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春期的孩子,你有沒有感覺快要瘋了,該怎麼教育呢?

Lisa1616


01

青春期的孩子會厭煩家長的關切

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孩子到了十幾歲,便不再聽父母的話,他們好像一下子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有一定的原因的,心理醫生認為12~16歲是孩子的“心理斷乳期”,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加,閱歷的增長,他們的內心世界開始變得豐富起來,極易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


所謂的“心理斷乳期”,就是從大約12歲開始,孩子們開始逐漸脫離對父母的依賴,直到18歲完成,這個過程,就是少年逐漸擺脫父母走向成人的過程。

在這個階段,針對孩子的變化,父母應該要重新審視孩子,把孩子當成人來看待,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自尊心,儘可能的支持他們,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幫他們分析原因制定出可行的,能夠被孩子接受的解決方案。平時也要多注意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發表自己的觀點,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儘量與孩子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心理斷乳期”。


02

青春期的孩子不予回應,無視家長的關心。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慢慢的對家長的嘮叨,他充耳不聞,家長說過的話直接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表現。


據調查,74%的孩子,希望媽媽不要嘮叨,在父母中間一般母親在孩子的衣食住行方面傾注的心血更多,但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會把這種關心當成嘮叨,甚至對母親的話充耳不聞。


因為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認和尊重,希望能夠擺脫成人的約束,渴望獨立,他們不再像以前的小孩子那樣服從家長和老師,他們希望獲得像“大人”一樣的權利,因此經常與父母頂撞。

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聽少說,多關注孩子的需求,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不要總是以命令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家長也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絮絮叨叨或者責備都夾雜在一起,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喋喋不休。平時對孩子的生活,也不要太過於干涉,因為他已經長大不再是那個呀呀學語的幼兒,他們有自己的獨立決策能力,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定的權利讓他負責自己能做的事情。


03

青春期的孩子承受的學習壓力增大,性情容易變得暴躁。


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會莫名的煩躁,經常發脾氣,甚至會產生厭學的念頭。他們心情煩躁,經常亂髮脾氣,是因為壓力大無處宣洩,實際生活中,孩子到了青春期除了要承受身體發育帶來的煩惱外,還必須面臨殘酷的升學競爭,往往家長對孩子給予了厚望,無形中也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容易造成孩子身心負擔過重,繼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隨著孩子的學齡增長,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正常的飲食和休息都得不到保障,久而久之就會過於疲憊,精神萎靡。

如果出現這個現象,家長一定要和孩子交流溝通,瞭解孩子煩躁的原因,理解孩子的情緒,給予恰當的引導和方法,家長也要轉變教育觀念和思想,不要只認為“成功唯有上大學一條路”,只把眼光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分析他未來的成才之路,對於在學習上實在有障礙的孩子,進行科學的分析,敢於另闢蹊徑。


同時家長也要教會孩子如何化解心理的壓力,對於由於學習壓力過大已經導致出現病態心理和行為的孩子,要積極求助於心理諮詢和治療機構。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幫助孩子及時得到積極的矯治。


總之,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不要害怕,要真正的瞭解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因為什麼,此時如果想打開孩子封閉的內心,家長就必須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心去體會孩子青春期的變化。


虎牙秀秀


特別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現在就面臨著這個問題[捂臉]我家孩子今年13歲了,每天都和我對著幹,我指東,他打西,我讓他穿厚點,他就要穿薄點,我說一句,他有十句話在等著我呢!氣的我都要發瘋,有時候忍不住就動手了。

不過,有過一段時間的實戰經驗,我改變方式了,每天只要一有時間我就和他聊天,問問學校的事情,問問他有沒有交新的朋友啊等等。我也會跟他說我工作上的事情,也會說我現在在追什麼電視劇。反正就是要平等對待他,不要命令他,多聽取他的意見和想法,多和他溝通,真的是有效果的,他現在和我的關係比原來好多了。


xiaoma加油


我一同事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我隔三差五就能聽到我同事的抱怨,說自己什麼都不能管。想問問孩子學習情況,孩子說,我說了你又不懂。問問孩子在學校怎麼樣吧,孩子三言兩語把自己打發了。好好的孩子,怎麼就不愛跟自己交流了呢。


