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或是暖冬,有70%機率,厄爾尼諾或再出現,水溫高平均0.5°C

趣味探索訊 現在已經是11月中旬了,我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已經冷得不行了,快下雪了,而如今還有人在晨練時穿著短袖,跟往年相比今年天氣真的不冷。有氣象專家指出,ENSO目前處於非常穩定狀態,屬於中性條件,冬季持續中性天氣幾率約為70%,春季約為60-65%,這意味著2019年冬季可能不會冷,是一個暖冬,不過厄爾尼諾有25%幾率出現。

今年或是暖冬,有70%幾率,厄爾尼諾或再出現,水溫高平均0.5°C

ENSO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幾周時間內,中部太平洋長期平均溫度(即Niño3.4指數)一直處在高於平均水溫0.5°C,這說明受之前厄爾尼諾影響的南方濤動(ENSO)繼續牢固地處中性。氣象專家預測,在未來的3至5個月時間裡,Niño3.4指數會繼續保持在0.5°C以上。由於Niño3.4指數未來一直偏高,所以大氣模式會隨之而來,中部熱帶地區會變暖。

今年或是暖冬,有70%幾率,厄爾尼諾或再出現,水溫高平均0.5°C

這是否就意味著厄爾尼諾會再一次出現呢?氣候模型預測結果顯示,整個春季Niño3.4指數將保持在略高水平,並逐步趨向於平均水平。NOAA氣象專家也認為,最近海洋溫度反映了亞季節的變化,這並不代表著像厄爾尼諾現象的演變,但今年冬季仍有25%的幾率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會不會出現真的出現厄爾尼諾現象,這就要看太平洋未來幾個月的溫度變化了。

今年或是暖冬,有70%幾率,厄爾尼諾或再出現,水溫高平均0.5°C

所以美國NOAA正在密切監視太平洋表層下的水溫,因為大量高於平均水平的地下水流入表層。在太平洋之外海域,印度洋偶極子(IOD)事件成為了自2015年以來最強事件,這意味著西印度洋水溫已經遠高於平均水平,時間可能會持續2到7個月。儘管印度洋偶極子對我國和美國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但它對印度洋接壤的國家至關重要。

今年或是暖冬,有70%幾率,厄爾尼諾或再出現,水溫高平均0.5°C

異常溫暖的水為熱帶氣旋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環境,這可能是導致印度洋熱帶氣旋活動比正常水平高約 九倍的原因。並且IOD事件還嚴重地影響著大洋洲,或許會讓澳大利亞春季(9月到11月)降雨量遠低於平均水平,這或許會導致澳大利亞極端的火災季節。另外印度洋表面溫度變化有時也會影響大氣環流,因為NOAA氣象專家發現,在今年的9月中旬和10月中旬,IOD控制了大氣環流的流通量。

今年或是暖冬,有70%幾率,厄爾尼諾或再出現,水溫高平均0.5°C

但印度洋偶極子並不是反應印度洋氣候狀況的唯一指標,一個名為Madden-Julian濤動(MJO)也反應了印度洋狀況,MJO呈現了風暴的活躍程度和不斷上升空氣沿赤道從西向東的流通量,所以MJO異常對全球天氣和氣候有不同的影響。而現在的MJO則非常強大。氣象專家凱爾指出,MJO強大的部分原因可能是西太平洋的平均地表水。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