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是否借“羊毛黨”炒作,淘寶不能就這麼看著

店家是否借“羊毛黨”炒作,淘寶不能就這麼看著

評論君說

一個健康的商業社會,應該有規則來約束這樣的衝動,把惡意炒作逼退到正常營銷的範疇中去。

店家是否借“羊毛党”炒作,淘宝不能就这么看着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

作者 |敬一山

“現在的新聞要過幾天再看”,網友的這句調侃似乎再一次被證明。

前幾天,一家淘寶水果店因為錯標價格,“26塊買4500斤橘子”,被“羊毛黨”瘋狂下單700餘萬。這對小店家來說堪稱滅頂之災,一時引發全網對“羊毛黨”的聲討、對店主的同情。

淘寶官微也出來表態,“心情十分沉重”,並且為店家背書,稱“這家店是店主湊錢開的,一家人的生活都指著它”,並且很有責任感地表態,已經第一時間把這家店“保護”起來,後續要盡最大可能減少各方損失。

店家是否借“羊毛党”炒作,淘宝不能就这么看着

10月25日練鴻南將公司及淘寶店轉讓給覃藝、趙曉芳

店家是否借“羊毛党”炒作,淘宝不能就这么看着

果小云旗艦店所屬公司股東為趙曉芳、覃藝

可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淘寶被打臉了。這家叫“果小云”的淘寶店,被證實抄襲其他店的信息,店主也並不如之前宣稱的是經營自家水果的農民,其背後公司註冊資金百萬,可以做到“全國多倉發貨”。該店主和被抄襲者電話溝通時更是語氣囂張,宣稱“自己資源多到無法想象”。

店家是否借“羊毛党”炒作,淘宝不能就这么看着

果小云旗艦店曾在產品中介紹“全國多倉發貨”,後刪除

事已至此,相信之前因同情該店而去下單買水果的消費者,都像吃了蒼蠅般的噁心。這家店到底是一開始就精心策劃,算準“羊毛黨”的特性設“陷阱”來加以炒作,還是無心插柳將錯就錯,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可以確信的是,店主並不如他自己以及淘寶官微宣稱的那麼可憐、那麼無辜,而那些因為善意而去下單表達支持的,等於是被狠狠消費了一次。

利用社會善意的賣慘炒作很惡劣。一個健康的商業社會,應該有規則來約束這樣的衝動,把惡意炒作逼退到正常營銷的範疇中去。就此而言,淘寶作為平臺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值得反思。

店家是否借“羊毛党”炒作,淘宝不能就这么看着

自稱為網店合夥人的張鋒名下公司註冊地為張鋒住所,附近並無果園

如果真有小店家因為技術差錯而承擔巨大損失,平臺及時出面“保護”是值得稱讚的,可是“這家店是店主湊錢開的,一家人的生活都指著它”等結論,淘寶是怎麼得出來的呢?如果不調查清楚就輕率表態“保護”,無異於為惡意炒作背書。

這件事剛在網絡傳播時,就有很多人覺得蹊蹺懷疑是炒作,但淘寶的官方回應打消了各方疑慮。如果沒有淘寶的官方背書,就不可能有那麼多人充分信任而去下單支持。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如此多的爭議信息接連出現之後,淘寶竟然再沒有公開回應。此前宣稱的減少各方損失到底怎麼做的?這家店到底是什麼狀況,存不存在抄襲和冒充身份?這本來應是平臺的必答題。

更耐人尋味的是,店主接受媒體採訪時否認自己炒作,稱“我們五萬塊的保證金都沒有了”,言外之意,淘寶平臺並沒有像之前通告表示的去“減少各方損失”。淘寶言行不一,是也發現了這家店並不那麼值得同情,還是出於什麼別的考量?作為平臺,不能眼看著消費者可能被欺騙卻不發一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