當家長開始感覺到孩子對自己的態度變得冷淡或者不以為然,或者孩子的某些行為開始顛覆自己對他以往的認知,並時刻感覺到自己處在想要崩潰的邊緣時,恭喜你,您家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了。


青春期的孩子帶給了父母諸多壓力,父母之所以有壓力,是因為父母在自己的腦海中勾勒了一個想象中的完美孩子:聽話、禮貌、有教養、成績好等等,而現實中的孩子:叛逆、挑釁、沉迷社交或網絡等,這些行為,讓父母開始懷疑自己多年來的教養是不是出了問題。


問題其實出在家長不瞭解青春期孩子的行為特徵,與孩子的相處方式還停留在孩子小時候,認為自己可以仍然可以對孩子發號施令,對孩子事無鉅細的過問和關心。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


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


人總是善於遺忘,成人似乎忘記了自己青春期的模樣,卻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當我們展開回憶時,你會發現,自己也曾有過一段不想聽父母的嘮叨,想離逃離父母的監管,想跟父母對著幹的時光。


這幾乎是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有的人症狀明顯,有些人不明顯。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孩子的“個性化”過程。


這時的孩子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要通過自己的行為開始探索自己的邊界,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變得更願意與朋友分享而對著大人保密。


我還記得我十幾歲時,就有一個帶鎖的筆記本,裡面記滿了我所謂的“秘密”,到現在我媽都沒看過,其實我自己也早就忘了寫的什麼了。


個性化是孩子們必須要經歷的過程,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最佳捷徑就是——反抗父母,挑戰父母師長權威。


父母說的我都不做,父母不讓做的我偏偏要做,這就是孩子表達個性的一種方式。


當我們瞭解孩子青春期的特徵時,便可以客觀地看待孩子的一些行為模式,避免跟孩子發生重大的傷感情的衝突,平穩的度過這段時期。


如果十幾歲的孩子能夠在一種支持的氛圍中完成自己個性化的過程,他們到二十幾歲的時候,便更可能迴歸家庭的價值觀。他們遇到的不尊重的評判、懲罰和控制越多,就越可能被“卡”在個性化的過程中,就越不可能迴歸家庭的價值觀。——《正面管教》

父母該怎樣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一、尊重孩子的隱私

十幾歲的孩子極其需要隱私,我記得我十幾歲時,正是提出“家長需要尊重孩子隱私”的時期。那個時候的父母幾乎沒有隱私意識,孩子的日記想看就看,進孩子的屋子從來不敲門,孩子的事情事無鉅細地插手管理。


現在大家的隱私意識增強了,很多父母已經有了要尊重孩子隱私的意識,但也還遠遠不夠。


比如面對孩子撒謊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刨根問底,問孩子為什麼撒謊。


當孩子想做某件事,而家長不允許。或者孩子做了某件事,告訴家長會引發家長的責難和教育時,孩子會選擇撒謊。


當父母允許孩子犯錯,遇到事情時,願意跟孩子商討並尊重孩子的意見時,孩子們願意說真話的幾率就會大很多。


以退為進,給孩子一個寬容而有退路的環境,讓孩子知道自己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跟父母商量,在孩子遇到難解問題時,幫助孩子解決難關。在孩子明確表示不需要自己的時候,站的遠遠的,隨時準備支援。


二、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我十幾歲時,跟我媽媽的相處就像朋友一樣,甚至於我喜歡誰,不喜歡誰,都能夠跟我媽媽傾訴。我媽媽也會把我當朋友一樣,跟我說一說她的事情。我們之間有一道互相傾訴的橋樑。


