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怎樣把握好高感?拍出圖片最佳效果?

攝影微談


對於高感的把握,很多人對於高感的使用諱莫如深。其實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相機的成像質量已經今非昔比了。對於高感的把握,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什麼是感光度

對於感光度的概念,不得不提曝光三角形了。由快門速度,光圈值,感光度組成的曝光三角形。任何一個參數改變了,我們可以通改變任意一個或者兩個參數來平衡曝光,達到相同的曝光量。

高感用途

熟悉了曝光三角形就可以明白感光度的用途了。感光度比較低的時候意味著想要獲得一定的曝光量需要比較長的曝光時間,比較大的光圈值。慢快門對於風景的拍攝影響不大,但是對於運動物體抓拍就不行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使用高感光度拍攝,想要獲得一定的曝光量,可以使用更短的曝光時間,更小的光圈。也就是說可以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這也就是體育運動相機一般像素不高,主要是為了保證高感的畫質。更多可能捕捉高速快門。


高感副作用

高感也有副作用,最大的副作用就是降低畫質。數碼相機的高感光度的原理就是把電路中的信號進行放大,但是我們電路在放大光信號的時候也把干擾信號放大了。這也就是我們使用高感光度拍攝的時候畫面噪點比較明顯的原因。

正如文章開始說的,隨著技術的進步,如今的相機高感畫質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配合後期降噪,可以放心的使用高感光度拍攝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相機,像素啊同,感光原件不同。高感能力也有很大差異。需要了解你相機的最大高感能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感謝您的點贊轉發,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優秀攝影作品,學習實用攝影知識。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攝影技巧:很多時候,別人都會告訴你,拍照時儘量使用低感光度,否則相片會有噪點。這一點沒有錯,但是在遇到以下場景時,要使用高感光度,才能拍出好看的圖片哦。

先來給大家看一組圖例,很明顯,左邊低感光度更清晰,右邊高感光度噪點更多。

1、使用長焦鏡頭時

在使用長焦鏡頭拍攝時,要使用非常快的快門才可以拍攝清楚,但是,我們可以使用高感光度來增加傳感器對光線的敏感程度。

(使用ISO 3200拍攝)

2、拍攝星空圖片時

拍攝星空時,大多依靠延長曝光時間來保證鏡頭獲得足夠的光量。但是,如果曝光時間有限,而且光線又不好,那麼就只能通過調高感光度來實現拍攝需求。

(使用ISO 6400拍攝)

3、凝固高速動作時

下圖中,是正在煽動翅膀的飛鳥。第一張圖片的快門速度是1/1000秒,但是依然可以看見翅膀有些模糊,第二張圖片的快門速度是1/8000秒,就可以凝固動作。

在如此高速的快門下,即使是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光圈需達到f/2.8,ISO需提高到1000才能達到合適的曝光。如果光圈更小,那麼只能通過提高感光度來維持高速快門。

4、弱光下的人像攝影時

特別是在夜晚的時候,人像沒有足夠的光線。當我們需要一個整體的人像效果時,可以通過提高感光度來實現,即使放大圖片,會有很多噪點。

(F4.0,ISO4000)

在特定的環境下,使用高感光度,可以保證圖像的整體效果。而且,現在市面上很多單反相機,對噪點的控制能力越來越出色,再加上一些後期處理,攝友們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高ISO。


熱愛生活熱愛分享


其實這跟相機配置有直接關係。你用f4.0鏡頭光圈夜晚拍人像,高感直接爆表,還是滿臉的螞蟻搬家。快門跟不上無三角架的話,最後拍出來以為相機壞了,白屏。

白天正常光線下,感光度一律自動模式。

感光度100畫質當然是最好。正常的光線下800的感光度和100的感光度,你不拉扯到最大,肉眼能分得出來嗎?現在的相機感光度1600也是看不出明顯的噪點。所以白天的時候不用去管感光度,一律設為自動。

