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南京老照片:走进李鸿章建立的金陵制造局


南京正在建房子的工地,监工是僧人。1871年,也就是同治皇帝统治期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来到南京,用照相机记录了这里的社会面貌。就目前已公开的资料而言,汤姆逊这些作品是南京最早的影像记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南京是中国近代史开始的地方。

站在高处俯拍南京。这一年驻在南京的两江总督是曾国藩,江苏巡抚是张之万。曾国藩两度担任两江总督,前后相加有10年之久。他在任期间平定了天平天国,推动开展了洋务运动。可以说,曾国藩在南京倾注了心血,此地充分承载了他的为官理念和政绩,他在这里达到了功成名就的目标。

在雨花台向聚宝门方向拍摄,可见金陵制造局厂区。汤姆逊抵达南京后,第一站便是前往金陵制造局,他将镜头对准了这里的武器装备和生产车间。

南京聚宝门外金陵制造局的厂房。1866年投产时,金陵制造局有工匠兵丁约400人。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现代军工企业之一,也是南京工业化开始的标志。

金陵制造局生产的火炮。提到金陵制造局,就必然要提到李鸿章。1865年,李鸿章以江苏巡抚代理两江总督,从苏州移驻南京,同时,他将苏州洋炮局的设备、器材迁至南京,选址城南聚宝门外,建造了数十间厂房,更名为金陵制造局,聘用英国人马格里为督办,专门制造军火。

金陵制造局的生产车间。1867年,曾国藩前往金陵制造局参观,他赞叹道:“观制各机器,皆火力鼓动机轮,各极工巧,其中如造洋火铜帽,锯大木如切豆腐,二者尤为神奇。”曾国藩向来主张向西方学习,购买、仿制西方的坚船利炮。早在1860年,他就上奏朝廷说,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可收永久之利。

金陵制造局仿制的加特林机枪。1870年前后,美国柯尔特公司向清朝出口加特林手摇机枪,金陵制造局若获至宝,马上对这一先进武器进行大规模仿制。加特林机枪每分钟可射击400发子弹,这在当时简直难以想象。


金陵制造局内的士兵。因为金陵制造局生产的枪炮弹药主要装备淮军,所以李鸿章一手把持着这里的人事、生产、财务等重要工作。哪怕1870年北上担任直隶总督,他毫不掩饰地直言,金陵制造局的事务“诚不敢轻以托付”。

大报恩寺的废墟。大报恩寺位于南京聚宝门附近,毗邻金陵制造局。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施工极其考究,金碧辉煌,规模宏大。遗憾的是,在清军与太平军的战争中,此寺被摧毁。

明孝陵内高大的石象生。清朝对明孝陵给以一定的保护和维修。不过,晚清时期国穷民弱、战乱不断,对明孝陵的保护名存实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