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人工智能始於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物聯網概念提出已經二十多年。AIoT是人工智能技術(AI)與物聯網(IoT)在實際應用中的落地融合。隨著物聯網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其生成的大量數據和實際應用需求不斷推動AIoT發展。

本篇分為4個部分:發展歷程及市場概況、從工業互聯網到智能製造、智慧家居以及智能駕駛。為讀者簡要梳理和分析AIoT的發展以及當前的應用市場概況。


文|遠輝 烏鎮智庫分析師

產業的發展歷程與市場概況

2019年1月9日至12日,第52屆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作為科技屆的風向標,每屆CES會頒發最佳創新獎,其中不乏AIoT產品,如KOHLER廚房感應水龍頭,自動計量供水或語音控水;Oticon的AI聽力保健助手,瞭解用戶行為,聽力需求和聲音偏好,自動優化聲音設置;ZOME Energy Networks的ZOMEKit,將公寓大樓轉變為感知能源網絡的智能建築,節能和創收。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AIoT的發展歷程

“AIoT”的由來

AIoT是人工智能技術(AI)與物聯網(IoT)在實際應用中的落地融合。人工智能始於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物聯網概念由麻省理工學院教授Kevin Ashton於1991年首次提出。2017年,“萬物智能·新紀元AIoT未來峰會”在國內首次正式提出AIoT概念。

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收集數據,並初步處理,AI深度分析、處理數據,可以準確預測設備運行或用戶習慣,AIoT使設備更加“聰明”,用戶體驗更加豐富。

AIOT的三個發展階段

單機智能:智能設備與設備之間不發生相互聯繫,由用戶主動發起交互需求,系統感知、識別和理解用戶的指令,進行正確決策、執行以及反饋;

互聯智能:在單機智能基礎上,通過中心雲,連接多個終端,設備與設備之間可以通過一個指令進行聯動,如智慧家居系統(通過一條語音指令可以實現空調溫度調節、電視播放、採光調節等)、車聯網(通過語音指令實現車內控制、導航、娛樂等);

主動智能:在互聯智能基礎上,系統根據環境、時間和用戶行為偏好等,進行用戶畫像,自動學習適應,隨時待命,主動提供服務。如L4、L5級自動駕駛、部分工業互聯網和物流機器人等。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AIoT的應用及市場

行業應用——科技巨頭重視AIoT戰略

AIoT已經成為傳統行業升級改造的最佳路徑,受到越來越多行業的重視。小米在2019年會上宣佈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手機+AIoT雙引擎;華為在2018年“AI生活享品智”媒體品鑑會上表示從入口、連接、生態三個層面構建AIoT產品生態;京東全面升級AIoT戰略,成立獨立AIoT品牌“京魚座”。

應用廣泛,不斷改造傳統行業

AIoT應用於智慧家居、工業互聯網、智慧物流和智慧醫療等多個行業中,範圍還在不斷擴大。

智慧家居:目前AIoT應用最火熱的行業之一,科技企業和傳統家電企業紛紛推出各自產品,打造自有生態,如海爾U-home、百度小度、阿里天貓精靈、小米小愛、Apple HomeKit、Google Home等;

工業互聯網:通過物聯網收集機器運行數據,AI系統藉助數據預演,提前發現安全隱患和瑕疵,同時運用機器人自動計算作業;

智慧物流:分析各流程行為數據,提高貨物進出效率、擴大存儲容量、減少人工強度和成本,如菜鳥網絡機器人倉庫;

智慧醫療:通過可穿戴設備收集用戶健康數據,系統進行分析,提供疾病預防和診斷建議,為用戶和醫院帶來更舒適的醫療體驗。

總體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MarketsandMarkets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AIoT市場規模為51億美元,2024年,將增長至16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6.0%。北美市場規模最大,亞太地區(APAC)將以最高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如圖)。物聯網設備生成的大量實時數據處理需求,是全球AIoT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不完全統計顯示,中國現有AIoT企業數約564家,全球約2270家。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圖片來源:MarketsandMarkets


智慧家居千億級市場

場景故事

晚上6:00,機器人已將房間打掃乾淨,電飯煲、空調、熱水器開始工作

晚上6:30,人臉識別通過小區/房間大門

晚上7:00,機器人推薦了喜歡的菜譜和烹飪方法

晚上8:30,電視推薦了喜歡的電影,房間進入影院模式

晚上11點,家電自動斷電,臥室窗簾自動拉上,空調進入睡眠模式

智慧家居產品逐漸融入生活

以住宅為載體,運用物聯網、網絡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接收信號並判斷,(給出指令)讓住宅內相關家電、照明、影音、安防和通信等設備做出相應的動作,能有效服務用戶且減少用戶勞務量。智能家居不單指某一獨立產品,而是指一個廣泛的系統性產品概念。

