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乾隆四十五年 ,平生最爱下江南的乾隆帝又一次下了江南,他去了钱塘江,并且在钱塘江附近的观潮楼组织了一次检阅水师的活动,不过十全老人看完之后肚子里全是火,这股子火气之大,简直就要立刻爆发,在唤来内侍询问清楚后,得知这批水师乃非“驻外八旗”,实乃绿营兵而已,一肚子邪火只得无奈作罢,实质性的处罚出于某种考虑并没有落下,但十全老人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他想到了自己最拿手的本事——写文。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乾隆皇帝

十全老人到底是厉害的,在诗歌领域里面,阅览整个大清,在数量上就无出其右者。不过,这次可能是十全老人写诗也是写累了,这次选择用文章的形式尽情挥毫写下自己的怒火: “

己丑征缅因选精,意谓目无全敌矣。及至临阵乃不然,闻敌炮响先惊死。尽欲泅水远遁逃,反累我师救而止。师回重处示创惩,今兹水兵仍昔彼。不过演习为美观,譬之戏场一剧耳。水师本意岂其然,节镇侍前应悉此。”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清朝军队仪仗

在十全老人抱怨的文章中所说的“己丑征缅”,指的正是乾隆三十四年的最后一次清缅战争。这场由天朝上国与藩属小邦之间的战争,为何让乾隆老人家过了这么多年(整整十一年)都记忆犹新呢,这场战争到底打得怎么样,有什么后续影响呢?

一、进击的缅甸贡榜王朝

缅甸贡榜王朝在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迅速崛起,这种崛起的方式相当可怕:立国之初不思考保境安民,反而四面出击,以攻代守。总得来说,扩张主义在缅甸贡榜王朝初年就是主旋律。这种主旋律作为它的邻国必定是很不喜欢的,比如南面的暹罗,对此,缅甸贡榜王朝的态度非常鲜明——既然邻居你不喜欢我,那我就灭你国吧。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贡榜王朝

缅甸贡榜王朝正式立国的时间是1752年,而到了1767年,仅仅立国十五年,缅甸贡榜王朝便攻克暹罗王都,将南面的暹罗完全吞并,彻底吞并暹罗之前,雄心勃勃的缅甸贡榜王朝又将目光瞄向了几千年来一直稳居东亚霸主的天朝上国身上去了,缅甸贡榜王朝是个很能扩张的王朝,又由于立国不久,整个国家的动员力和执行效率那都是出奇的高——一句话,说干就干。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形势图

缅甸贡榜王朝第一次“干”大清是1765年,比彻底吞并暹罗还要早两年。彼时正是大清乾隆三十年,缅甸军队准备“十分充分”:足足有数千缅军,竟然胆敢分两路大举进犯,当地清军不战而溃,两路缅军一从左进,由猛腊等至小孟仑、橄榄坝渡江,顺势攻破九龙江,侵入孟遮;一从右边入,攻破打洛要隘,逼近孟遮,两路缅军会合于孟遮。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缅军装备

乾隆三十年,云贵总督刘藻亲驰抵普洱府,调遣云南各镇营兵共计一万七千进剿,大败。败到什么程度?根据奏折显示:参将何琼诏、千总薛士俊等俱殁于阵,大清一万七千兵战损过半,只得退守普洱府城,总督刘藻畏罪自杀。

二、愤怒的天朝之主

乾隆三十年的这个战报让本来一心一意做盛世之主的十全老人出离愤怒了,但十全老人很快就能发现,他愤怒得太早了,更丢人的战报还没送到呢——清军第二次征缅之战,发生在清乾隆三十一年,在大清调集清军三万余人围剿缅军的情况下,清军再度惨败。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清朝军队

曾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东阁大学士、云贵总督的汉军正白旗出身的主帅杨应琚直接被愤怒的乾隆赐死命,乾隆终于对汉军旗的将军们彻底失望了,乾隆将目光移到了满洲八旗身上,于是正式任命满洲镶黄旗出身的明瑞为云贵总督兼兵部尚书议政大臣,经理剿缅军务。

