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談丨“項目等地”到“地等項目”,山東各地破解“土地瓶頸”有啥高招?

上項目,離不開土地、資金等基本要素。當人們捋起袖子、邁開步子、準備大幹一場時,各種生產要素是否充足給力?若引來“俊鳥”沒有土地,或項目來了等土地,怎麼辦?

半年前項目等地,半年後地等項目!11月11日大眾日報頭版報道泰安新泰在全國率先探索區域勘探評估的經驗做法。在新泰,過去企業要等到土地完成招拍掛、簽訂用地出讓合同後才能進場勘探,然後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而現在,企業在土地招拍掛公示甚至更早時間,就可根據區域勘探數據提前進行規劃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政府拿錢,搞區域勘探,實施區域勘探後,企業可根據各地塊的勘探成果,按各自所需有選擇地競拍土地,實現了土地資源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企業投資效益,為這種做法點個贊!

望岳谈丨“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山东各地破解“土地瓶颈”有啥高招?

大眾日報對此重點報道,很大程度因為“土地瓶頸”確實存在、亟待解決。今年7月,大眾日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地區項目都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但土地指標卻不夠用。省自然資源廳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和監管系統顯示,山東僅批而未供土地尚有70萬畝,相當於國家下達的年度新增用地指標三年的分量。

這廂有項目沒有地,那廂大量土地閒置,怪不怪?破解土地瓶頸,關鍵靠制度創新。當前面臨的土地制約,既是動能轉換的“痛點”,也可以成為流程再造的“靶點”。

畝均論英雄。今年2月,《山東省建設用地控制標準(2019年版)》對於工業項目用地增加了“畝均產值”和“畝均稅收”,規定了指標最低值。比如,對於汽車製造業,規定畝均產值要大於450萬元/畝,畝均稅收要大於30萬元/畝,低於這個標準的項目無論是在項目設計、項目立項、土地供應等各個環節都將受到限制。這也意味著,稀缺的土地,將供應給更多高成長高產出的好企業,把有限土地用在“刀刃”上。

零地招商。今年5月,山東印發《關於節約集約用地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的意見》,針對各地用地緊缺和閒置低效土地並存的矛盾,提出一方面深入推進工業企業“零增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方式改革,工業企業在存量工業用地上利用空地新建、拆除現有建築重建或廠房加層擴建項目,在符合法律法規、城鄉規劃、安全生產、軍事航空、消防和環保等要求的前提下,其增加建築面積部分不再增收土地出讓金;另一方面,鼓勵各級積極探索制定土地二級市場建設管理辦法、交易規則,支持存量建設用地快速流轉、高效配置,促進土地循環和節約集約利用。

消化存量。今年10月,我省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工作的意見》提出,將全省截至2019年4月30日經核實後的閒置土地,除司法查封外,全部處置到位;對新產生的閒置土地及時有效處置;將繪製批而未供土地位置分佈“一張圖”,實行“掛圖作戰”,在處置閒置土地方面,將實行“一宗一策”。

望岳谈丨“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山东各地破解“土地瓶颈”有啥高招?

制度創新,破解土地瓶頸,山東各地在實踐中,探索了不少實招高招。

青島:新建廠房一般不得低於3層

今年9月,青島市正式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節約集約用地力度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今年10月底,青島市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控制性詳細規劃批覆成果要做到全部覆蓋,此外還提出,要推進工業項目“畝產效益”評價改革,鼓勵建設多層標準廠房、高層廠房,新增工業用地容積率原則上應達到1.5以上,新建廠房一般不得低於3層。

顯而易見,新建廠房不得低於3層,是為了以最小土地佔用獲取最大發展效益,進而加快破解土地“瓶頸”制約,消除成長的煩惱。

青島《意見》提出,要推進工業項目“畝產效益”評價改革,以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為主體,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以單位用地稅收、單位能耗銷售收入、單位汙染物排放銷售收入、全員勞動生產率等指標為主的企業評價體系,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價、科學分檔歸類並實行動態管理,實行差別化用地、用能、排放、信貸等政策,嚴格獎懲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高產區域、高端產業、優質企業集聚,倒逼低端低質低效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淄博文昌湖區:“拓、增、挖、盤、補”解決落地難

2017年起,淄博文昌湖區探索“拓、增、挖、盤、補”的方法路徑,用好用活土地政策,有效解決了“落地難”