像朋友一樣與孩子相處,相互傾聽對方的心聲,能夠讓父母更自然的掌握孩子心理活動和行為動態。


在《正面管教》裡,列舉了十幾歲孩子對父母提高溝通技巧的建議:

1、不要長篇大論說教。2、說話要簡短而親切。3、不要以高人一等的口氣對我們說話。4、聽我們說——不是要說服我們。5、不要說了一遍又一遍。6、如果我們有勇氣把自己做的錯事告訴你們,不要發脾氣,不要反應過度。7、不要打探或盤問我們。8、不要在另一個房間裡大叫,並期待我們趕緊跑過去。9、不要把我們與兄弟姐妹或朋友進行比較。......

以上建議,有一個指向性,就是孩子們期待自己的父母把他們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對待,尊重他們的意見,能夠理解並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而這,恰恰是父母常常越界,無法做到的地方。


三、尊重孩子的興趣,教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許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大戰,往往是從父母想讓孩子學什麼,而孩子自己偏偏想幹什麼開始的。在父母眼中,學習之外的事情多半無用,儘管我們十幾歲時不以為然,當我們成為父母時,又延續了我們父輩的固有看法。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如何處理孩子與電子產品之間的關係。


我認識的一位老師,對孩子特別苛刻,家裡電視不開,網絡沒有。孩子上幼兒園時,交友困難。因為孩子們聚在一起,會談論自己看到的動畫片,而他兒子插不上話。


如今,只要能拿動手機的孩子,即便不認字,也已經把電子設備探索的清清楚楚。電子設備的額好處是,一個按鈕不對,他便記住了,下次不按。按對的,就繼續。這是孩子們沉迷電子產品的原因,沒有責罵,只有嘗試和獎勵。


家長應當意識到,電子產品並非洪水猛獸,它即可娛樂又可學習。關鍵是家長要教給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尊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權力,幫助孩子探索電子產品。一味的限制,只會把孩子逼到叛逆的道路上。


總結

父母與十幾歲孩子的相處,是一門學問,而這門學問的核心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興趣。


當我們能夠把孩子放在成人的位置上,以平等和善的態度跟他們溝通和交流時,孩子們也會願意把我們當做可以傾訴、信賴的好朋友。


我是素人遠兮,歡迎關注我~

素人遠兮


熬吧!我家二貨高一了,每天都要逼瘋我的節奏。不聽話犟嘴臭美等等惡習數不勝數,是每天都在發錯誤,最喜歡的是看課外小說,寫作業時戴著耳機聽著歌,說重了滿頭大汗說輕了屁用沒有,我盼著學校別放假,值得慶幸的是初中學校是優選優的班額小就兩個班,學校抓的緊接觸不到校外的孩子,所以沒有拉幫結夥講髒話不學習的毛病,建議你多和孩子溝通多關心他讓他把你當成朋友,關注著他的一切,發現問題及時想辦法和他談心,對老師有誤區你要幫他走出誤區,和同學之間有意見你要幫他分析原因,這個階段的孩子真的很累,孩子也有壓力學習老師同學青春期躁動很多原因,孩子在成長,家長也要成長,首先家長不能急躁,這個時期是家長和孩子鬥智鬥勇的時期,不要急,有錯誤也不能損挖苦,告訴他錯在哪讓他自己說出來要求他改正,不能總拿錯誤當提醒他的話,和他手拉著手推心置腹和顏悅色的嘮嗑是對孩子的信任,抓住優點多鼓勵誇誇他,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會很優秀很優秀的


用戶2881527202926


家有13歲女兒一枚,六年級 下學期早戀,畢業後就失戀了,現在初一,很少和爸爸媽媽說話,能聽話,完成作業而作業,二寶2歲多,很是無奈。1.6米,偏胖,長相沒的說。只求順利長大,適當關心,買她喜歡的零食。