第三次清缅战争就此打响,这次的结果反而更难看了——本该是负责经理剿缅军务的明瑞反被缅军包围,所部两万清军弹尽粮绝,几乎损失殆尽,最后时刻明瑞组织数百人突围,云贵总督兼兵部尚书议政大臣的明瑞都战死当场,清军余部先后溃归。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突围失败的清朝大将明瑞

清缅战争打了三次,前两轮尚且乾隆还能自我安慰是低估了缅甸实力,毕竟第一次是云贵地方上的镇兵,第二次只是无关痛痒的汉军旗绿营,可第三次明瑞的死亡就让乾隆大为震惊了,这个时候乾隆方才认真起来,发觉自己之前严重低估了这个对手。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为维护朝贡宗藩体系,乾隆继续征伐缅甸

乾隆作为天朝之主,此时已经骑虎难下,如果就此罢手无疑声名扫地,更何况,缅甸的三次打脸行为直接动摇的是大清朝贡宗藩体系,清王朝王朝政权绝不容忍有人敢动摇朝贡宗藩体系。于是愤怒的天朝之主乾隆皇帝开始了筹备第四次清缅战争。

、老大帝国的叹息

在己丑年,也就是乾隆三十四年,第四次征缅打响,这次不再是小打小闹,乾隆拿出来了老大帝国的底蕴,以乾隆朝第一名将傅恒挂帅,配备蒙满八旗为主力,在大清的全力进攻之下,缅甸不支,遂求和,双方开始议和。最后议和结果还是按照维护东亚朝贡宗藩体系为主,对于争议领土一律划归大清为辅,缅甸的诚恳态度也让乾隆确信自己还是那个老大帝国的十全老人。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乾隆皇帝的游猎图

在缅甸认怂不再触碰乾隆的“朝贡宗藩体系”底线后,乾隆也就放过了缅甸,不再穷追猛打,但是乾隆并没有认真吸收此次教训,只是单纯把这件事当做自己的战功之一,也不曾深究为何前三次乃至第四次清军伤亡为何如此之大(第四次主帅傅恒回京不久之后就病逝了),这无疑非常可惜,如果乾隆此时发觉到缅甸军队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大,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倒卖给他们的燧发火器密不可分后,也许会给八十年后的大清带来一个不一样的鸦片战争。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来自东印度公司的燧发枪

再换个角度,哪怕乾隆在看到大清武备废弛,绿营兵不堪用的时候,进行适当的纠正和引导,而不是区别对待,十年前的“闻敌炮响先惊死。尽欲泅水远遁逃,反累我师救而止”的情况就不会在十年后继续存在。话又说回来了,其实这种说法也能佐证乾隆的满汉区分心态,绿营兵和八旗兵,他更看重谁,也能从这个“反累我师救而止”的话看得出来。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绿营兵的老照片

清缅战争本来无疑是一个军备上的绝佳契机。绿营清军本可以在战争中提升自身军事组织、训练方法和武备,然而在老大帝国十全老人的全力干预下,再次用绝大的东亚体量掩盖了此次契机,在乾隆看来,不过又一次证明了满洲骑射天下无双,所谓火器不过乃是奇技淫巧。乾隆三十四年的清缅战争告终,大清依旧是那个老大帝国。

结语

1790年,乾隆六十年,距离清缅战争结束已经过去了二十六年,这二十六年里,大清依旧固守骑射乃国本的思潮,面对英国人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自上而下的态度一如当年,历史的迷雾当中,仿佛传来老大帝国的一声叹息:天朝上国无所不有,原来早有预告。下一次被敲打国门的时候,就是1840年的道光二十年了,那一次,乾隆的后辈将会亲眼目睹,什么叫做千年未遇之大变局。

清缅战争:老大帝国的衰落前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预告

鸦片战争爆发,屈辱的近代史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