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如果我是機構投資者,要想做一支股票,該怎麼做

如果我是機構投資者,要想做一支股票,我認為我先要找到一支大小合適,前景無需多麼優秀,但幾年之內絕對不會倒閉的那一種。然後我去拜會該公司領導,告訴他我想投資他那支股票,請他們配合。如何配合呢?就是在我吸籌時,在公報時儘量將業績放平,或者適當隱藏利潤,這一點公司很容易做到,只要對報表進行適當調整就行了,例如,將某些損益一個季度提完,使其報表看上去虧損;或者將後面數年的費用半年攤完,這都使得當期報表非常難看。

在這之前,我肯定是要進一些籌碼的,這些籌碼主要用來砸盤的。怎麼收集這些砸盤的籌碼?我不會每天慢慢去收集,因為這樣會使股票天天上漲,反而難以收到足夠的籌碼,還容易被散戶搶酬,並使技術指標形成向上趨勢,更使自己收集成本提高。我會在某一天用大漲的辦法來收集,當連跌數天後,散戶都悲觀失望,猛然一個大漲,套牢的看到了希望,不會拋出;而短線獲利的,可能就交槍了,其實,在這個價位我只是要砸盤的籌碼,不需要收集很多,因此用猛然大漲的辦法就很容易達到目的(見底前平臺,成交量會放大)。

第二天來個低開。為什麼要低開而不高開,因為我昨天收集的籌碼並不準備獲利,而且要讓昨天追風進去的短線籌碼幫我砸盤,如果高開,很容易讓短線籌碼獲利,他們就會在下跌途中有更多的資金來跟我搶酬,所以一定要低開,消耗這些短線資金(盈利的短線盤很關注這隻股,而虧損的短線盤則極少再次關注它)。

在這個下跌途中,我將逐步用單託底,因為我要形成自己的底倉(難道這不會造成成交量的放大,而非極度縮量?)。經過幾天的連續下跌,有些割肉的籌碼就會回補自己的倉位,這時候我不能讓他們回補,我必須迅速的吃上去讓他們追風(直線拔升方式常見的原因),當形成追風盤時,我將在底部的部分籌碼高拋,一是為了降低成本,二是騰出資金,然後再迅速的砸下去。同樣的,我會邊託邊砸,這樣一來我就會得到更多價格更低的籌碼。

當跌到很低位時,基本上就沒人和我搶籌碼了,因為在這個下跌途中,我通過不斷的高拋低吸,不斷的大幅度振盪,將大部分抄底的,搶反彈的都套在下跌途中,或者將他們虧損怠盡,使其不敢再來涉足這個股票,這時候我的目的就達到了(把買盤都趕出去)。而公司的配合在這時就非常關鍵,長時間的業績沒有任何起色,使大部分散戶因懷疑其會不會ST,因而恐懼驚慌,高位籌碼就會不斷的掉落,我就可以在底部橫盤當中不斷的高拋低吸來收集籌碼,這個可能需要較長時間,關鍵看頂部籌碼掉落程度而定,如果高位籌碼長時間的不鬆動,那我就不會去拉這隻股票。(籌碼流動)

當籌碼收集足夠多時,公司的業績也會轉好了,因為在我收集籌碼當中,公司將後面幾年能想的出來的損益,或者費用都在那一年半載中攤完了,後面的報表當然好看。這時候我拉起來毫不費力,也無需多大成本。當這個市場裡其他人看到這個股原來這麼優秀,必然跟風者眾,我就在這這當中逐步減倉。((1)籌碼結構(資金結構)(2)技術指標(3)業績預期)

公司能如此配合,那他能得到什麼好處?其實很簡單,我將股票拉到高位,他們也能賣個好價錢;在低位時,他們同樣可以購入自己的股票,還能掙得名聲,這樣一來收益會相當可觀,何樂而不為?