奇蹟168191959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瀏覽了很多這個問題已經回答的答案。從我自身的經驗來分析,我覺得都說得很好,但不是重點。

1)如果你現在發現孩子到了青春期,很難溝通教育,然後開始尋找解決之道,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基本無效。因為青春期孩子的表現來自於前十年的家庭教育。如果前十年你幫孩子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自理能力,自律能力。那麼到了青春期,孩子沒有太多讓人煩惱的事情,反之就都是煩惱。

2)如果已經不如人願了,怎麼辦呢?涼拌!青春期的重要特徵是逆反,無論家長說啥,孩子都要頂撞一下。這是人類之所以偉大的重要因素,從這個角度來看,何必一定要把孩子的思路糾正過來呢?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吧,說不定結果就很好呢。

3)青春期吃點苦頭,受點挫敗是值得的。這種挫敗首先不應該是父母給予的,應該是除父母外的任何人給予的。我們總是擔心孩子失敗難受,而這種難受只是父母不願意承擔而已。孩子失敗了,挫折了,鼓勵一下再來一次。孩子就成長了。

4)看開點


變色龍博物館行學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三個叛逆期,也被稱為是孩子給家長留下的最後機會。一旦錯過了青春期,父母將很難再靠自己來扭轉孩子。

青春期的特質

青春期是人生的轉折期,是孩子從兒童向成人的過渡期。現在的孩子發育早,大概從10就會進入青春期,直到19歲左右,青春期結束。

在這個時期,孩子不但

從人類生存的本能來說,孩子渴望脫離依附、獨立生活的強烈自我表現欲,是他未來能夠適應社會的正常反應。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再像小時候一樣粘人,而是喜歡追求“求異思維”。無論對方對錯都喜歡通過標新立異引起別人注意。加上受激素變化的影響,他們更容易衝動。

所以,經常會和父母發生對抗或衝突。對他們來說,叛逆是“長大了”的感覺。

孩子的青春期,也是父母的蛻變期

從2歲開始,孩子就開始逐步遠離我們了——從行為、到思維、再到身心分離,每個階段都在展示著不同的獨立宣言,而青春期:我要自由和尊嚴

要滿足孩子的“自由和尊嚴”,最關鍵的是放手。然而,青春期的孩子從生理上說,思維活躍想法多,情緒欺負脾氣大,作為父母,本能性的希望進一步保持自己的權威,甚至是“控制”孩子的言行,以免衝動惹禍。

這就需要家長也不斷的學習情緒管理、有效溝通等內容,並付諸實踐,用一個平常心告訴自己:這是我生的(接納)。這聽著容易,其實做起來很難。

父母怎麼做

尊重、接納、賞識

1、把孩子當成成年人

充分的信任、接納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活動空間,讓他能在沒人沒蔚藍色

2、把自己當獨立的人

當孩子讓我們不舒服時,我們要急於糾正孩子,我們只要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你這麼和我頂嘴,我感到很傷心。

3、關注小問題後的收穫。


嫻聊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容易衝動。他們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動不動就會破口大罵,而且一時半會兒也冷靜不下來。青春期的孩子還喜歡和家人、老師唱反調,在家不守規矩,在學校不遵守紀律,令家長和老師手足無措,大傷腦筋。青春的孩子還會厭學,他們會覺得學習壓力太大了,他們受不了那麼多的約束,他們更喜歡自由的生活,於是他們就會選擇曠課、逃學甚至私自退學。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對異性有好奇心,傳紙條,送小禮物,甚至偷偷約會,做出一些越軌舉動,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早戀。總的來說,孩子們的青春期會有許許多多的煩惱,作為父母,我們永遠要把關愛放在第一位,多和孩子交流,做孩子的朋友,玩伴兒,閨蜜,哥們兒,要巧妙的運用教育方式來幫助孩子渡過這一特殊時期!



