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新服務”泰順基層治理聚焦四萬餘生態搬遷農戶

“不用特地趕回山裡,現在大小事家門口就能辦!”11月14日上午,家住泰順縣羅陽鎮無區域生態移民區的馬聯村村民陶祖東滿心歡喜,在小區門口新設的便民服務中心,他輕鬆辦好了低收入證明。而按照以往,此類事項他得回到30多公里外、戶籍所在村的村委會辦理。

搬出“新服务”泰顺基层治理聚焦四万余生态搬迁农户

在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背景下,為何辦事還要兩頭跑?原來,泰順正在全域開展生態大搬遷。泰順地處山區,地質災害易發區佔總面積9成以上,統籌下山脫貧、除險安居、生態保護、山區城鎮化等系列政策,當地鼓勵村民下山安居。自2016年底該項舉措開展以來,每年搬遷山民絡繹不絕。喜悅之餘,大家卻遭遇了甜蜜的“煩惱”:老村的行政體制保留,村兩委在山上,搬下來的村民辦事怎麼辦?

緊盯群眾民生事,答好生態“民生卷”,泰順縣完善基層治理舉措,推出了系列“紅色服務”,全縣19個鄉鎮3100多名農村黨員組建成272個“解題服務組”,不斷延伸黨建服務線。針對生態搬遷群眾的民生難題,各地推行“你點題、我答題”服務,通過增設便民服務中心、成立助農隊伍、打造智慧平臺等方式,全面助力搬遷群眾家門口辦事,提升群眾的獲得感。

“不僅要提供紅色代辦服務,還要盡力為搬遷村民辦好事、辦盡事。”據泰順縣羅陽鎮黨委副書記毛旭輝介紹,生態搬遷政策涉及全鎮70個村居,過去不少村也曾設立代辦點為民辦事,但零散辦公,服務並不統一。今年,該鎮整合便民服務資源後,特地成立了生態搬遷聯村便民服務點,並在邊上設立鎮級辦事服務分站點,搬遷村民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大病救助、低保申請等30多種服務都能輕鬆辦理。

解答辦事難題同時,還要減少搬遷帶來的生活“煩惱”。泰順各地還持續做好搬遷後續服務。司前畲族鎮竹木產業豐富,黨員幹部便整合相關企業資源,讓600多位農戶搬下山也能再就業;筱村鎮生態移民小區較為分散,紅色服務隊深入各地徵集搬遷村民的飲水、綠化、道路等問題;泗溪鎮則增設專辦窗口,免費為搬遷農戶統一辦證。

搬出新服務,迎來新生活。目前,泰順全縣共建成54個無區域生態移民小區,累計完成生態搬遷41000多人。近三個月,全縣村社反映搬遷小事113件,解決率達76.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