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互相关爱,牢记这几个原则

01

前几天,碰到了老同学小羽,见面才没聊几句,她便开启了“吐槽”模式:

“我迟早得被我婆婆气死!用我的化妆品不说,进我们夫妻俩的房间从不敲门。

特别唠叨,我买个包买双鞋换套新衣服都得过她的嘴,嘀嘀咕咕说我又花钱……我回她几句,她就寻死觅活说我看她不顺眼。”

小羽一股脑跟我数落了婆婆的一长串不是。听起来都是鸡皮蒜毛的小事,但很明显,她的话里满是委屈,积怨很深。

我问她,那你老公怎么说。

她说:“我老公一开始还会哄哄我,现在让我别小气,说他妈妈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要让着她。”

“可我就容易吗?凭什么我要让着她!我以后如果当婆婆,肯定不是像她那样!”

是啊,多少媳妇年轻时说着将来一定要做个通情达理、有尺有度的好婆婆,可是那些后来“困扰”媳妇的婆婆,不都是从媳妇过来的吗?

婆媳相处,几乎是每个中国家庭的难点。

婆媳互相关爱,牢记这几个原则

近些年的离婚原因调查中,有一项占比比较大的原因就是“婆媳矛盾”。

婆媳矛盾是怎么产生的?难道它真的就无药可医吗?

02

没有哪个女人刚踏入婚姻时就与婆婆剑拔弩张,水火不容,也没有哪个婆婆是儿媳刚进门时,就刻薄相待,不明事理的。

嫌隙是在日长月久的相处中的,而那些嫌隙又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因而积少成多出现矛盾,甚至使关系破裂。

婆媳矛盾的产生基本上有这几个关键原因:

婆婆的界限感不清

生活中,常能听到一些婆婆说:“你们的事,妈做主。”

大到几时生孩子生几个,小到节假日怎么安排周末怎么过。

很多婆婆即便有了儿媳妇,依然想要承包儿子的一切。

在她心目中,儿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她含辛茹苦将他培养成人,又怎能放心地把儿子交到另一个女人手里呢?

没有切换身份,界限感不明,所以在生活中忍不住要插手晚辈的事,引起儿媳不满。

媳妇用“妈妈”的标准衡量婆婆

办公室里有个结婚一年多的小姑娘,经常跟我们讲,她婆婆对她很苛刻。

她不会做家务,有时婆婆一边教她一边少不了说她学得不用心;她周末从不吃早餐,可婆婆每次都会备好早点,到点了就敲门,不让睡懒觉。

小姑娘觉得很受管制,没自由,很委屈。常常说:“我妈才不会这样对我。”

也许在她看来,婆婆也得像妈妈那样惯着她,任由自己摆脸色耍小性子,反正母女之间不记仇。

殊不知,天下的婆婆比妈妈更需要理解与尊重。

像要求自己妈妈那样要求婆婆,是做媳妇最大偏差的认知。

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

一个家庭中,婆媳之间的桥梁,就是站在中间的男人。

有智慧的丈夫不会说:“我妈比你更重要。”而是始终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同时化身“润滑剂”,用自己的高情商去调和婆媳之间的矛盾。

面对母亲根深蒂固的认知“我和我儿子才是一家人”,聪明的丈夫也会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许多婆媳关系恶化的家庭,正是因为一家人的排序错位。

幸福家庭的排序是,夫妻关系第一位,亲子关系第二位。

婆媳互相关爱,牢记这几个原则

03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婆媳矛盾出现,可以说双方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样,要化解这种矛盾,需要的是双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是建立清晰的边界感。

许多人在人际交往中,都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知道亲疏有别,可面对自家人时却常常忘了,再亲的人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

避免婆媳矛盾出现很关键的一个原则就是,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不入侵,不干涉,不强制。

看不惯的可以试着沟通,但千万不要仗着自己的长辈身份越俎代庖;做媳妇的也别费尽心思试图改变一个老人家花了大半辈子建立起来的自我世界。

其次是将心比心,理解尊重并存。

其实婆媳之间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在于彼此没有相互尊重理解,在一些矛盾激化的同时,没有想着理解对方的心理感受,只是一味强调自己的感受争吵。

只有将心比心,拿真诚互相交换,才会换来真诚对待。

如果一开始双方就在心里筑起“自家人”和“外姓人”的高墙,处处防范,不迁让,又怎能坦诚相处,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

加强交流技巧,不揭短不戳痛处

一句话因为说话者的技巧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如果婆媳之间有了意见分歧,双方说话都要柔和下来,不能口不择言强词夺理。

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

越是关系亲密的人越要懂得好好说话。哪怕婆媳之间相处多少年,彼此早已熟络,也得注意说话的方式。

经年累月,彼此难免暴露自己的缺陷,日常相处中,如果总是揪着对方的小辫子不放,动不动就揭伤疤戳人痛处,那是婆媳关系的大忌,很容易就能激化矛盾,日后再难修复。

好的婆媳关系,总是彼此既保持独立又相互尊重,将心比心,好好说话。

婆媳互相关爱,牢记这几个原则

04

好的婆媳关系,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前提条件。

它能使家庭氛围其乐融融,促进各个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家真正成为宁静舒适的港湾。

一些原来通情达理的媳妇,为什么一旦做了婆婆就变得不可理喻,甚至仗着婆婆的身份,将自己原来在自己婆婆那里受过的憋屈,悉数转嫁给自己的媳妇?

一些结婚前信誓旦旦说要做个好儿媳,孝敬公婆的媳妇,为什么结婚后就做不到对心爱之人的父母掏心掏肺的好?

婆媳关系之所以成为千古课题,令人头痛不已,除了双方的年龄差异,生活习惯不同,三观不一致,还有天生的“排他”心理在作怪,更多的是因为彼此对身份角色的认识不到位。

只有充分意识到,各自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以真心换真心,运用智慧经营关系,自然能消除隔阂,增进彼此亲密。

家和才能万事兴。

一个和谐的家庭离不开每个人的智慧,愿你我都能在良好的婆媳关系中如沐春风得以滋养,收获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