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辅警王飞:扎根基层二十载 甘做社区里的“孺子牛”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艾旭

“将辖区刻在脑里,把群众放在心上”,这是南召县公安局云阳派出所玉兰新村警务室辅警王飞对自己定的一把标尺,也是他执着坚守的信念。

20余年来,王飞一直扎根在基层,从事着辅助警务工作,现在他是云阳派出所玉兰新村警务室专职辅警。

南召辅警王飞:扎根基层二十载 甘做社区里的“孺子牛”

甘为“孺子牛”,他心中装满忠诚与信念

一个人志存高远,始终忠于党和人民,双脚就能充满前进的力量。从走村入户信息录入工作到警务室日常工作台账建立管理,从调解群众矛盾纠纷到夯实辖区社会管理服务,王飞始终坚守“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信念,协助民警做好社区工作,践行实心为民路。为了全覆盖实地信息采集,促进“一标三实”信息有质量、有鲜度,王飞在“一标三实”信息的采集录入过程中,按照“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不错一项”的要求,创新信息采集机制,对辖区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6441户居民进行“梳篦子”工程,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全部登记、录入新警综平台,确保系统信息录入的完整、准确、鲜活。

他把对群众的“情”、对工作的“勤”,转化为本职岗位真抓实干的“力”,勇于创新的“巧”,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的累累硕果:荣获“全市优秀社区警务室”荣誉、在县局派出所警务室序列名列前茅;王飞本人被市公安局评为“2017-2018年度全市优秀社区辅警”,并荣获县公安局嘉奖三次,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

南召辅警王飞:扎根基层二十载 甘做社区里的“孺子牛”

甘为“孺子牛”,他甘愿淡泊于功名利禄

选择了公安工作,就是选择了奉献。奉献意味着舍弃,明辨公与私、看清舍与得,方能抵达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的精神境界。在外经商的亲友经常劝他:你在派出所怎么做,都是“临时工”,何苦呢?凭你的钻劲,出去早发大财了。新来的辅警总是问他“飞哥,你在派出所干了这么多年,有前途吗?”

面对这些“好心的疑问”,王飞总是笑着对他们说:只要在岗一天,就尽心尽力在辅警工作的路上多走一程。

二十多年来,王飞发挥自身“人熟、地清、情况明”的优势为群众服务、收集情报线索、协助民警调解矛盾纠纷、向群众宣传各类法律知识,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安防范工作,为近辖区大小案件成功侦破提供关键线索80余条,调解各类治安民事纠纷300余起,帮助辖区群众解决困难700余次。

南召辅警王飞:扎根基层二十载 甘做社区里的“孺子牛”

甘为“孺子牛”,他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

青春是在奋斗中书写无悔,青春是在奋斗中展现美丽,王飞将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公安事业。作为一名党员社区辅警,他二十余年如一日扎根基层,面对针头线脑的繁碎琐事,无怨无悔当起辖区治安管理的穿针引线人——社区有纠纷,他是调解员;村组有矛盾,他是治安员;企业有需求,他是联络员;居民有困难,他是排解员;辖区有活动,他是安保员……王飞每次走访入户,辖区群众见到王飞,上岁数的老人总是笑呵呵的喊一声“飞,来了”,年轻人总是尊敬的喊一声“飞哥”。

这些年,他记不住患病父亲的复诊时间,不知道儿子老师的姓名,忘记了给过生日的妻子买礼物,但他却牢记着辖区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发生矛盾双方群众的家庭情况、所里辅警父亲生病住院的医院、重点人员的前科情况……为此,在他的家庭里,这些年来始终缺了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称职的父亲、一个温情的丈夫,而服务于辖区19000余名居民的云阳派出所玉兰新村警务室却多了一位“暖心的警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选择了公安工作,就注定了要与忠诚、担当、付出一路同行。二十年来,王飞把自己交给了辖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党心、警心换民心,守护辖区挥汗如雨,用无私奉献书写着新时代警务辅助人员的精神风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