,虽然他所处的时代没有“武状元”的称号,但是他在后人们的心中是类似“武状元”的存在!


在古代,是先有的“武举”后有的“武状元”。 “武举” 于武则天时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考试内容以射击、负重、骑术、摔跤为主,郭子仪就是武举人出身,他是唐玄宗时期开元初年武举异等。


到了宋朝宋神宗赵顼时才有了“武状元”的设置,福建人薛奕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武状元”。 薛奕金榜题名时,宋神宗曾兴奋的说:“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自此之后,“武状元”的称号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武状元”在清朝可谓是发扬光大,从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的郭士衡到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的张三甲,足足有110位之多,是前面几个朝代的好几倍。

武状元究竟有多厉害?

  • 一、家境厉害:武状元家里一般都很有钱!

自古是“穷学文,富学武。”学文的成本很低,发蒙后笔、墨、纸、砚、书,准备齐当,在家自学即可。学武就不一样了,请师傅要花很多钱,兵器也是不小的开支,马术也很重要,普通人家连马都买不起,还要找人陪练增进技艺,陪练员也需要工资。


所以说,武状元一般家境都比较殷实,不然的话,高强度的训练营养都跟不上。

  • 二、武术厉害:武状元武力超群。

武状元都是武举中万里挑一的,长期兵器、负重、武术练习,使得他们身强力壮、身手敏捷,一般五、六个普通人都不是个!

  • 三、谋略厉害:武状元一般是文武双全!

在宋朝以前,武举是以考武力值为主,有没有文化无所谓。到了宋朝,光有武力就不行了,还要考兵法策略,甚至还要考四书,不过后来四书改为默写武经。笔试很重要,笔试如果不及格就无法参加武试,更别提角逐武状元了。相反,文状元就没有武功方面的要求。

武状元在必要时指挥大军,身先士卒去战场上厮杀,“以武功戡祸乱”救国家与民族于危难!


小姐姐讲史


武状元要参与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4个场合的考试,并且要会马上射箭,步射和舞大刀以及拿石蒂子等技能,才能成为被选拔出的武状元。但是由此选拔出来的人才,很少得到重用,毕竟在当时军队来说,军功要比考状元更加实用。而且,用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状元,大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是武功过人罢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

武状元是在封建时期参与武科举考试时,皇帝所选拔出来的第1名。不管文状元还是武状元,都是经过科举选出来的人才,这也是古时候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和手段。我国先后出现过许多武状元,让人感到熟悉的有郭子仪,马全,朱虎臣,张玉景等。而张玉景,则是中国唯一一位女性武状元,她是在永乐年间中举。古时候,对于武状元的选拔比较严格,要一一通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才能够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的身手。

其实在会试时,已经能够取得武进士的资格了,而要再通过最后一轮殿试才能分出等级,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前三名。第1名被称作为武状元,第2名则是武榜眼,第3名就是武探花了。但根据朝代的不同,武举所参加的考试项目也是不一样的。最早有武举这样的情况是开始于隋朝,结束是在清朝。在这期间考试一般是分为4项,其中包括骑射,举起指定木桩,举重以及骑马使枪等。大多数平民是很少能够通过这些项目的,因为有一些项目在家中可以自己练习,但像是骑射马术这样的项目,就必须要有专门的设备才可以学习,一般家庭是无法承担设备费用的。

所以,大多数的武状元家庭条件都会稍微好一些。但这些通过武科举出现的人才,并没有真正的得到重用,比如说唐朝时期的郭子仪,他算是高等武状元了。在中状元之后他开始从军,然而并没有得到上级的认可,一直到安史之乱之后,他立了军功才慢慢的被人熟知。所以也就代表了在军中来说,人们是不认可状元这个头衔的,反而有军功的人才能步步上升。到了宋明时期,关于武状元的选拔进行了降低标准。在宋朝来说,一般是以考察军事素养为主,这样是为了在培养武功人才的时候,也不会忽略他的文学素养,可实行的并不完善,所以在宋朝时,几乎没有一个武状元到达过将军的位置,就连几位出色的将军,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军功打拼而来的,与武状元毫无关系。而到了清朝时,要求的是关于技巧的考核。其中包括骑射,武刀和其他的环节,这样的武举对于技艺有着超高的要求,大多数练习武功的人可能都无法中举,而胜出的武状元只能表现这些才艺,却无法在实战中去用到。

