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扇贝跑了"谈起,买股票还是买基金?

獐子岛的扇贝又死了,最近刷屏网络,还上了央视新闻和财经频道。獐子岛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2014年,扇贝跑了,就已经刷屏过一次网络;2017年,他们家扇贝又死了,这次是饿死;到了2019年11月,又死了价值大概3亿元左右的扇贝,这次目前死因不明。股民不仅慨叹:你骗我可以,注意次数。一家以扇贝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扇贝五年死了三次,这实在是让人起疑。第二天獐子岛集团的股票应声下跌,封死跌停。如果你是股民,持有獐子岛集团的股票,怕是笑不出来,而是要关灯吃面了。与2008年最高价151.23元的价格反差剧烈的是,目前2.5左右的股票价格,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是否造假,是否欺诈,是否需要退市,都等待证监会的进一步调查。

从

这个可能会写进教科书的例子,告诉我们投资个股所面对的巨大风险。首先是价格的巨大波动。其次是层出不穷的“花招”,即便是专业人士也很难避免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虽然欺诈行为后来会受到市场惩罚,但损失是即时的。再次是退市的风险。以前大家对A股的概念是不会退市,买到坑,躺在高地上装死,等下一个周期卖掉就行。这种做法逐渐会随着市场完善被淘汰。

所以股票投资是个门槛低,但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事情如果你只是在本职工作之余,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参与股市,选择直接投资个股,不如购买基金。成熟的股票市场,比如美国,机构投资者占主流,散户比例很小。这也符合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人员完成的分工趋势。

从

道理如此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还热衷自己炒股呢?不外以下几种心态。

1、 觉得自己聪明。

投资市场是这样的,大家都觉得自己聪明,能战胜别人才参与进来,然后大部分成了韭菜。人的聪明分很多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人,跑去教书未见得就行,跑来炒股可能亏得厉害。这些现象都很正常。更何况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普通人,只是“自认为聪明”。投资市场很奇妙,有时候赚到大钱的,恰恰不是聪明人,而是一些很简单的操作,最终归咎于运气或者时代。

从

2、 被巨额利润吸引

牛市来的时候,真的是风口上的猪,买什么都赚钱,每个人都当自己是股神。买10支10支涨停,自我感觉特别好。这种时候,哪怕一个安心工作,不参与股市的人,也很难不动心。全民买基金,全民买股票的氛围,独善其身太难。看到别人赚钱,就也想赚钱,还暗自觉得自己应该赚得更多,这些都是人性。

当你开始在股市追逐高额回报的时候,其实已经从一个投资者,变成了投机者。什么是投机者呢?就是风险的承担者。投机行为最常见的就是赌徒,而常识告诉我们,除非你是赌神,不然十赌九输。

从

不少人其实一开始是买基金,然后赚了一些钱,开始对股市感兴趣。然后有朋友告诉他,你买基金不如买股票,你看谁谁谁,这一波行情就翻了两翻。反正钱都是放在股市里,差不多。赚钱——贪心——低风险工具——高风险工具,都是这么个过程。

3、 有“老师”带

这种其实比前两种更可怜。很多人对亏损还是心有余悸,尤其是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血汗钱。想赚钱,又不想亏损,那怎么办呢?那就找高人教教我呗。通过朋友介绍或者通过营销电话,加入了群,开始跟着老师一起买股票。这是不是听着这么耳熟?

从

这种“荐股诈骗”的案子,几乎和股市一样长久,层出不穷。如果去搜一下,最近还有一起深圳警方破获的案子。案件里被害人加入了一个荐股群,一共30个人,等案发后才发现,其余29个都是骗子假扮的。看看骗子为了骗人多用心,多专业,就知道这个产业链利润有多高。

荐股是通俗的说法,大名应该叫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什么是合法的呢?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必须取得中国证监会的业务许可。下次遇到你可以问问他们公司名字,去证监会网站查一查。

那买基金是不是就万无一失,一劳永逸了呢?肯定不是。

1、首先基金分类非常多,这里既然是和私人投资股票类比,那就用公募证券类投资基金来讲。

从

2、其次投资基金相当于把自己的钱交给别人管理,这里面有一个信托责任在。也就是说,你的一小笔钱,从一滴水,通过购买基金,融入了专业的金融资产管理行业。这比你自己找个“老师”带带你靠谱多了。可以理解为大家伙凑钱,聘用了专业的投资团队,当你们的“老师”。这个凑钱,指的就是支付的管理费用。

3、公募基金牌照很难申请,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高。公募基金是可以面向大众销售,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他们也受到更多监管约束,申请牌照要求也高,雇佣的专业人员水平也有一定要求。这些都直接影响投资水平。

从

或者这么想,你买了一个公司的股票,作为小股东,想要了解公司情况。如果实际操作过的人都知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财务报表看不看得懂,问询会不会及时收到回复。但是如果是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想要了解上市公司的情况,所能运用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比个人丰富得多。这就是显而易见的优势。

4、投资市场日新月异,想要不被市场淘汰,需要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精力,个人投资者往往不能兼顾。在这一点上机构投资者更有优势,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发行新产品,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更强。而投资者适应市场的过程,从自己学一遍变成换一个基金买就行了,更简便。

从

讲了这么多基金的有点,那为什么我的基金不怎么赚钱呢?

我也觉得有的基金真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总不赚钱。所以买基金也是要选的。只不过买股票像买了一个鸡蛋,而买基金是买了一篮子鸡蛋,总不能都是坏的吧。如何选基金是另外一个大话题。整体上基金的收益高低,除了基金经理为代表的管理团队的水平有差别之外,还有个更主要的因素,那就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一般我们看投资,就看能赚多少钱。但是还有个一重要的因素隐藏在后面,那就是我们赚的这些钱,是承担了多大风险赚到的。因为风险这个东西,无色无味,所以总被人忽视。个人投资者取得令人羡慕的利润,好多是由于他们冒了令人生畏的风险。比如一个人买了一个几乎要退市的股票,很便宜,突然有新的股东进来,这个股票被炒作,翻了10倍。只看到一个人买了股票赚了10倍,却不看他买的这只股票存在巨大的退市风险,甚至即便不退市,如果没有新股东进来,也是一堆废铜烂铁。

从

风险VS收益

专业就意味着用合理的风险,博取合理的收益。因为基金公司不被允许冒不合理的风险,所以他们的收益看上去也没那么吸引人,毕竟投资市场永远不缺乏一夜暴富的神话。

结尾

所以,选择买股票,还是买基金,最终还是要看个人。你是来投资还是来投机?你的风险偏好如何?你的专业能力如何?如果你喜欢自己做主,喜欢刺激,喜欢高回报,那也要做好承担大幅亏损,关灯吃面的准备,毕竟炒股带来的快乐也是快乐,是快乐都是要“付钱”的。

从

站在投资市场的门口,了解不同投资工具的优劣,了解市场,同时正确评估自己,正确看待风险和收益,就已经能超过市场里大多数人了。做到这些,买股票,买基金,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