孩子在這個階段對所有人和事都會產生敵意,這個階段的孩子很不好管,你說一他非說二,你說東他非說西,你說打狗他非攆雞,總之,處處和你唱反調。 這個時候家長應辯證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該階段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現實的教育中,家長切忌對孩子全盤否定,這時的家長應少說多聽,瞭解孩子到底在想什麼。家長不要採取了硬碰硬的措施,可以陪孩子看幾場他喜歡的電影,也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藉機梳理孩子叛逆的結節。漸漸地,讓孩子願意接近你,和你交流,幫助他儘快從青春期走出來!應對學習也是這樣,多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成績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多鼓勵,少批評, 家長儘量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適當時候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他喜歡的事儘量放手讓他去嘗試。 其實,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不能正確對待,孩子沒怎樣,家長自己先把自己打倒啦。




總而言之,只要正確選擇教育方式,孩子們會順利地通過叛逆期的青春期的孩子只是心理,生理,思想發生了一些變化,並不是無藥可救了。他們就像一頭迷失方向的犟驢,如果真的出現軟硬不吃,好歹不分的個別情況,那麼家長也要個別情況個別對待!


芳華老師


您好,這個問題由兒科醫生趙繼明來回答!期待您的關注!

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會產生一些叛逆心理,做一些叛逆的事,許多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辦,都會讓父母很頭疼。

經常可以聽到有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到了青春期總是不聽話,還總跟大人頂嘴,他們開始獨立思考,開始判斷大人說的話,有時總是分不清大人的善意,從而使大人認為孩子這是叛逆,總是會避免不了地起爭執。

那麼,孩子處在青春期,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呢?

1、尊重孩子。

把孩子當成人來對待,將言論權還給孩子,把選擇權、決策權部分交給孩子。家庭中的一些重要事情讓孩子參與討論與決策。

2、學會傾聽。

作為家長,一定懂得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能夠了解孩子內心在想什麼,更加有利於促進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避免產生矛盾。

3、學會鼓勵。

對孩子的優點和取得的成績及時肯定,在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多鼓勵、少批評,這樣會給孩子更多的信心來面對困難。

4、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適當地為孩子分配一些工作,讓孩子承擔一定的責任,雖然有了壓力,卻會讓孩子體驗到被尊重、被重視、被認可的快樂,其心理語言是“我行,我能行”。信心增強了,責任感增強了,能力也 會在幹中提高。

最後,我想和各位家長說,當孩子處在青春期時,家長與孩子必然會有一些矛盾,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家長一定不要磨滅,要學會尊重和鼓勵孩子,要正確地培養孩子,切記不要打罵孩子,這樣才會使得孩子更懂事,家庭也會更親密。


兒科醫生趙繼明


我是張旭語文,很願意與您一起探討問題的實質!

每個家庭都有青春期的孩子,只不過有的孩子在青春期能自行調節,青春期行為表現不明顯,有的孩子自覺意識差,青春期行為表現強烈。他們會出現早戀、逃學、打架、上網、吸菸、酗酒、冷漠、懶散、出走、張楊、偏激等行為,確實讓家長煩惱。

那麼,怎樣應對這些讓人撓心的孩子呢?

第一、放棄命令、強制的家長作風。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單位領導以命令的口吻強迫你去做一件事,出於各種原因,你表面笑著接受了,可是你的內心卻有一百個不情願,甚止幾天都情緒低落,還要找家人或朋友發牢騷,你可知你是一個成年人啊,那麼,青春期的孩子呢?就更不願意接受命令和強制了。

第二、不能當著他人的面教育、數落孩子。

成人們把面子看的很重,如果你的丈夫(妻子)當著別人的面教訓你,你會怎樣呢?即便不當面翻臉,臉色一定是不好看的。青春期的孩子更要面子,所以,我們就更不能在別人面前教育、數落孩子了。