因此,武状元的能力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综上所述,就是关于古时候武状元究竟有多厉害的答案了。他们可能在武功的某一方面有所研究,可这些研究并不适用于战场当中,因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答案:武状元是那个时代所参与考试的所有人当中绝对意义的第一。

事件回顾

人家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你写一篇文章,可能有一些考官觉得写得非常不错,应该当状元,有一些考官觉得就你这篇文章拿去当厕纸也不为过。

所以从文化方面来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欣赏水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领域,所以很难通过文化考试,评出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来。

而在古代的时候,文化考试又面临着多种环境以及多种可能,比如面试官的更替、考官的更替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到文人他们的身份地位以及在考场上取得的成就。

但是有一个考试不会影响,那就是武举人考试。

为什么呢?因为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百米之外进行射箭射中就是射中,射不中就是射不中,中几环就是几环,没有可商量的余地。

更重要的是,状元们往往采用的是1对1PK制度,你把他打赢了你上,他把你打赢了他上,双方之间往往凭的是拳头,凭的是力量和作战的技巧。

没错,这就是事实

我们现在一听到武状元总会觉得有点熟悉,这是因为在明清时期,武状元一直延续下来,而且到了清朝几乎发展到了一个小巅峰状态。

比如我们常喜欢看的武林外传当中就有这样一集,在这一集当中,李大嘴为了欺骗自己的母亲说自己考中武状元。

而从当时白展堂的绘画描述当中,就已经不难看出。所以如果想要考中武状元,需要进行怎样的拼杀?

因为你要想当状元,就必须把第2名,第3名,第4名等等后面的所有人都给打服了才可以。

只不过在清朝的时候想要考武状元,还需要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叫做文试。

没错,尽管你考中了武状元,但是没有文化不行,所以在考武状元的时候,第三轮往往是测试你的文化水平能力。但是测试来测试去发现,绝大多数习武之人好像都不太擅长读书写字,慢慢的就把这项制度给删除了。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科举制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雏形是从隋文帝杨坚开始的,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帝王,杨坚在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开创了科举制度,该制度规定各州每年向朝廷送选三个人才,参加秀才、明经的考试。但真正将武举引进考核体系的则是女帝武则天,这样文有文状元,武有武状元,一文一武,文人武士齐头并进,军事、政治两手抓,成为唐时科举的重要标准。

武考简史

武举最早被引进科举选仕体系是由武则天于公元702年开始进行的,其目的是在于选拔军事人才,自唐以后宋、明等朝都有武举,虽然历朝历代不时有废除的情况发生,但直到清代未期才真正被废除,这项制度在历史上共存在了1200多年,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考试。然而迄今为止有名可查的武状元也不过280人左右,我们耳熟能详有唐代郭子仪,苏乞儿、最近清代的张三甲等都是有名的武状元。

考试内容

武举考试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考射箭,分为马射和步射。二是考体力,有翘关和负重。所谓“翘关”,就是武人单手握门栓的一端,用力把门栓平端起来,时间越久自然力气越大。至于负重无非是要求武人背着五石(约600斤)米,往前走,走的越远成绩自然越好。三是看身高和对答,顾名思义就是看你身高如何,以及基本的对答是否流利。当然,武举的考核科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到了宋代,武考又增加了拉强弓,通过拉强弓来判定力量大小,后来武考进一步细化,又增加了军事课程的考核,比如对兵书的理解、对战役的文字性指挥、排兵布阵等等,因此,想要中得武状元难度还是很大的。

