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這麼有趣的福建人呢?

全國漢語方言有七大類,福建境內就佔有其五--閩方言、客方言、贛方言、吳方言和官話方言。福建人大多說閩南話和客家話,這種母語基礎的人,常常因沒有音調,說起普通話來,發音比較怪異,而且普通話發音非常獨特,各具特色,在跟講普通話者交流時經常鬧出笑話,北方的人和中原的人聽起來就會覺得非常好笑。

你身邊有沒有這麼有趣的福建人呢?

閩方言有一大批屬於本方言區常見而其他方言少見的方言詞。這些方言詞有兩個特點:一是繼承古代的語詞多,二是單音節詞多。它保存了很多古漢語的一些特色,人稱“唐朝普通話”。很多古籍中都有體現,例如“筷子”叫“箸”,“兒子”叫“仔”,“鍋子”叫“鐤”,“剪刀”叫“鉸刀”等等。福州話說“下雨”為“桐雨”(或寫成“遏雨”),“桐”字源於“掉”,掉從卓,卓福州話念“tok”,轉成陽聲韻則念成“tog”,俗寫成“桐”。丟失福州話說“拍桐”,丟失的丟就是掉,“丟三拉四”實是“掉三拉四”。迷路福州話說“拍桐路”,與廣州話說“桐失路”是同一類的音理。

你身邊有沒有這麼有趣的福建人呢?

福建形容類的諺語也是博大精深。“話若說透枝,目屎就捌未離”意思是如果把話說清楚,眼淚擦都擦不完。形容一件事情非常悲慘。“一頭擔雞雙頭啼”意思是一頭挑雞去賣,另一頭擔著小孩,但雞沒賣出去,小孩又在哭。此句亦是形容景況悲慘之至。“沒米兼閏月”意思是沒米,日子已經很難過,又遇到閏月,日子真是很不好過。

你身邊有沒有這麼有趣的福建人呢?

老一輩閩南人從小開始接觸的就是閩語,而不是普通話,再加上沒有很好地學習過普通話或者日常習慣用閩語交流等種種原因,所以在講普通話時,把閩語的發音習慣代入了。因此也鬧出了個笑話:上次去福建遇見了一位老太太,跟我說年輕人不要寫代碼不要讀博,我覺得很有道理。回去跟來自福建的室友說你們福建人真是太善良了,說的真好。她就很疑問為啥我這樣說,我把話給她複述了一遍,她就忍不住了,問她啥意思,說是那位老太太表達的是不要吸大麻不要賭博……

你身邊有沒有這麼有趣的福建人呢?

網上有句很火的話“我開始方了”,這句話其實是“我開始慌了”的意思,是福建人發音不標準的梗,福建人說普通話h和f不分,慌即方。潮汕人(母語潮汕話即閩語):“我們以後要好好花展,多多撞(賺)牆(錢),祝大家平安幸胡(福)。”、“今天有點黃(煩)”!“福建人說普通話”儼然成為了段子手的最愛,福建人自己也是自黑到停不下來。

福建人的“H”“F”不分,從一方面也顯示出由於全國各地方言特色不同,各地在學習普通話發音上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所以對於生活在南方方言體系中的人來講,學起來真是存在諸多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