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檢察院涉企回覆率近100%,為何仍有企業感覺“頭大”?

滬檢察院涉企回覆率近100%,為何仍有企業感覺“頭大”?

東方網記者薛寧薇11月15日報道:“今年以來,檢察機關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建立健全企業司法訴求及時處理和反饋等15項工作機制;還建立了涉企來信快速辦理機制,7天內程序性回覆率達100%,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率99%。”昨天(14日)下午,上海市政協開展2019年年末專題視察,上海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盛勇強公佈了這一情況。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檢察機關的工作是全市優化營商環境中的一個縮影。世界銀行近日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經第三方測評,上海企業對本地營商環境的滿意度在85%以上。那麼,餘下的15%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呢?座談會上,多名政協委員從親身調研或自身經驗出發建言,記者注意到,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成為會上的“高頻詞”。

滬檢察院涉企回覆率近100%,為何仍有企業感覺“頭大”?

圖片攝影:申衛星、林海

“企業最怕遭遇訴訟,為什麼?”

在澳門聯生髮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馬志遠看來,檢察機關近年來在營商環境的建設中已經花了很大功夫,但對於相關方面政策,很多港澳企業家仍然表示“不知情”。他繼而分享了自己半年前針對在滬港澳企業的一項問卷調查。這份包含了營商情況、生活成本等多方面的滿意度問卷顯示,受訪企業最怕碰到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訴訟,原因之一就是對政策不甚瞭解。“上海的‘硬環境’已經建設得很好,需要加強的是‘軟環境’的建設,我認為推廣宣傳政策意圖是相當必要的。”馬志遠說。

檢察機關如何擴大知識產權方面的政策宣傳?香港麗豐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執行董事林建康建議,應在宣傳和公佈相關解釋時加入英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國際性的話題,要考慮到國外商人的閱讀感受。”林建康還建議,香港在知識產權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經驗,上海與香港兩地應加強交流合作。

滬檢察院涉企回覆率近100%,為何仍有企業感覺“頭大”?

圖片攝影:申衛星、林海

“知識產權糾紛太多,怎麼破?”

知識產權由於涉及專利權、商標權、商業秘密、著作權等方面十分複雜,企業在對接交易中比較容易產生糾紛。如何才能在較短的時間裡公正地處理問題,為企業節省時間,這也是營商環境的一大體現。對此,鍾永喜委員建議,拓展檢察院以外的渠道處理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上海可以“先走一步”,拿出適應自身體系“解決方案”。

“比如一些商場,與駐戶簽訂知識產權合同時,雙方約定一些特定條款以適用快速仲裁。”鍾永喜認為,當時雙方像這樣進行事前責權約定的方式值得鼓勵。他也指出,採取怎樣的範本條款加入到知識產權保護,如何建立起快速處理機制等問題都是接下來需要好好考慮的問題。

“知識產權證券化,臨港新片區能否先走一個?”

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如何才能將“知產”轉化為“資產”是一個廣受討論的話題。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創新,知識產權證券化對於建設多層次金融市場、發展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重要意義。“上海要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是不是能在臨港新片區內試點知識產權證券化?”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張雲峰提出建議。這已不是他第一次公開提出知識產權與資本市場接軌的想法了。兩年前,張雲峰就已關注推動知識產權產業化和資本化發展的相關議題,在他看來,將知識產權產業化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

記者獲悉,下一步,上海市檢察機關將全面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力服務保障臨港新片區建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深入開展以案釋法和法治宣傳,為上海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更有力的檢察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