考试程序

武举的考核同文状元一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能够成为武状元都是经过层层挑选来的,是真正的万里挑一。

武状元到底有多厉害

经过层层挑选的武状元有多厉害呢?清代张三甲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他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小习武。据说十四五岁时,就可以将数百斤重的石狮子举过头顶,玩耍一阵后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气不喘,其后在殿试时,手握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耍起来如盘龙翻舞,套数多变,从中可以得窥一二,能够成为武状元也绝对也需要一些天赋,还要加上多年如一日的苦练。不说别的,单说这身力气恐怕个个都是举重冠军级别的。

除了一身力气可以拨山抗鼎之外,弓马娴熟自是不必说,骑在奔驰的马上开弓发箭九枝,武状元的要求是百步穿杨,当真是箭无虚发,挡者力毙,仅在舞大刀一项上,刀就分为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武状元一级肯定是最高级别的,这种规格的大刀要舞动起来,水泼不进可能有点夸张,但要说白光团身,刀光霍霍绝对是真的。

从个体的战力来讲,武状元身强体壮,武艺精熟,以一敌一百可能会被群殴,但一敌十恐怕是小儿科。


寂寂无人


首先说一下,武状元绝对不是大众意识里的的武夫形象,天天只会摆弄刀剑。武状元的考取难度绝不亚于文状元。

武举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我就按明朝的标准稍微说一下。在明朝,考取武举人的一般是军户。军户就是世代为军得家族,只要中了武举,就可以当军官。

明代武举考核的科目有两科。一科是武艺,一科是策论。武艺不用多说了,就是弓箭、马术等。策论则考的是战略思想。比如说明你如何理解兵法,请阐述军队的建设重点。

所以,只有武艺是不可能考中武举的。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专业课得合格,文化课还得过硬。所以,武状元绝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无知武夫。从这个角度看,武状元说句文武双全也不为过。

但是,过了武举,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明朝规定,新科武举进士必须去边镇戍守,此为赞画。赞画五年,若有军功即可升调;若无军功,或遣返原籍,或再赞画五年;若十年仍无军功,则强制遣返并停发禄米。换言之——白考!

所以,没有真才实学千万不要去考武举,这可不是混的。就算你运气好通过了考试,在边镇赞画可不是开玩笑,搞不好脑袋就被敌人摘了。

你说武状元厉不厉害,毕竟是经过层层考验,全国万里挑一的人才。




刀笔小吏张押司


最显赫的武状元

高宗问:何为天阵地阵人阵?

武举人员半千答:“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地阵也;卒乘轻利,将帅和睦,人阵也。”李治听了相当高兴,立封授武陟尉。

这是较早对武举人的记载(早在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三省六部制其中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但是否有武状元的记载已无从考证)。

【武状元苏乞儿影片截图】

真正记载武状元的是长安二年(公元 702 年)武则天钦定“天下诸州,宜教武艺,每年准明经、进士贡举例送”,“试长垛、马枪、翘关、擎重,以为等第之上下,为之升黜。”此外对考生相貌亦也有要求,必须“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

员半千经过,远程射箭技巧,比试马枪(比步兵枪略短),抬举方木栓(坚硬的木制品,立体长方形,古代置于门后,关门时用木栓把住),抓举巨大石锁的一系列比试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

从这点看古代的武状元应该是力大无穷,也是枪术、箭术高手。

宋朝时武举殿试注重考察武举子“副之策略”对考生的兵法掌握也都在列,采用先文后武。着重培养文武全才。也没有过多的对武状元的记载。

温迪罕缴住(生卒不详),又名温赫特额珠。字号、籍贯均不详。金代宣宗完颜繤兴定二年(1218)戊寅科武状元。该科录取武进士140名。余事详。《续文考》:“元代不设武举,专事承袭”。而金、元两代也只是这类只言片语。

明朝和宋朝类似,“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但明朝武科没有殿试,前期也就没有武状元。明末崇祯帝后,拔高了武科。仿照文科举形式,也分为三甲。而且亲自调阅前30名考卷,钦定一甲3名,头甲头名为状元授予副总兵。