室內感光度設置

室內光線一般都偏陰暗,相機的鏡頭比不上我們人眼的寬容度。如果你認為看得清,都設ISO為100來保證畫質的話,它只能降低你的快門,擴大你的光圈來實現曝光平衡。

光圈其實也有一個安全值。

就像我們用1/60秒的快門能拍清的主體,你卻用1/200秒速度去拍沒什麼意義。

600的ISO值能保證清晰的畫質,你設100不是給快門光圈添堵嗎

室內感光至少800——1600,1600基本能保證大光圈下記錄動作1/100秒的快門速度

如果1600的值快門速度還是慢,3200、6400飆上去,不拍到他做的每個小動作不罷休,大不了去色做成復古黑白照,麻麻的噪點還別有一番懷舊感。

晚上感光度設置

晚上如果拍靜物,帶上三角架,光圈來最大號的,反正遠處也是看不清;快門調到最慢,這時就是最好畫質的感光值,是多少就看你相機有多大能耐了。

晚上拍動物,快門設到安全快門值;光圈窗戶拆了都行,有多大開多大;看下感光值是多少,光線暗的話至少都到了12800了,我的都飆到25600了,爆表了!別嚇到了,能看清動物就行了呀,除非你想拍鬼影效果。

總結:

感光度、光圈和快門之間,我覺得快門最應該去研究怎麼設置,它是最終給我們照片定格效果最關鍵的一步。

感光度室外正常光線下,我就當它不存在。光線不足時別跟我提畫質,先問下快門兄同不同意

光圈在光線暗時就是給快門提供光能量的,之所以大光圈鏡頭這麼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我就是這麼拍的,雖然不專業,但很簡單!

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歡迎你的留言

也歡迎你的關注哦


志勵好攝


攝影,怎樣把握好高感?拍出圖片最佳效果?

在確保被攝物體不模糊的狀態下,應該儘量降低感光度。

例如你要拍行走的路人,你的快門速度一定要比1/250更快。
如果你要拍奔跑的小朋友,你的快門速度可能要達到1/500~1/1000秒。
如果你要拍鳥類飛行的特寫,你的快門速度甚至要達到1/2000~1/8000秒。如果你在拍星空,那麼即使你用上了三腳架,你的曝光也不能超過20秒,否則星星就變成星軌了。如果你手持一枚X焦段的鏡頭拍靜物,那麼理論上,你的快門速度要高於(1/X)~(1/2X)才能避免手抖糊片。

以上的這些,就是告訴你,圖片會不會糊掉,跟你的快門速度有很大的關係。更高速的快門可以避免糊片,但高速的快門留給傳感器感光的時間非常短,光照條件不好就必須使用高感光度。

我們需要自己摸索,分析出不糊片的快門下限,讓感光度可以儘量的低一些,以便提高畫質。

例如下面是耗子哥拍攝的一張馬戲團的表演照片,快門速度達到了1/1000,感光度不可避免的提高到ISO 6400。用1/2000、1/3200、1/4000……的快門無疑也能拍好這個場景,但感光度會隨著快門速度的提高而攀升,影響畫質。

所以攝影裡面,高感光度的設置,其實就一個原則——你要摸索出你拍攝場景的“快門下限”,用盡量長的快門時間讓傳感器獲取更多的光線。


從耗子胖成豬


攝影,怎樣把握好高感?拍出圖片最佳效果?

常玩攝影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可以控制曝光明暗的元素主要有快門、光圈和感光度。

感光度是一個在攝影中很重要的方面,相信很多朋友基本上不太調整感光度的值,新手朋友更是如此,基本上不動這個,也不是太清楚把握高感,那麼怎樣掌握感光度呢?下面我們共同來交流一下這個問題。

1、能用最低感的情況就儘量用最低感光度。

感光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畫面的顆粒噪點大小,感光度越高,噪點越多,而低感情況下拍攝,畫面會更細膩耐看,尤其是拍攝風光時,很多攝影師會用三腳架拍攝,這時速度可以放慢,但不會把感光度調高,這樣畫面效果會更好一些。

2、用高感時,儘量在一定範圍內。

在沒有辦法提高曝光速度時,我們就只能調高感光度了,但是不是無度的設置高感,應當在一定的範圍內,一般機子的高感有個臨界點,根據機子的不同,比如,有些機子在1600下無壓力,但超過這個值就有明顯的噪點了,而有些機子的這個值是3200,所以我們在用高感時,儘量控制在這個值以下為最好。

3、特殊情況。

有時,我們不得不用高感,那就放心用吧,比如拍攝星空時,我們就得用大光圈和高感來拍攝。有時我們要進行高速抓拍時,不得已也得用高感。有時我們在很暗的光線下,也是為了記錄現場情況,會使用很大數值的高感,也是沒有辦法的。


其實,我們在實拍中,變數會很多,有時我們要靈活把握,利用感光度,拍攝出滿意的作品。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劍舞影像


攝影怎樣把握好高感?拍出圖片最佳效果?

答:在拍攝照片時,感光度用的越低,畫面噪點越少,畫質越細膩。在曝光量不變的情況下,感光度越高,快門速度越快,光圈越小。

怎樣用好感光度呢?

