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非洲豬瘟影響,很多人不吃豬肉了,為何豬肉價格持續大漲?

受非洲豬瘟影響,很多人不吃豬肉了,為何豬肉價格持續大漲?

現在不少人拒吃豬肉,有的是擔心安全,有的是吃不起。

從公佈首例非洲豬瘟疫情至今,已經超過15個月,隨著時間的變長,一些消費者會逐漸對疫情麻木、淡漠,結果就是他們的豬肉消費開始緩慢恢復,但需求的恢復不會一蹴而就,至少還需要1年時間,消費者才會基本消除恐慌心理。不過有嬰幼兒的家庭,多數會很長一段時間拒絕消費豬肉。

豬肉價格超過20元/斤消費就會受到一定影響,當超過30元/斤的時候,就會明顯受到影響,很多網友表示已經有幾個月不買豬肉了。賣肉的人也是一肚子苦水,肉賣不動,賠錢,很多人關門轉行。

當安全迭加高價,豬肉需求出現明顯下降,很多人減少了豬肉消費,有些人甚至選擇“戒豬肉”。比如北京新發地10月份日均批發的白條豬數量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很多網友不明白,這種情況下豬肉價格為什麼能持續大幅上漲?什麼原因促成的呢?

嚴重缺豬

雖然豬肉需求顯著降低,但生豬供應降低的幅度更大,目前市場上最保守的估計,生豬產能同比下降超過50%,嚴重缺豬必然導致豬肉供需失衡,從而推動價格上漲。

受非洲豬瘟影響,很多人不吃豬肉了,為何豬肉價格持續大漲?

囤積居奇

有知名券商認為,豬價能達到60元/kg,加上春節將至,12月份又是傳統的豬肉消費旺季,因此很多人看好未來的豬價和肉價。在樂觀情緒影響下,一方面是肉商“搶豬”,同時冷庫“惜售”凍肉。另一方面,養豬人也開始“惜售”,養起了牛豬,以往肥豬240斤左右基本就出欄了,現在300多斤很普遍,有些甚至到了500斤。這種情況下,供求失衡更明顯。

但隨著春節臨近,最近,打擊擾亂市場行為的聲音變強,不管是肉商還是養豬人,風頭還是要避避的,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進入11月份以來,為什麼豬價、豬肉價格、毛雞價格、淘汰雞價格、蛋價都持續下挫?你懂的。

春節前豬肉還會大漲嗎?

不少人期待春節前豬肉價格還會大漲,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很慘酷。中國老百姓沒有那麼多錢消費100元/公斤的豬肉,有關部門也不會允許CPI超過5%。

春節前肉類進口會大增。近期就連加拿大、美國的肉都獲准可以出口到中國了。

春節前牛豬會大幅出欄。

春節前冷庫豬肉會大量釋放。

年底的豬肉消費潮會消失,豬肉太貴了,做臘肉、臘腸、燻肉的人會大幅減少。

……

上述因素綜合作用下,春節前豬肉價格出現大行情的概率不大,當然大跌的概率也很小。

總之,由於豬肉的消費有天花板,並且事關“安天下”,所以春節前豬肉缺乏再度大漲的支撐。手裡有牛豬的養豬人,儘早落袋為安才是上策。

受非洲豬瘟影響,很多人不吃豬肉了,為何豬肉價格持續大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