“清代科举制度概说”:武科会试之后,没有“进土题名碑”及“馆选录”之类传世。朱彭寿〈旧典备征》对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汇考从顺治到光绪共取中武状元109人。最后一位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张三甲, 直隶开州。

清朝时各方面比较全面,要求也更严格,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并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武科与文科一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濮阳县志》记录:张三甲(1876--1898年),字鼎臣,号魁轩,又名荣甲,清光绪丙子年(1876年)十月五日生于开州一个尚武世家。他刻苦求艺,功力日臻。百八十斤的刀在手如游龙穿梭,又轻盈如燕,而箭术也百发百中。殿试时,一举夺魁,钦点状元及第。

这是武状元最精细的刀法描述,即使如此武状元的武艺,也是非常人可比了。如果现代人和古代人,都使用冷兵器,他们或许真是虎入羊群,以一敌千也不为过。

历史上最显赫的武状元:

1、李遵顼: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天庆十年(1203年),参加西夏癸亥科科举考试,被点为状元。

2、郭子仪:是唯一由武状元晋位至宰相的,唐朝开元初年武举状元。

3、郑冠: 是中国历史唯一一位文武双科状元,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癸卯科状元及第。


水木之沐


武状元就是我国选拔武将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结束于清朝,小编查阅了一下记载发现一个很可笑的问题,清朝以前记录在册的武状元数量不到十个,隋朝到清朝中间相差了一千多年,这一千多年间产生的武状元就那么几个,那么当时的武状元到底是如何选举?

唐朝时期武状元的考核分四项,综合成绩第一名就是武状元,射箭、骑马使枪、举起指定木桩、举重,这种情况我们就发现一个问题,平民很少有人全部能够通过,负重的联系在家里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射箭马术这些东西一般家庭都无法承担费用。

唐朝的时期只有一个郭子仪,他是高等武状元,从军后一直没能得到重用,安史之乱立了军功后才被重用,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直接考取武状元不如军功来的实在,朝廷不会重用一个武状元,但会重用有军功的人。

宋朝和明朝虽然降低了武状元的选拔,宋朝主要考察军事素养和力量,这样的改革让人觉得是在培养文武双修的人才,但是我们在看宋朝的将军没有一个是武状元出生,宋朝也没有武状元的史记记载,岳飞等人都是在军队一步一步磨练出来。

明朝降低的是内容,但是提高了门槛,只有军户出生的人才可以参加,同样是需要有军事基础的人才能参加选拔,但是最终的将军也都是军队出生或者世袭的官员子弟,选拔并没有达到效果。

清朝时期武状元更加注重了技巧的考核,增加骑射、舞刀和射地球环节,这些在马术和射箭方面都要有高超的技艺才能获胜,胜出的武状元没有足够多的实战能力,大都是一些会表演技艺但不会和人实战的武技,这些也是没用。

科举制的本意是为了国家选拔人才,武举就是为了选拔武官的人才,这些人要是达不到上战场的素养和本能,国家的武举就会荒废,他学习的武艺不为报效国家,只为了获得权力功名,那还是无用,所以古代的武状元不能带到理想的效果自然就没有被充分的利用。

真正的武将是需要战场的洗礼,只有经历过战场的残酷,才能懂得如何灵活的运用在实战中,这些是对于士兵的考验,将才是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战术,什么时候需要自己出场,什么时候鼓舞士气,而帅才则是要结合士兵和将才的所有技能,才能称之为帅才。

所以古代的武状元武艺厉害,但都是一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最终得不到重用也正常,大家如何看待武状元的选拔?


清散居士


想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必须有异于常人的本事,弓马娴熟、斧钺钩钗、舞枪弄棒,样样精通。


后汉书


武状元,肯定是在某些方面比较突出,整体方面要均衡。武状元最后是以得分来定,比如,射箭,马术,功夫,十八般武器。都要会,还要精通一两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