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反思熱度就倆月 2年後有大衛星要放

11月14日,中國國家隊1比2負於了敘利亞,完事我洗洗睡了。

  也許是因為這麼多年,我已經習慣了中國足球的輸球,以及以這種形勢輸球,見怪不怪了。所以對於裡皮的辭職,和又一次聲勢巨大的反思討論喪失了新聞敏感性。

  早上起來,看看微博上的各種討論,包括對恆大的清算問題都被提上來了,這就有點獵巫找茬了。中國足球的亂像只是一個恆大進來花巨資投資,帶動足球泡沫,幫助中國出錢請裡皮搞亂的麼?

  恆大請裡皮和萬達請卡馬喬一樣,都是老闆花了錢,做了事情,但是卻沒有做到位的例子。問題在於,當初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事情?是誰在當初請了裡皮後,就仰天歡呼中國足球有救了來的?又是誰將恆大這種做法鼓吹成了先進模式,當做教科書來膜拜的?現在那些深感挫折喊打喊殺的人,大概就是當初盲動跟從,對指出他們理解錯誤的人橫眉冷對的人吧。

  中國足球的整體快速坍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00年黎巴嫩亞洲盃,中國還能在中立地戰平韓國、還能和日本踢成2比3,。那一屆裡有4名海龜球員,徐根寶92年奧運會的那一代,實際上是舊有青訓體制下培養出來的最後一代球員。在這樣的骨架下,和各種外在幫助下,才有了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決賽圈晉級。

  而2004年阿里-漢那一屆國家隊,才是真的坍塌的開始。

  正是因為在國內舉行的亞洲盃上拿到了很多照顧,獲得了亞軍,所以我們才沒有清楚自己的定位,才第一次沒能進入最後的十強賽。

  此後,中國足球本來有兩次重新來過的機會:2011年的亞洲盃,高洪波已經開始進行新老交替,但是官員們卻不給他試錯的時間,所以3場小組賽結束,高洪波就被一些人叫成“高紅包”——走人了。

  2015年亞洲盃,佩蘭本來有了一個還算成型的打法,但是後面卻對他的挫折也是零容忍。

  都說中東油王換教練像換衣服一樣,中國足球比中東油王換的少麼?

  在2002年之前,我們還只是去不了成人的世界盃;1992之後,我們進不去U23的奧運會;2005年之後,我們就進不去U20世青賽了;而今年,我們別說U16世少賽,連亞少賽都快進不去了。

  這樣足球塔基的坍塌,能指望塔尖去磁懸浮麼?

  以前看外電分析中國經濟奇蹟的時候都有一個感慨:中國是以十年和數十年來制訂計劃與發展的。

  “翻兩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是如此。但是中國的體育發展卻是以一屆班子來衡量成功與否的,每個上任的班子領導都帶來了自己的藥方,要馬上立竿見影。

  本來一片沙漠,踏踏實實地固草種樹,慢是慢點,至少可以4年種個40畝出來。結果一個大老闆來了,說我給你買架波音747,給你飛播造林,然後這4年的結果就是種了5000畝死了5000畝。

  下一個有情懷的老闆來了,說我有國外先進種子和狐狸星外星人帶來的科技。然後又種了1萬畝,隨後又死了1萬畝。

  錢沒少花,時間沒少花,激動沒少激動,落寞也肯定不少落寞。

  體育本來是挫折教育。讓恆大帶進坑的那些中國球迷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挫折其實是好事情,別頭腦發熱,以為自己穿上紅背心就跟對摩西了好麼。

  此外,先踏踏實實地尊重聯賽的投資者,讓投資者們自己制定規則,去議論試錯管理行麼吧。

  職業聯賽,本身是資本的聯賽,不是官員說,今年上3外援,5輪後得到個專家建議就上7外援。3場比賽用U21,6場比賽後就用U23的。也不是一兩個空降下來的領導帶了個新的想法,就可以讓國家隊長期集訓打聯賽重走長征路的。

  當然,說了這麼多口水,一貫於悲觀的我依舊覺得這話說了沒用。這樣的痛定反思,在筆者的記者生涯裡已經經過很多次了。熱度不會超過2個月,。就是沒去成最後的12強賽,中國足球的反思谷底也不會超過2個月。

  因為2年後,中國足球還需要繼續放衛星呢?世界俱樂部杯已經來了中國啊,到時候,你要不要成績?

  沒有恆大,萬達,還有萬大恆達。還會有繼續揮舞著支票簿,到已經沙漠化的中國足球裡,刨草根當柴草,往這個微弱火苗的鍋莊裡填的新人。到時候還會繼續找外國偉哥猛藥輸血,組成一支看似強大的中國俱樂部,彰顯中國足球和中國經濟以及大國地位並行不悖的崛起風采。

  其實,沒必要對中國足球看得這麼緊張,中國今日時代之強大的體現,已經不需要幾個男排選手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來振奮民族精神了。

體育迴歸體育,市場迴歸市場,娛樂迴歸娛樂。

  看到窩心的足球比賽過程和結果,嘆口氣,然後深呼吸一下,別缺氧背過去就好。

  人只活3萬多天,何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