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將開啟“升級打怪”的“爭上游”模式,這些企業要動起來了

新三板將開啟“升級打怪”的“爭上游”模式,這些企業要動起來了

分層,就像一層層臺階,打怪升級

引言:筆者也算是新三板老人了,自2012年新三板未擴容之時,就參與投資了一家新三板企業,隨後,伴隨了新三板成長的整整7年時間,見證了新三板的萌芽、成長、輝煌、沉寂……註冊制、做市商、分層……每一次制度改革或者嘗試,都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努力探索的結果。歡迎新三板掛牌企業、有志於新三板淘金的朋友交流。

新三板改革相關文件的徵求意見稿出來以後,圈內轟動了,很多人週末時間都在研究和預測此次改革政策的影響範圍。

馬上,熱度也必將傳導到新三板掛牌企業,眾多有潛力升級為創新層、卻因種種原因滯留在基礎層的掛牌企業,必將“躍躍欲試”,開啟“升級打怪”的“爭上游”模式。

筆者對新三板掛牌企業進行了粗略的篩選,框定了2063家財務基本能夠滿足創新層標準的新三板企業,其中,1885家股東人數少於50;1355家掛牌後未完成1000萬增發;208家股本少於2000萬。由此可見,大部分企業都被股東人數和增發給困擾住了。

注:後臺回覆“新三板”,可以獲取相關股票詳細數據信息的excel文件。

此次新三板改革,最具有核心意義的,就是“精選層+轉板”。

新三板新設精選層,形成“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的三層次市場結構。新三板掛牌企業,將也遵循“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層層遞進的升級原則,探尋符合自身需求的資本市場路徑。

“符合條件的精選層掛牌公司,可以直接向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交易。”至於需要滿足什麼條件,精選層待多久能夠轉板等問題,目前還尚未明確。從媒體多種途徑從官方渠道獲得的消息來看,“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滿一年的企業可申請轉板上市。“這是討論最多,也是此次改革最具有吸引力的一個要點。

新三板掛牌相對容易,但是基礎層升級為創新層、創新層升級為精選層,都有具體的要求,涉及財務指標、股本、股東數、增發、做市商數、日常交易等。雖然相較於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門檻還是低很多,但是目前大部分掛牌企業還是滿足不了創新層要求。

新三板的分層機制,財務是硬指標,但除了財務等通用指標之外,還有股本、股東數、增發額等其他限制指標。

創新層財務等通用指標:

(一)最近兩年淨利潤均不低於1000萬元,最近兩年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8%,股本總額不少於2000萬元;

(二)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於6000萬元,且持續增長,年均複合增長率不低於50%,股本總額不少於2000萬元;

(三)最近有成交的60個做市或者集合競價交易日的平均市值不低於6億元,股本總額不少於5000萬元;採取做市交易方式的,做市商家數不少於6家。

創新層附加指標:

(一)公司掛牌以來完成過定向發行股票(含優先股),且發行融資金額累計不低於1000萬元;

(二)符合全國股轉系統基礎層投資者適當性條件的合格投資者人數不少於50人;

……

新三板將開啟“升級打怪”的“爭上游”模式,這些企業要動起來了

新三板之路漫漫

而且,要最終在精選層掛牌滿一年實現轉板,必須要跨過創新層這道門檻,即便滿足精選層條件的掛牌企業,也需要經歷創新層這個環節。

按照目前的創新層管理機制,全國股轉公司每年4月30日,會在掛牌公司年報披露後,根據掛牌公司的申請,對進入創新層的企業進行一輪調整。也就是說,除了新增的掛牌企業,可以“跳級”進入創新層外,其餘存量基礎層企業,每年只有這一次改變層級命運的機會。

因此,在接下來2019財年剩餘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以及明年4月底之前,有潛力卻未進入創新層的新三板企業,將迎來一波“升級打怪”的“爭上游”。

有意向進軍創新層,享受政策紅利的企業,必須在滿足財務數據同時,把股本、股東數、增發額等幾個指標,也需要按照相關標準完善。

中國資本市場有個慣例,趕早不趕晚,這一年的紅利期至關重要。

否則錯過一年,又得等一年了。

總股本2000萬、融資額1000萬、股東人數50人,也是一道繞不開的坎兒。大多數有潛力升級為創新層,卻滯留在基礎層的掛牌企業,大都是因為以上三個原因,最終沒法滿足創新層要求。

篩選了2063家財務基本能夠滿足創新層標準的新三板企業,其中,208家股本少於2000萬;1885家股東人數少於50;1355家掛牌後未完成1000萬增發。

新三板將開啟“升級打怪”的“爭上游”模式,這些企業要動起來了

【注:因圖片像素問題,未上傳全部數據,如需全部數據,請後臺聯繫】

新三板將開啟“升級打怪”的“爭上游”模式,這些企業要動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