智慧家居千億級市場

市場規模穩步增加

奧維雲網(AVC)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智慧家居產業規模達到960億美元,約為新西蘭2018全年GDP(2050.25億美元)的1/2。預計2020年可達1210億美元。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中國智慧家居市場規模位於全球前列,2018年達到3556億元人民幣,約佔全球的52.9%,預計2020年可達4463.8億元人民幣。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中國智慧家居企業數量迅速增多

近幾年,中國智慧家居企業數量迅速增加。2002年,中國僅103家相關企業,2018年,已達到1946家。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中國智慧家居專利數急劇上升

中國智慧家居市場潛力較大,發明專利申請數急劇上升,年均增長率達72.82%。2009年申請數僅21件,2018年,達2888件。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而根據 Microsoft Academic的分析,中國在“引用率最高的前10%的論文”中的作者比例穩步增加,2018年這個數據達到峰值26.5%,美國的份額呈下降趨勢。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中國還擁有世界領先的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公司,包括商湯科技、科大訊飛、曠視等。

但我國在核心技術方面仍然落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鄭南寧教授表示,中國或將需要5至10年才能在基礎理論和算法上達到美英的創新水平。

核心技術創新離不開人才,目前多家中國人工智能研究所高新吸引海外人才,以鄭南寧院士的機器人中心為例,一些教授的薪酬是其他教授的2-3倍。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商湯智慧家居生態產品廣泛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智能音箱/語音助手

智能音箱/語音助手

可以語音交互、互動遊戲、信息查詢(天氣、交通、購物等)、視頻播放,作為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的切入點,完成如空調溫度調節,熱水器加熱等,是一個集智能機器人、遊戲、電視廣播、智能控制系統於一體的生活娛樂工具,如百度小度、小米小愛、華為小藝等。語音交互運用了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情境感知計算等人工智能技術;家庭抓拍運用了計算機視覺技術。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智能插座

智能插座

可以遠程開關燈、熱水器和飲水機等,運用傳感技術,自動感知周圍光照變化,補充照明等,配合語音助手打造智能生態,如小米智慧節能插座、OPSO蘋果HomeKit智能插座等。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掃地機器人

掃地機器人

可以完成清掃、吸塵、擦地等工作,電量預警自動充電,環境數據可視化,定時自動打掃等,其運用了傳感、智能控制、路徑規劃等技術,如美的全自動智能掃地機器人、科沃斯掃地機器人、小米米家掃地機器人等。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智能攝像頭

智能攝像頭

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識別拍攝內容,做出不同的響應。識別家門是否有寵物,快遞包裹等;辨識家人情況與入侵者,第一時間通知家中突發情況,保證社區安全如360可視門鈴、小米叮零視頻智能門鈴、海康威視智能貓眼等。

智能家居產品類別眾多,如基於傳感技術、機器學習的智能洗衣機,感知分析衣物數據,提供不同洗滌方案;基於機器學習的烹飪系統,調整加熱和烹飪時間;基於語音識別、機器學習的電視,按喜好推薦電影;基於語音識別、智能控制的浴缸,實現自動沐浴。

智能家居產業圖譜

從物聯網角度,將智慧家居分為感知、網絡、平臺和應用層。感知層以芯片、傳感器設計研發為主;網絡層以數據、信號傳輸為主;平臺層一般具有較強物聯網整合能力;應用層以智慧家居為主營業務的企業。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從工業互聯網到智能製造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智能製造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全球智能製造規模佔全球工業增加值4.63%。製造企業未部署AI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對AI的深入理解和落地可行性分析。未來,智能製造市場空間和潛力巨大。

工業互聯網發展歷程(部分)

1968年,Dick Morley發明的世界第一臺PLC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投入商業生產;

1971年,Theodore G.Paraskevakos第一次提出將電話與計算相結合的概念;

1995年,MS Windows成為工廠主流操作系統;

1996年,OPC基金成立,統一工業自動化數據標準,確保數據交換安全;

1997年,無線M2M技術在工業中普遍應用,物聯網概念逐漸被接受;

2006年,OPC獨立架構(UA)協議發佈,實現設備、數據源和應用直接安全通信;亞馬遜推出第一個雲計算平臺Amazon Web Services;

2010年,傳感器價格下降,IT標準進入工業自動化;

2016年,科技屆和資本市場,工業互聯網活動頻繁,雛形初見;

2017年,中國首個本土化工業互聯網平臺“根雲”誕生;