這當然要和大盤走勢相同,在這中間,散戶該知道怎麼辦了吧。當然,如果我做莊,還必需考慮很多問題:

第一是證監會的監控,他們雖然老虎不敢碰,或者就是為虎作猖,但捏死個把蒼蠅還是不成問題的,所以,操控股票不能讓他們抓住把柄,這時候就要考慮多戶頭,或者拉幾個私募大戶集體作戰。

第二要考慮產業資本的問題,如果我們拉的時候,他們看到利潤可觀,結果大量拋出籌碼,那我們就慘了,必然會虧本出局,在做之前就必需先和他們溝通好,而且還要了解他們手上的流通盤是多少,拋售意向如何,這就是大小非問題。

第三個要考慮的是老莊,如果這個股沒有被老莊放棄,那我是儘量不會去碰的,因為一但被老莊反做,那你死得就慘了,就像中國聯通套遊資一樣,那死得是非常慘的,所以,選股非常重要。

第四個就是大盤狀況,跟風的多不多,社會上的存量資金足不足,就像現在這樣,大部分散戶或者大戶都被大宰一刀,這時候就不適宜做股票,你拉人家賣,結果把自己套在裡面。那現在最適宜的就是砸股票。一般人都有個心態,20元買的股,跌到15元不賣,跌到10元不賣,跌到5元仍然沒多少會人賣,但是你要跌到2元再拉回4元,不少人一看翻倍基本上都會割肉的,特別是長時間的向下或者橫盤(當然,翻一倍後作中期調整的概率可能性,在操作系統上可認為是100%)。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主力行為學

主力行為學【一】跟隨趨勢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上圖是七匹狼002029和大盤的疊加走勢,上面是七匹狼,下面是大盤,很明顯的七匹狼從上市初期到現在始終保持中長線上漲趨勢。問大家幾個問題:

1、一隻股票能夠從2004年開始長期上漲,說明誰在幹什麼?

2、大盤下跌,股價上漲,你敢買股票嗎?

3、一隻股票從1.2漲到42,翻了40倍,是誰在幹什麼?

思考幾分鐘,然後再回答我的問題。

首先根據主力行為學,我們知道市場中一共有兩個角色,一個是散戶,一個是主力。明白這兩個之後,OK,開始回答:

1、 散戶資金少,動作不能整齊劃一,一隻股票能夠長期上漲,一定不是散戶在拉昇股價,那就是主力。所以跟隨趨勢買牛股。

2、大盤下跌,80%的散戶都不敢買股票,而是在賣股票。因為散戶都不知道何時跌到底,早賣早脫身,心想少虧也是賺。而主力知道散戶背後不知道的利好,或者立志於將股價抬高,所以逆勢拉昇。並且隨著散戶的賣出不斷接盤,吸籌,為以後的拉昇做好準備。所以行情下跌逆勢看莊。

3、股價翻1倍,翻40倍,都是主力在拉昇,這說明樹立志在高遠,所以當股價剛剛翻倍或者剛剛上漲30%時,而我們認為這時太高,那就是太小瞧主力的志向了。很多人愛買低價股,5元是低價股,確實很有可能翻倍,往下翻。而20元是高價股,曾經從5元翻4倍了,也有可能繼續翻5倍。所以不怕高。

主力行為學【二】看清主力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久盤必跌”,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句話只說了一半,因為任何股票根據主力行為學都存在兩個狀態:一種是有主力,一種是沒有主力。也就是俗話說的“有莊的股票是塊寶”。在前面說過,我是跟隨趨勢的,不能創造趨勢。也就是說跟主力買股票,那麼如何判斷有沒有主力呢?如何判斷主力是否還會拉昇呢?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我們說過,中線大牛股一共有兩種,一種是放量上攻的,一種是縮量上攻的。

上圖是安納達,我們看到:

1、每一波上漲都伴隨著放量。

2、無論上漲還是下跌都伴隨著至少大於3%以上的換手率,和縮量上攻的牛股相比,這是相對較高的。

3、上漲的換手率必定高於下跌的換手率。

大家琢磨琢磨這是為啥,這背後隱藏著誰,在幹什麼?通過主力行為學我們一一解讀市場意義:

1、像安納達和十月份做過的精工科技這樣放量上攻的中線牛股,上漲期間主力會不斷注入資金。所以上漲伴隨放量+相對高換手率,換手率高說明資金快速進場。

2、想七匹狼和去年十月份做的重慶啤酒這樣縮量上攻的中線牛股,上漲期間主力並不會不斷注入資金。所以上漲伴隨縮量+極低換手率,換手率低說明資金流動緩慢。

3、放量上攻的中線牛股,下跌洗盤時散戶會獲利出逃,因為10%~30%是大部分散戶的盈利區間。

4、縮量上攻的中線牛股由於漲幅慢,時間長,所以洗盤下跌幅度一般是30%,時間是1~3個月。因為主力要想出貨不是短時間的事。

主力行為學【三】逆勢看莊

叛亂方顯忠臣,亂世才出英雄,雖然大盤最近連續下跌,安納達連續抗跌,但是並不能顯示該股主力的強勢,他裡面的主力還沒有發力!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近五天在下軌道線下持續震盪,短線逐漸抬高,這樣的股票怎麼做,主力在想什麼?