第三、切忌和其他孩子作比較。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不願聽的就是:"你看某某多懂事,學習多好,再看看你。""你怎麼就不能學學某某。"這樣比較的結果,可能是孩子低頭不語,或者白你一眼,心裡卻說:他(她)好,你找他(她)做兒子(女兒)去。也可能是立馬和你頂嘴,或者發火出門。

第四、絕不翻舊帳。

翻舊帳讓人想起了南霸天,一聲我南霸天又回來了,窮人們便戰戰驚驚,可戰戰驚驚之後呢?沒過多久,窮人們又把南霸天打倒了。你不能當南霸天,也不能讓你的孩子每天都擔心你會翻舊帳。

第五、放棄喋喋不休。

說話是一種藝術,點到為止、或者含而不露、或者旁敲側擊、或者欲言又止,諸如此類應該是說話的上乘境界。如果婆婆媽媽,嘮叨不停,即便是成人都難以忍受,何況青春期的孩子呢?

除了做到上述這五點之外,還要完成下面三個任務。

首先,做一個細心的家長,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變化。

孩子畢竟是孩子,即使他(她)再狡猾,其思想一定會在平常的行為上表現出來,因此家長就要留意孩子在家庭的行為表現,一旦發現有反常行為,一定要搞請楚反常的原因,及時引導、教育。

很多家長忽視了孩子在家庭的行為變化,等到班主任打電話來說:你家孩子逃課了。或者別的家長找上門來說:管好你家孩子,別再糾纏我家孩子。這個時候再管教孩子,已經太晚了。很多孩子就是由於家長的粗心大意而一發不可收拾,使教育成本大幅度提高,以至於不得不含淚放棄,要麼初中畢業送去當兵,要麼送到高職讀書,要麼讓其出外打工。

其實,孩子在家庭的行為變化是很明顯的,只不過一些家長從來不關注罷了。

比如:週六週日總是找理由外出,出門的時候總喜歡在鏡子前照照,做作業的時候老愛發呆,時常有同學上班來找,特別重視穿著……

細心是教育的本源,及時是教育的鑰匙。

其次,與班主任勤溝通,準確掌握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班主任是與孩子每天相處時間最長的老師,還有班幹部做助手。所以,班主任對班級學生的學習、行為變化了如指掌。

很多情況下,是班主任找家長,但是當班主任找家長的時候,孩子出現的問題恐怕已經大了。與其讓班主任找家長,還不如家長找班主任。

現在的溝通方式很便捷,打個電話,建個微信,就能準確地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行為變化,就能及時有效地做出評判,從而實施切實的教育行為。

一週、半個月、一個月與班主任溝通一次,對家長來說應該不是太難的事情。這比逢年過節去班主任家走一趟,或者請他(她)吃頓飯,然後就等班主任給自己打電話彙報孩子的學習、行為情況,不知要主動、有效多少倍。

做個勤快的家長,方能準確掌握自家孩子的變化。

再次,家庭文明開放,切忌教育孩子時相互掣肘。

凡是對孩子教育失敗的家庭,都有一個共性:一方教育一方庇護。

很多家長總是認為孩子是自家的,罵也好,打也好,總歸是不生貳心的。殊不知經常的打罵教育是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兇,尤其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打罵。聰明的家長往往是在孩子觸犯原則性錯誤,而且調查請楚的情況下打罵一次就足夠了,其餘的時間,家庭總是處在文明開放的環境中。

家庭教育最失敗的莫過於父親教育,母親當面庇護,或者反之。這樣的教育讓孩子覺得反正犯錯,總會有人罩著,不咋的。時間長了,家庭裡誰也教育不了了,孩子的任性、天不怕地不怕、唯我獨尊就被養大了,最終遺害一生。

家庭教育時,夫妻雙方一定要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哪怕心疼的不得了,也不能後退一寸。

共建一個文明開放的家庭,保持教育時的絕對一致。

總之,家庭生活方式雖然千差萬別,但家庭教育必須遵循教育原則。唯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陽光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