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莎木3》媒體品鑑會的考驗:傳承下來的是情懷還是堅持?

來自《莎木3》媒體品鑑會的考驗:傳承下來的是情懷還是堅持?

上週,應綠洲遊戲的邀請,機核小分隊與其他媒體朋友共同參加了由綠洲遊戲舉辦的《莎木 3》媒體品鑑會。在品鑑會上,綠洲遊戲與Deep Silver公開了目前國行的引入計劃以及遊戲面臨發售前的準備情況。

來自《莎木3》媒體品鑑會的考驗:傳承下來的是情懷還是堅持?

《莎木3》在公佈之後就可以說是成為了玩家和媒體所關注的焦點。而在本作中,80年代的廣西桂林風光更是讓不少國內玩家興奮不已。作為著名製作人鈴木裕的代表作品之一,這部眾籌額達到數百萬美元的作品,在發售之前的一舉一動也成為了很多玩家的話題。

但《莎木 3》對於很多玩家而言不單單只是“為情懷補票”而已。遊戲在開發中釋出的截圖和系統,卻讓很多玩家都覺得難以接受:即便是用巨大精力還原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然而芭月涼那僵硬的面部,不自然的人物動作也依舊成為了玩家們吐槽的對象。不得不說,在現在畫面越發精美的3A大作衝擊下,《莎木 3》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有點兒“難以接受”。

來自《莎木3》媒體品鑑會的考驗:傳承下來的是情懷還是堅持?

感謝綠洲遊戲提供充足的時間,我也得以完整地體驗了這次所公開的DEMO版本。這次的故事發生在本作中兩大場景之一的“白鹿村”,莎花托付給玩家(芭月涼)的任務是尋找一名面部帶著傷疤的男子,之後兩人便分開行動了。

不得不稱讚的是作為承擔了遊戲前半部分的地圖“白鹿村”,在場景上真的是用盡了心思。山水花鳥相得益彰,即便是玩家在遊戲裡靜下心來慢慢散步也不失為一件妙事。然而場景雖好,各類人物的僵硬感卻在這種優美山水的對比下顯得尤為突出。尤其是當與角色交談的時候,一些近景鏡頭的特寫會讓人感覺有點粗糙。

來自《莎木3》媒體品鑑會的考驗:傳承下來的是情懷還是堅持?

在試玩版中,玩家可以與NPC聊天,詢問“傷疤男”的下落,也可以無視主線去跟人賭一把“烏龜賽跑”。雖然不知道這些小遊戲到底是不是80年代廣西的產物,但樂趣還是相當充分;對小遊戲不感興趣,也可以去商店門口扭個扭蛋——增加一些收集要素也是開放世界的必要手段。綠洲遊戲也表示系列的老傳統“叉車遊戲”也會得以保留。

開放世界的日出日落是即時進行的,玩家在奔跑的過程中也會消耗體力。通過吃水果就能夠回應一定的體力。而體力的多寡也決定了玩家在進入戰鬥後的血量(其實體力就是血量……)。

在順利尋找到“刀疤男”後,我們的主人公芭月涼靠著傍身的功夫三下五除二——就被打趴下了。除了《莎木》系列特有的搓招戰鬥系統需要適應一陣子以外,自身的技能等級不夠也是一大原因。那麼玩家要如何提升個人能力呢?那就要靠遊戲中提供的“武館”了。

來自《莎木3》媒體品鑑會的考驗:傳承下來的是情懷還是堅持?

在“武館”裡,玩家可以選擇“蹲馬步”、“寸拳”來提升相應的能力,當某個能力升級之後甚至還能影響到其他能力的提升,就像天賦樹一樣。而這些也只是練習基本能力,至於玩家使用的“里門頂肘”等獨有技能,就需要跟武師們過招,一點一點刻苦磨練了。不得不說跟武師過招的時候時不時出現的快速QTE系統輸入判定真的很嚴格,慢一點都不行。

來自《莎木3》媒體品鑑會的考驗:傳承下來的是情懷還是堅持?

當玩家的能力夠高的時候,就可以輕鬆擊敗刀疤男,DEMO也就到此結束了。

在之後對綠洲遊戲以及Deep Silver訪談的過程中我瞭解到,本作中光有配音的角色就超過了300名,全部可交互角色超過了500名。主線劇情將長達40小時,再加上各種支線可能100小時都難以玩盡。除了“白鹿村”以外,還有一個名為“鳥舞”的大舞臺。

來自《莎木3》媒體品鑑會的考驗:傳承下來的是情懷還是堅持?

所以說雖然都說《莎木》是開放世界的代表作,然而《莎木 3》並非以開放世界的大體量取勝——也就是說在本作中,更加強調的是故事的密度。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款《莎木 3》或許已經顯得有點“過時”了:如果貿然上手,通過方向鍵來選擇確定取消、詢問與對話設計成兩個鍵位、沒有小地圖的提示等等的設計都凸顯出一股“硬核”的感覺。然而像這樣不入世俗的感覺,才更讓人覺得這部作品是真正地傳承了《莎木》系列骨子裡的那種倔強勁兒。

來自《莎木3》媒體品鑑會的考驗:傳承下來的是情懷還是堅持?

在最後綠洲遊戲表示國行版本正在審核過程中,而目前遊戲本體也已經由之後的DLC計劃。遊戲將於11月19日發售亞洲版。到底本作是傳承情懷還是會令人失望,且帶發售後自見分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