1、首先依然是不賭漲跌,近期是縮量調整,說明空頭殺不動了,沒人賣了。

2、如果明天站穩下軌道線17.4,還沒買入的繼續買入。下軌道線支撐作用仍在,就是買點。加上大盤跌,他在漲,這才顯示主力的強勢。

3、如果跌破下軌道線17.4,等待收盤走勢,再次突破回來繼續持有,如果收盤跌破下軌道等到第二天按照5%止損走人。

4、及時走人後,他再次站穩下軌道線繼續買入,說明這只是一次洗盤而已,主力仍在,我不會套主力。

主力行為學【四】控盤莊股

縮量創新高的中線牛股隨時都是買點,但是並不意味著他不會回調,那麼怎麼樣選擇一個最佳的買點呢?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上圖是富安娜,中線創新高,縮量,強勢。首先想想我們說過的一句話,五天不追漲,三天不殺跌。三和五是關鍵的時間窗口,常見,所以我常掛在嘴邊。我們看到近期創新高的這波拉昇有幾個特點:

1、 每一波的下跌都是縮量的,時間一般是5~38天,也就是一週到三個月,因為這樣的中線牛股洗盤需要長時間來把裡面的散戶洗出去。

2、上漲都是持續縮量的,這是因為主力在將前期吸在手裡的籌碼陸續逢高賣出。

3、這個票得換手率始終沒有高於3%,這樣低換手的拉昇說明主力沒有大動作進場,也沒有大動作離場,而這樣的主力出貨是至少需要3到5個月的,因為體積大,自然不好轉彎。

4、所以該股會繼續維持小陰小陽+低換手的走勢上漲, 中線控盤莊股就是這麼穩做盤的。


五日線買賣法

原理很簡單,在價格和量能都在五日線上方的時候買進入,在價格和量能在五日線一下的時候賣出

有喜歡做短線、做波段的朋友可能著重關注一下這個方法,雖然通常說30日線是生命線,但是五日在短期操作中也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讓我們隨便找一直股票 ,比如前幾天被董小姐臨幸的海立股份(600619),跟做5日線做波段,幾乎能到穩賺不賠,來讓我們看下面幾張圖 。

買入的時間點 :

在操作的時候 ,在日K圖裡面只設置5日線,在量能柱上也只設置5日,之後每日盯盤,在價格和量能都在5日線上方的時候,買入並且一直持有,讓我們來看下面的這張圖 。這是我隨便找的一支股票,大家可以看到買入之後的行情 。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賣出時間點

在K線完全低於五日線,並且量能柱完全低於5日線的時候選擇清倉賣出 。如下圖中海立股份在今年的6月27日的收盤價格在11塊錢,這時候清倉賣出 ,後市果然手出一波震盪下跌的走勢,中間也並無K線圖和量能柱同時高於5日線的情況 。該股在7月17日的時候收了一根大陰線,收盤價在9.32元,按照這個系統操作就避免了每手損失將近的170塊錢的結果。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是不是偶然的狀況 ,讓我們來看海立股份截止今天的走勢圖 。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除此之外 ,大家要注意的就是,雖然這不是偶然,還是應該注意三個方面 ,這能使得的你們買賣點更加準確。讓我們來看。

這就需要看看形態了,加入五日線和K線的價格差的非常遠 ,那就需要進行減倉,甚至是清倉的操作了 。這樣的情況一般老說就是股價的高位了 ,上方還有一個壓力位,無法向上突破。這是時候拋售,或者清倉是正確的選擇 。反之,在K線與五日先相互粘合的時候可以適當加倉 。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同時,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大家需要觀察一下乖離率,也就是BIAS,是通過計算市場指數或收盤價與某條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差距百分比,以反映一定時期內價格與其MA偏離程度的指標,如果運用5日均線法進行操作的話 ,如果乖離率達到20,那各位股民朋友就要小心了,這說明這段時間股價是走強了 ,但是有點離譜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謹慎操作,減倉,或者進行清倉的操作。


