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軍隊的最長抵抗——海爾半島戰役

海爾半島戰役作為整個波蘭反侵略戰爭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之一,知名度卻不及前篇文章所提到的西盤半島的戰鬥。這場戰役從9月9日一直持續到10月2日波蘭守軍投降為止,戰役中德軍損失了約50架飛機和一艘掃雷艇觸雷沉沒陣亡的24人。而波軍方面陣亡傷亡200餘人,3500名被俘。

波蘭軍隊的最長抵抗——海爾半島戰役

1939年8月拍攝的海爾半島航拍圖

1920年,波蘭就控制了海爾半島的北部地區;1928年,海爾開始成為波蘭的軍事用港;1936年,該地區的官方名稱是海爾要塞地區(波蘭文:Rejon Umocniony Hel)。大約3,000名士兵駐防此區,另外也駐防三個海岸反艦部隊和防空部隊;海岸炮總共包含了一座擁有4門152mm岸防炮、兩座擁有2門老式105mm炮和三座擁有8門75mm炮的炮臺。防空炮則擁有6門75mm炮和8門40mm炮、以及兩座120mm反擊炮。

波蘭軍隊的最長抵抗——海爾半島戰役

海爾半島上4座152mm岸防炮的其中一座

1939年9月1日,戰爭爆發的第一天,作為波蘭海軍的主要基地的海爾就成為了德國空軍的主要目標。德軍在開戰的第一個星期就把防守該地區的波莫茲軍團趕出了但澤走廊,9月3日,德國海軍的兩艘1934年式驅逐艦(Z1與Z9)在海軍少將呂特晏斯的指揮下,炮擊停泊在海爾港區內的兩艘波蘭海軍艦艇(”暴風“號驅逐艦和”格里夫“號佈雷艇)。但在這次交火中,暴風號與格里夫號藉助海岸炮臺的掩護,成功擊退了這兩艘德軍驅逐艦,隨後德國空軍的斯圖卡對波蘭軍艦進行轟炸,暴風號被炸沉。這也是整場波蘭戰役中兩國海軍唯一一次水面交戰。

波蘭軍隊的最長抵抗——海爾半島戰役

波蘭海軍“暴風”號驅逐艦

波蘭軍隊的最長抵抗——海爾半島戰役

德國海軍1934年式驅逐艦 Z1

一些波蘭輕型佈雷艦於9月12日晚間至13日,在海爾周圍佈置了一圈雷區。但它們其中一部分在接來幾天被德國空軍被擊沉,又由於此時德軍已經控制了波羅的海,於是在港口工作人員及船員們都紛紛加入了地面部隊,將艦艇上的武器拆下,以加強海爾半島的防禦。

9月14日,海爾地區的波蘭軍隊和本土的聯繫被德軍切斷。一開始受阻於波蘭守軍後,德軍調來火炮和裝甲列車來支援他們的大規模進攻,雖然德軍遭到了激烈的抵抗和反擊,但仍略有推進。9月21日,德國海軍戰列艦“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 ”號“ 石勒森 ”號開始炮擊海爾半島,或更確切的說是炮擊半島上的拉斯科夫斯基炮臺,但效果甚微。在9月25日的炮擊中,“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 ”號兩次被波蘭岸防炮的反擊擊中,但同時波蘭炮臺司令茲比格涅夫·普爾茲比斯基上尉受傷。海爾半島的防空炮被證明極為有效,他們在戰鬥中打下了約50架德國飛機。

9月30日,恰瓦皮村被德軍佔領,撤退的波蘭工兵引爆魚雷,炸燬了通往半島唯一的道路,從而將半島分開繼續抵抗入侵的德軍。

波蘭軍隊的最長抵抗——海爾半島戰役

2000年航拍的海爾半島

但在華沙和莫德林淪陷之後,由於缺乏糧食和彈藥,大多數波蘭守軍的士氣減弱。10月1日,基於要塞的補給即將耗盡,而且也沒有任何援軍到來,波蘭海軍司令約瑟夫·烏恩魯格向海爾半島的波蘭守軍下達了投降的命令。德軍於10月2日佔領了海爾半島,在登陸後,德軍開始尋找波蘭守軍的重型加農炮,因為他們不相信只擁有四門152mm口徑的博福斯岸防炮的海爾要塞守軍可以抵抗如此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