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心城區都被她“霸佔”了!這個25歲武漢女孩憑什麼?

近日,漢口新華街取水樓社區人聲鼎沸,居民們紛紛在小區拍照留影。

原來,這個老小區經過三個月的改造煥然一新,居民們非常高興。

而負責該社區改造項目的,是25歲的武漢女孩喻明慧

喻明慧10月還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她也是武漢社會企業類唯一上榜的青年企業家。

潛心社區生態系統的她,究竟做了些什麼?

武漢中心城區都被她“霸佔”了!這個25歲武漢女孩憑什麼?

大波浪捲髮、黑框眼鏡,散發著青春活力的喻明慧,

今年25歲,從事社區生態系統工作已經4年多了,

剛剛完工的新華街取水樓社區,就已經引來了兩撥人來參觀,社會反響特別好。

武漢中心城區都被她“霸佔”了!這個25歲武漢女孩憑什麼?

除了取水樓社區改造,萬松街武展社區的改造,也是喻明慧很滿意的項目之一。

地面乾淨整潔,牆面噴繪鮮豔,綠植整齊排列......

走在漢口萬松街武展社區,儼然走在一個社區裡的綠色氧吧

喻明慧向記者介紹,改造前這個小區非常破舊

喻明慧說,她曾在新加坡學習管理,

武漢中心城區都被她“霸佔”了!這個25歲武漢女孩憑什麼?

武漢中心城區都被她“霸佔”了!這個25歲武漢女孩憑什麼?

2015年8月大學畢業回國投身環保事業,創建武漢御花堂綠色科技有限公司,

取得PDC設計師資格證書的她,

致力於社區綠色環保生態公眾教育、植物廢棄物再生轉換等相關工作

2018年初,喻明慧發起創辦武漢市方寸地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中心,

通過自然科普教育,傳遞綠色生活理念,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社區生態系統

喻明慧介紹,除了新華街、萬松街,

方寸地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中心已經全面進駐武漢市7箇中心城區,

還改造了唐家墩街、八古墩街等20多個項目點,

中南街、獅子山街等10多個項目點正在改造中

從小喜歡守在田間地頭觀察植物

25歲的她,為何結緣農業?

1994年出生的喻明慧,

因家中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人很多,從小各大農莊就是她的“遊樂場”。

“別的女孩喜歡漂亮裙子和洋娃娃,我卻喜歡守在田間地頭,觀察植物的四季變化。”

武漢中心城區都被她“霸佔”了!這個25歲武漢女孩憑什麼?

在新加坡學習管理專業時,她和世界各地的同學們交流起農業話題,

沒想到大家特別感興趣,紛紛介紹家鄉的風土人情。

從那天起,喻明慧身邊就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跟隨導師做了一些涉農的國際項目後,她萌生了回國創業的想法

2015年畢業,喻明慧婉拒了新加坡導師的工作推薦,和朋友們回到武漢,

成立了御花堂綠色科技有限公司

同年,她帶領團隊聯手齊魯工業大學等高校,研發出了“易米菌液”——在果蔬垃圾里加入這種菌液,

可以發酵成環保酵素,替代傳統農藥化肥。

她推出了自己的“易米菜園”項目

“改良的土壤基質和菌液,不僅能讓蔬菜甜美好吃,還能改善在室內種植的環境。

”喻明慧與武漢市多家敬老院以及少兒教育機構達成合作,

“易米菜園”不僅是老人和孩子輕度勞作的園地,還成了親子交流的好平臺。

帶領居民參與一起共築“口袋花園”

今年2月,喻明慧帶領公司成立方寸地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中心

將植物保育、園藝設計、自然教育轉化為形式多樣的活動和課程,帶到社區

萬松街公園社區教苑小區的改造,就是她引導居民將家庭廢棄物改造成植物容器

舊奶粉罐變成花盆,舊臉盆被插上“七彩棒棒糖”

武漢中心城區都被她“霸佔”了!這個25歲武漢女孩憑什麼?

在機場社區,喻明慧在200平方米左右的綠地上建起“綠色驛站”,

設置了口袋花園、綠色課堂、漂流綠植等區域

不僅如此,還培養了一批“社區能人”,如國家一級飛行員藍毓衡老爺爺,

退休告別藍天后喜歡畫畫,在社區改造時負責牆面油畫工作。

除此,還有80多位老人自發加入志願者隊伍,每天“上班”照顧花草

“綠色驛站”是喻明慧團隊與政府合作的又一項目。

她說:“我們號召居民發揮創意打造綠色空間,帶動居民一起參與。

我的夢想,是為社區種滿‘口袋花園’,把武漢建成“城市森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