〈一〉在戶外拍攝,有時為了加大景深,必須要減小光圈,快門速度又不能慢過某一數值時。或者有時為了拍攝動態影像,需要提高快門速度時,可以適當提高感光度,一般感光度800以下不會對畫質有明顯的影響

〈二〉在光照不足的室內拍攝人像,不用附助光源的時候,光圈已經最大,速度也不能再低了(即便使用了三角架),這時候唯有增加感光度。加到能滿足拍攝為止,我曾用過25600,照片尺寸縮小了使用還是可以的。

這時用包圍曝光加後期可以減少噪點。有些相機設有手持拍照模式,類似華為手機的超級夜景模式,連續拍攝多張照片後在機內合成一張,效果還不錯,雖然感光度設的比較高(自動)


加勒比海盜的書法攝影


要把握好高感,拍出最佳圖片,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高感其實是一個簡稱,後面的感就是感光度的意思,要把握好高感,在相機上最主要就是控制iso,但根本其實是我們如何通過調整相機參數來控制相機曝光量。

一、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要用最低的感光度及把iso調到最低使得照片質量達到最佳。首先你得了解自己的相機高感表現如何,以我自己用的索尼a7m3為例,iso400以內肉眼基本看不出區別,iso800有些微的畫質損失,iso1600畫質進一步損失,iso3200畫面有明顯噪點,iso6400畫質可用度任然很高,至於iso達到12800這個就要看你自己對圖片質量的接受程度了。以上iso測試均在圖片正確曝光下測出。

所以一般我們是把iso調到越低越好,最好是100,一般越好的相機它的噪點控制能力就越好;用大光圈的鏡頭,光圈調到最大;快門調慢,甚至使用三腳架來降低快門;拍攝raw文件,通過後期進一步降噪。

二、除了通過調整相機來降低高感,我們還可以通過改變環境光線來避免相機使用高iso曝光。可以使用閃光燈或者led燈等來提高環境光亮。另外儘量避免在夜間或光線不足的環境拍攝,照片裡暗部區比較小的圖片畫質往往也會比較好。

當然,有時候我們會故意用稍微高點的iso進行拍攝。如一些膠片風格的拍攝,故意用高ISO使照片產生一些噪點,這種顆粒感的效果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


壹術家


感光度ISO值越小,則噪點越少,畫質越好;感光度ISO值越大,則噪點越多,畫質越差。為了獲得最佳畫質,應該用較低的感光度ISO值,但是光線不好的時候手持數碼相機拍攝時,可以酌情將感光度ISO值調高一些,另外,在新聞紀實和體育運動攝影時,常常不得不使用ISO1600或更高的ISO值。

通常,對於目前的絕大多數中高端數碼單反相機來說,ISO1600時的成像質量仍然是相當不錯,但超過ISO1600,成像質量的下降就比較明顯了。

低感光度的使用

在拍攝風景相片的時候,無論光線多麼微弱,也應該堅持使用最低感光度ISO值,要想使用ISO50-100這樣的低感光度拍攝好風景相片,必須準備一個配件,這就是三角架。如果沒有攜帶三腳架,那就儘量尋找依託物以提高手持拍攝的穩定度。


攝影師楊賓


感光度要根據所拍攝的環境調整,但要想獲得最佳畫質那就要用原生最低iso。提高ISO就會對畫面產生影響,就會產生噪點。

如果環境光線較差,又不能用三腳架的情況下,那就在保證安全快門的基礎上儘量降低ISO來得到相對純淨的畫面。

採取補光措施保證低ISO下的安全快門。

總之,除非是在在極限弱光環境下必須調高ISO的情況下適當調高ISO,其他情況儘量使用原生低ISO。

現在有些高端相機也有不錯的高感表現,但都是相對的。高ISO勢必產生高噪點,從而影響畫面細節。


35mm看世界


把握好相機高感首先要看看你手中的器材,如果是單反入門級別,那拍出的高感照片肯定噪點大,畫質也打折扣,但是記錄弱光下的影像沒問題,要保證畫面清晰,還是用三腳架,低感光度,曝光時間長一些,也能得到清晰的畫面,噪點要比高感少些。如果是幾萬元的專業單反相機,那就放心的用高感去拍照片,放大看,畫質也挺好的,這就是比銀子的時代,一分價錢一分貨,高檔相機就是不一樣。如果追求顆粒感,用黑白單色,噪點大些反而會變成優點,這就看你要的是什麼意境的作品。如有不妥之處,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