文昌湖區大力實施衝山廢棄礦山“土地開發+礦山復綠”項目,對廢棄礦山及荒山荒坡進行整體再造,通過實施土地平整、砌築梯田、回填覆土、田間道路、水利灌溉等工程,建成鱗次櫛比的120級大梯田,實現增加耕地、礦山復綠、改善生態和增加農村經濟收入的“多贏”目標。該項目規模1769畝,新增佔補平衡指標1463畝,新增耕地率82.7%,實現佔優補優的佔補平衡需要,有效緩解建設用地壓力,拓展了用地空間。同時利用新增耕地收益,解決了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資金保障難的問題。

望岳谈丨“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山东各地破解“土地瓶颈”有啥高招?

煙臺蓬萊:“零土地招商”盤活資源

7月5日,《經濟日報》區域版刊登文章《“零土地招商”增資增效不增地》,聚焦山東蓬萊盤活存量引進增量的創新做法:對廢棄廠房車間工藝設備升級改造,沉寂數年的閒置資產成功盤活,荒蕪十幾年的舊廠房重新釋放出新動能。

蓬萊市山東重工汽車項目廠區曾被迫停產,多年處於雜草叢生的“休眠”狀態。去年,蓬萊市先後與90多家企業洽談協商,最終確定由山東重工集團投資,依託原有土地廠房資源,對焊裝、塗裝、車架三大車間工藝設備升級改造,沉寂數年的閒置資產成功盤活。蓬萊市梳理全市擱淺項目、殭屍企業,摸清“家底”登記造冊,分類研究盤活方案,一企一策,以收購、重組、租賃等方式對其展開“施救”。如今,10多個項目相繼落戶,盤活項目用地2600餘畝,實現資產存量與投資增量雙贏。

濰坊諸城:“廠內廠”盤活閒置土地資源

今年初,青島森浩專用車輛有限公司決定轉型發展,計劃投資2.6億元建設年產50萬臺智能花卉物流貨架項目。但公司所在的青島市沒有足夠空間,濰坊諸城市林家村鎮在經過多次對接後,把項目招引了過來。

不過要建設研發中心、車間及配套設施,安裝自動化生產設備200臺,需要百畝用地,但林家村鎮並沒有多餘的土地指標。而此時同樣位於林家鎮的鼎泰盛公司,正在為獲得外部投資而奔走。該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殺菌成套設備的企業,曾謀求與德國一家公司合作,不過因為技術引進及資金配套等問題,停滯下來,儲備的105畝土地,其中37.2畝屬於工業建設用地,暫時利用不起來。經過林家村鎮黨委政府推介,合作順利達成。青島森浩專用車輛有限公司在山東鼎泰盛食品工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建設廠房,迴流的資金用作鼎泰盛公司流動資金和交付職工勞保、工資等。

藉助類似模式,濰坊諸城市林家村鎮3年來在沒有新增任何用地指標的情況下,卻通過“騰籠換鳥”的方式,積極盤活閒置土地資源,接連引進16個項目落戶投產,投資總額近20億元。

威海:成立工作專班,處置閒置土地及半拉子工程

今年9月,威海市召開處置閒置土地及半拉子工程推進會議,通報了閒置和批而未供土地、半拉子工程處置和廢棄礦山治理相關情況。會議強調,要一項目一對策方案,主要領導親力親為靠上去抓落實,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工作臺賬,一件一件地幹,幹一件成一件,幹一件銷號一件。要認真學習借鑑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開闊思路,破解難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綜合運用市場、行政、法律等多種手段,早日突破。要牢固樹立節約集約用地的意識,將處置閒置土地、半拉子工程與招商引資工作結合起來,招商也要珍惜土地,按畝均效益論英雄的要求來招商,節約集約用地。

臨沂莒南:打造土地整治“臨沂經驗·莒南模式”

莒南主動作為,大膽創新,一方面用足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土地增減掛政策,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社會資本、土地整治專業機構等規範有序投資,參與土地整治項目。2018年初,先期引進社會資金1.92億元,對澇坡、文疃、筵賓、洙邊等4個鎮43個村共4.78萬畝山嶺土地進行整治,當年建成高標準農田2.5萬畝,在全國率先闖出了一條破解耕地佔補平衡指標困境的新路子,被國家自然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研究員李紅舉稱為“臨沂經驗·莒南模式”。(資料來源:大眾日報 經濟日報 各市黨報等)(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秀嶺 禹亞寧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