2018年,眾多工業互聯網相關政策相繼出臺,中央核定多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

中國企業數增速放緩

烏鎮智庫數據顯示,中國相關企業(以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為主營業務)從2008年的176家,增至2008年的1069家企業,其中,2015年增加幅度最大,達190家。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中國發明專利年均增長率達63.97%

2013年,中國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發明專利申請僅131件,2018年,達到1439件,年均增長率達63.97%。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全球智能製造規模佔工業增加值達4.63%

關於智能製造市場規模,依據不同標準,具有不同的數據。

中商網和前瞻網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智能製造市場規模8101.1億元人民幣(約1138億美元),全球6264億美元;

2018年,中國智能製造市場規模17500億元人民幣(約2458億美元),全球10915億美元,約等於印尼2018年GDP(1.04萬億美元,全球16名)。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結合世界銀行工業增加值數據:

2014年,中國(世界銀行數據)工業增加值45182億美元,智能製造市場規模佔工業增加值2.52%,全球219360億美元,佔2.86%。

2018年,中國工業增加值49231億美元,智能製造市場規模佔工業增加值4.44%,全球216190億美元,佔4.63%。

中國智能製造市場規模佔工業增加值比例逐年提升,總體上升水平高於全球。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智能製造成長空間巨大。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四個融合AI技術的智能製造領域

(一)工業機器人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8 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98.2億美元,2013-2018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5.1%。其中,

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68.2億美元佔56.41%,國產工業機器人在市場總銷量中的比重穩步提高。

1.工業機器人分類

按應用方向,工業機器人分為移動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包裝機器人、激光加工機器人、真空機器人(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工業)等。

埃爾森機器人:通過3D快速成像技術,對物體表面輪廓數據進行掃描,形成點雲數據後進行智能分析處理,加以AI分析、機器人路徑自動規劃、自動防碰撞技術,計算出當前工件的實時座標,併發送指令給機器人實現抓取定位的自動完成。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瑞士ABB Robotics:採用機器學習、數字化和協作解決方案等技術,成為全球機器人行業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工廠之一。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運用了AI,讓機器人進行細微調整,每次動作時間只要1.9秒,甚至超越熟練的作業員,能夠彈性且快速的完成自動組裝作業。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新松機器人:在真空環境下工作,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工業。中國真空潔淨機器人市場長期被國際機器人企業巨頭壟斷,2009年,新松成功研製真空機器人,打破國外壟斷。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2.北、深、上、杭、廣位列企業數前列

烏鎮智庫數據顯示,中國智能製造機器人廠家Top5省為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蘇;Top7城為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廣州、東莞和香港。北深上佔比分別達到17.46%、14.29%、13.23%。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二)缺陷識別

藉助工業視覺相機,設定好識別對象和特徵、方向、形狀和位置等參數之後,運用AI視覺識別技術對外觀上出現組裝錯誤、表面缺陷、損壞和缺失特徵的產品進行篩選,分辨次品和良品。

洪樸信息:針對芯片、PCB產品外觀常見的劃痕、油汙、異物、變色、氣泡、凹點、凸點等,基於機器視覺技術,精確識別標註缺陷,實現全自動精準檢測。

(三)預測優化

以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為核心,將數據轉換為有價值的信息,幫助企業分析檢測故障,預測故障發生時間;進行資源配置、工藝優化、過程控制、產業鏈管理、節能減排等。

樹根互聯“根雲”平臺:提供資產管理、智能服務、預測性維護等工業應用服務。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博華信智:在線監測診斷設備,將監測、診斷、報警、預防維修集於一體。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四)AI虛擬助理

技術、研發或質控人員可以通過語音詢問了解事情細節和進展,無需在鍵盤或手持設備上打字。

智能製造市場空間和市場潛力巨大

德勤一項智能製造企業調研顯示,51%的受訪企業運用了AI,46%的受訪企業已經或計劃部署AI。尚未部署AI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對AI的深入理解和AI落地可行性分析。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結合發明專利數量和“智能製造規模/工業增加值”等分析,中國智能製造市場空間和市場潛力巨大。


智能網聯車市場

2019年9月22日,武漢發出全球首張自動駕駛商用牌照,無人駕駛車輛開始商業化探索。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是全國首個基於5G通訊技術V2X車路協同系統全覆蓋的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

自動駕駛是智能網聯車的高級應用場景,智能網聯車市場數據表現良好,自動駕駛汽車平民化還要多久?