股市分析的9張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方法、板塊輪動和股市各類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希望股友們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想要學習的方法,幫助大家建立清晰有效的交易系統。

1、股市導圖總綱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2、k線基礎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3、均線基礎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4、切線基礎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5、指標分析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6、統計分析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7、選股方法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8、板塊輪動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一位交易員的臨別告白: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寫給虧錢散戶

(注意:以上圖片被壓縮,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大圖以及具體的操盤方法)


交易的真諦是什麼呢?這是每一個參與交易都需要做出明確回答的問題。

個人認為交易的真諦是:以小博大。我這裡所提到的“以小博大”,不是指平常我們所談的保證金的槓桿作用,而是在交易中“如何用較小的虧損去搏擊較大的利潤”的問題。

以小博大的代名詞便是投機,投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投機貫徹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股市中有投機,現貨市場也有投機,甚至一個生命的生存過程,便是一個投機的過程。單從金錢佔有的角度來給投機下一個定義,便是:抓住機會,進行投資,以期獲得幾倍於投資的回報。投機的目的非常明確,便是賺錢。想歸想,努力歸努力,但事實是有的人賺了錢,有的卻倒賠了本。仔細分析一下,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多數賠錢的人沒有學會以小博大。

以小就是要“付出小的”,可即便是“小的”,很多人仍不願付出,不付出便想博大。而少數人之所以成功,博到了大,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學會了“以小博大”,於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生活中便產生了兩類人。一類人,稱之為“大智若愚”型。這種人豁然大度,眼光遠大,不計小利。一類人,稱之為“大愚若智”型。這種人小肚雞腸,目光短淺,斤斤計較。

以小博大的交易的過程,本身便是一個人性修煉的過程。

技術、原則、人性三者之間的關係,在交易中到底是怎樣的呢?我以為,技術所解決的是:怎麼做的問題;原則所解決的是萬一做錯“怎麼辦”的問題;而人性所解決的是原則能否真正執行的問題!

所以,人性是交易成敗的關鍵,是根本所在。一個交易員水平再高,預測市場的準確度亦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怎麼辦?靠原則去彌補技術之不足,但一個交易員的原則制定的再完備,如果在交易中不嚴格執行,也形同虛設,毫無意義。為什麼會出現有些原則不能執行的情況呢?這便是人性的問題了。從事過交易實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驗,那就是紙上談兵與真刀實槍是兩回事。不交易時看市場往往準確率較高,自我感覺良好,心態不錯,為什麼?

因為輸贏都與自己無關嘛。而到真正交易的時刻,人性的另一面便露了出來,即“想贏怕輸”的思想充斥著人的頭腦。於是事先制定的計劃,事先制定的原則早已拋到九霄雲外,結果往往賺小錢、賠大錢,最終導致失敗。

由此可以看出,人性在決定交易成敗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把交易看作一場戰爭的話,技術是戰術,原則是戰略,人性則負責把原則融化貫穿到戰術中,從而奪取整個戰爭的勝利。

如果把技術看成水,原則便是容器,人性負責把水裝在容器中,使之不致於氾濫無形,而是有規有矩。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種宗教信仰,原則便是無情的法律,人性是法律的執行者,當宗教信仰出現危機時,用法律來無情規範人類的行為。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把寶劍,它應該是把雙刃劍,使用得當能殺敵,使用不當時則有可能自殘。而原則是鎧甲、是防護衣,在做好防守的基礎上去進攻,才能戰無不勝,且無後顧之憂。所以人性負責在寶刀出鞘之前,穿好鎧甲,然後披掛上陣。三國時期的曹操手下有員工大將許楮殺得性起,赤搏上陣,結果捱了一箭,正如魯迅先生所講的“活該”。

由此可見,一個成功的交易員所具備的三個充分必要條件,便是技術、原則與人性三結合,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沒有技術的原則是空洞的原則,沒有原則的技術是盲目的技術,人性修煉不夠的交易將會是失敗的交易,失敗交易歸根到底是人性出了問題,所以成熟的人性、完備的原則、嚴密的技術,三者成功凝聚,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以小博大!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許邰聞(xtw6862),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讓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