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軍用運輸機的產量竟然超過其他全部之和

世界各國現役的軍用運輸機比較著名的有三款。一個是美國空軍的C-17,一個是俄羅斯的伊爾-76,另外一個就是中國的運-20。這三款大飛機性能最先進的要數美國空軍的C-17。

但是論生產數量最多,裝備國家最多,改進型號最多,世界影響最大的要數俄羅斯的伊爾-76系列。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伊爾-76運輸機非常出名,人竟皆知,使其成為世界上最為成功的一款重型運輸機,至今以來已有超過38個國家使用過或正在使用伊爾-76。其中,蘇聯(俄羅斯)是最大的軍用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是最大的民用版使用國。

這款軍用運輸機的產量竟然超過其他全部之和

中國聯合航空時代的伊爾-76飛機機隊

一、產量驚人的伊爾-76飛機

伊爾-76運輸機是蘇聯一型四發大型軍民兩用戰略運輸機。1971年開始試飛,1975年結束試飛,然後投入成批生產,並交付部隊和民航使用。令人驚奇的是,其產量在所有大型軍用運輸機中遙遙領先——甚至超過的其他全部機型之總和。

這款軍用運輸機的產量竟然超過其他全部之和

世界主要運輸機的生產情況

中國1991年的引進10架伊爾-76飛機,1994年中國聯合航空也採購了4架伊爾-76MD。這14架伊爾-76都刷著“中國聯航”的LOGO。2002年10月,隨著老聯航全部停航,這些飛機也就正式交給空軍使用了。

這款軍用運輸機的產量竟然超過其他全部之和

中國空軍的伊爾-76飛機機隊

這款軍用運輸機的產量竟然超過其他全部之和

伊爾-76飛機在各國的服役情況

二、利比亞撤僑事件的伊爾-76飛機

關於伊爾-76飛機執行的任務,我們國人最熟悉的莫過於利比亞撤僑事件。2011年1月,利比亞爆發內亂。上萬名暴徒們瘋狂襲擊中國援建項目,包括油田、通信、鐵路等等,此時,3萬多名中國同胞性命危急!為了拯救處於戰火的3萬多名同胞,中國啟動了國家一級響應,開始大規模的撤僑行動,中國空軍出動4架伊爾-76運輸機穿過大半個地球,一路上沿途各國紛紛開綠燈,讓伊爾-76運輸機快速通過各國領空。這次利比亞大撤僑,4架伊爾-76運輸機連續飛行12架次,單機總航程29397公里,1655人運送到蘇丹,287人送到祖國北京。

這款軍用運輸機的產量竟然超過其他全部之和

伊爾-76飛機參與利比亞撤僑行動

三、伊爾-76飛機背後的伊留申設計局與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

伊留申設計局(現為伊留申航空聯合體股份公司)前身是1933年成立的伊留申實驗設計局,第一任總設計師是С.В.伊留申。主要機型有伊爾-18、伊爾-62、伊爾-76、伊爾-86、伊爾-96等5種。每種主要機型還有若干種改型,可見其設計研發能力有多強。

伊爾-76運輸機是在前蘇聯加盟國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生產的,蘇聯解體後伊爾-76的生產線遺留在了烏茲別克斯坦。

這款軍用運輸機的產量竟然超過其他全部之和

廠房內有多架未完工的伊爾-76飛機

蘇聯解體時,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已經制造了大約700架伊爾-76,平均每年生產50架,可見該廠的生產能力非常強。蘇聯解體後幾年間,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還一直在持續生產伊爾-76,但由於零件供應出現了問題,產量下降非常快,到1995年時工廠的生產工作完全陷入了停滯狀態,當年只用之前剩餘的零件勉強拼湊出一架伊爾-76,至此,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一共製造了944架伊爾-76,其中包括52架伊爾-78加油機和30架A-50/EI預警機的機體.蘇聯解體後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還製造過採用PS-9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的加長版伊爾-76MF,不過由於PS-90發動機當時可靠性比較差,伊爾-76MF只製造了一架原型機和兩架量產機。之後這家工廠只能靠生產伊爾-114客機勉強維持運轉,但由於研發進度太慢以及訂單少等原因,伊爾-114僅生產20架就停產了。

這款軍用運輸機的產量竟然超過其他全部之和

廠房內整齊擺放的飛機起落架

再後來,由於國內外訂單不斷,俄羅斯又在自己國內為伊爾-76飛機重新建造了生產線,但生產能力大大降低,根本不能滿足需求。比如在2005年,中國向俄羅斯訂購了34架伊爾-76MD軍用運輸機和4架伊爾-78MK空中加油機,最終未能及時交付,中國只能將訂單改為購買其他產品。而中國隨著運-20大型運輸機的批量生產,也將逐漸擺脫對俄製運輸機需求的依賴。

四、總結

曾經的前蘇聯航空工業是非常輝煌的。不僅僅是伊留申設計局,其航空工業著名的企業還包括米高揚設計局、蘇霍伊設計局、伊爾庫特科學生產集團、雅克夫列夫實驗設計局、圖波列夫設計局等等。在我們國人印象之中,每一家單位都有響噹噹的產品拿的出手。

在2006年,俄羅斯將其主要的幾家航空製造公司合併而成的超大型軍工企業,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但在美國防務部公佈的2018年度最賺錢軍火企業排行榜中,其排名已經落後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全球第5),排名全球15名。

最重要的是,不僅僅在軍用上,在民用運輸機領域上,其設計生產的飛機也已經快要消失殆盡了。至少中國民航在2003年2月27日,三架伊爾-86以470萬美元的價格被售給俄羅斯韃靼斯坦航空公司後,俄製民用飛機就徹底告別中國民用航空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