文|Henry Xiang 烏鎮智庫分析師

車聯網市場概況

(一)車聯網四層含義

信息服務:信息娛樂、車隊管理、共享出行、租賃等

安全出行:信息告警、主動避撞、信息上報等

交通效率:動/靜態交通事件通知等

自動駕駛:L0—L5級

(二)智能駕駛市場規模穩步上升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與用戶洞察白皮書》顯示,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突破2000億元,佔全球四分之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投顧問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僅228億元,2018年則達到了893億元。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烏鎮智庫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共有475家車聯網/智能駕駛相關企業,2018年,達到871家,企業數增速逐步放緩。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數據來源:烏鎮智庫 Wuzhen Institute

2013年,中國智能駕駛/車聯網發明專利申請數為227件,2018年,增加到2948件,增速最大,達86.82%。預計近幾年發明專利申請數將保持較高增速。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數據來源:烏鎮智庫 Wuzhen Institute

在企業地域分佈方面,Top5省(直轄市)是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蘇,Top5城市是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和南京。三大經濟區域(京津冀、江浙滬和粵港澳)相關企業數佔比超過80%。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數據來源:烏鎮智庫 Wuzhen Institute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數據來源:烏鎮智庫 Wuzhen Institute

自動駕駛汽車構成、構件企業和成熟度

(一)6級別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是智能網聯車的高級形態,分為6個級別,其中真正算自動駕駛的是L3及以上。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來源:《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 烏鎮智庫 Wuzhen Institute

(二)自動駕駛汽車構成和代表性構件企業

自動駕駛汽車功能構建分為環境感知設備車載平臺V2X通信設備雲計算平臺等。

1.環境感知設備

攝像頭:舜宇光學、深圳歐菲光、法雷奧等

紅外線夜視:法國ULIS、德國通用公司(AEG)等

超聲波:MaxBoTIx、BALLUFF等

毫米波雷達:北京行易道、承泰科技、森思泰克等

激光雷達:

SICK、傲視智繪等

多線雷達:IBEO、禾賽科技等

2.車載平臺

高精度地圖:百度、高德、四維圖新、中海達等

慣性測量單元(IMU):霍尼韋爾、北微傳感

3.雲平臺

百度Apollo、NVIDIA DRIVE、IntelGo、恩智浦等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整理:烏鎮智庫 Wuzhen Institute

(三)自動駕駛技術具有一定的成熟度

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發佈了2018年度自動駕駛測試報告(部分公司沒有進行路測或提交數據),28家公司中,Waymo平均行駛約1.7萬公里人工接管1次。中國的小馬智行(Pony.ai)、百度相對靠前,小馬智行約1600公里人工接管1次。技術越好,接管幹預次數越少。總體來看,自動駕駛技術具有一定的成熟度。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自動駕駛汽車平民化還有一段距離

(一)消費者對無人駕駛汽車態度積極

Capgemini Research Institute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對無人駕駛汽車的態度比大多數國家積極。原因可能是中國宏觀政策、資本市場和AI技術情況對自動駕駛給予較大信心。

「AIoT」七千字長文看AIoT應用及市場

(二)自動駕駛很多風險問題有待解決

駕駛環境的不確定性(風霜雨雪霧霾、路面坑窪、臨時標識牌、潮汐車道等)對感知設備提出挑戰;較弱的預行為理解能力對預判駕駛提出了挑戰。此外,意外遭遇、網絡安全、人車交互等多方面,都需要更加成熟的技術來解決。

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Ipsos)調查表明,約44%的調查者在自動駕駛期間仍會專注於道路,他們對自動駕駛系統缺乏信任。同時,調查者還擔憂系統被黑客攻擊。


(三)自動駕駛平民化短則8年左右,長則幾十年

消費者在購買自動駕駛汽車時,更加關注價格、安全和現有交通設施的配套情況。

1.L3級汽車價格不是很大問題

目前,廣汽和奧迪皆有推出L3級自動駕駛汽車——廣汽Aion LX ,24.69萬元起;奧迪A8,83.88萬元起。價格低於市場預期的百萬、千萬級別,消費者具有一定的購買能力。

2.沒有100%的心理安全保障,需要技術和時間克服

一般人厭惡風險,尤其是可能造成巨大人身傷害的風險。目前,市場沒有敢宣稱100%(理論上)無故障的自動駕駛汽車。安全上的不確定,是影響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的很大障礙。

3.相關配套的不足限制了購買需求

除了價格和安全問題,相關配套的不足——信息化道路的缺失、通訊的不穩定和法律的空白,也是一大障礙。

自動駕駛每秒生成近1G數據,雲端處理時間延遲,需要邊緣計算和通訊能力的提高——基站、路邊單元部署邊緣計算,5G彌補通訊能力不足。

5G是彌補自動駕駛通訊的有力工具之一。2019年8月,在中國移動財報會議上,董事長楊傑表示,2020至2022年是5G投資高峰期,5G成熟尚需時間。

粗略估計,自動駕駛平民化短則8年左右,長則幾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