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騎行是一樁快樂的事。

跟著老虎隊騎行,尤其快樂。

老虎隊是隨州戶外老虎隊。老虎隊騎行有個特點,只要不是暴雨大雪的惡劣天氣,基本每週六都組織活動,挑選有風景的線路,不拼速度,距離適中,中午A餐,下午返回。你只要不緊不慢跟定大隊伍,肯定是不會掉隊的,車子發生了故障也不用擔心,會有很多熱心老隊員來幫你弄好,甚至不用你插手。途中遇到風景,愛美的女騎友們擺pose拍照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項目。

資深老騎友“保長”鄒勇,把這種騎行方式形象的叫作“騎遊”。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我喜歡騎行,更喜歡騎遊,尤其喜歡跟著老虎隊騎遊。騎遊中,隨時能夠欣賞身邊的風景,它比自駕來的慢,又比徒步來的快。那種下坡“呼呼”前行時的速度、刺激;奮力蹬坡時的疲憊、堅持;悠閒騎行時的簡單、享受,再伴著青山綠水、藍天白雲、花花草草在眼前不斷地切換,那種脫離了城市喧囂、置身於鄉間山野的樂趣真的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多,人多自然就熱鬧。比如說今天,早上在三橋大壩小廣場集合時清點的人數是34人,待中午聚餐前再清點,就已經是45人了。

這騎行的45人,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卻因為同一愛好走到了一起,有說有笑地騎行在路上,結交了友誼,鍛鍊了身體,豐富了生活,開闊了視野,人人都樂在其中,盡情享受著騎行帶來的美妙感覺。

線路的選擇當然也很重要。騎友們全都居住在城區,一日的騎遊,距離最好定在50-80公里之內。近了,玩不盡興,遠了,則體力不支。今天的騎行路線是三橋大壩一何店一均川(午餐)一城區,全程約60公里。有年輕的騎友說,今天似乎近了些。

八點整,出發,資深老騎友“老敖”敖本國在最前面擔任領隊。不一時,隊伍就到了何店,休息。隊長“虎虎生威”劉雲喜還在不停地接電話,還有隊友從不同的方向在追趕大隊伍,休息一會,喝喝水、拍拍照、拉拉家常,等等遲到的隊友唄。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隊伍再次匯齊。走何店到均川的通村路,經三岔河,過永福寺,一路秋色中,越過縱橫的阡陌,穿過交錯的田園,山重水複間,從蜿蜒起伏的通村路上到九龍崗、過紅石埡,往前下一個陡坡就到了均川。

均川,因地形神似“金船”而得名。在隨應公路穿境而過的九龍崗上,俯視隨州市隨縣均川鎮區,悠悠均河呈半圓形繞鎮而過,半座集鎮恰似一艘船頭,在河水映襯下,展現出“金船”破浪揚帆遠航的雄姿,“金船”均川因此而名。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還有一個更為古老的傳說。這個傳說是均川人熊龍發老先生蒐集整理的,載入隨縣作協的電子期刊《神農文藝》上。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均水一處,有一深潭,稱為黑龍潭。潭裡住著一條黑龍,還有一隻金船。金船每天清早上浮一次,船上載有魚蝦,恰好夠潭邊住的十餘戶人家當天食用。

一天,黑龍奉旨去東海赴會,它欲將金船駕走,獻給東海龍王敖廣。於是,它興狂風於半空,作惡浪於深潭。霎時,波濤洶湧,席捲均河兩岸。此時,有一劉姓書生帶著他餵養的蜘蛛,在河邊玩耍,見黑龍駕金船浮出水面,似欲離潭遠行。金船是均水的鎮河之寶,豈能讓黑龍駕走?書生迅速將簸箕大的蜘蛛放入水中,令其拽回金船。蜘蛛潛入金船旁,噴絲網住金船,上岸奮力拉拽。黑龍嚇得藏於船底。劉姓書生見蜘蛛累得兩眼外突,眼珠通紅,旋即手握蛛絲相助。那知用力過猛,絲斷蛛亡,金船沉入潭底,黑龍也被船體壓住毖命。自此,金船留在均水,成為均河兩岸人們心中的精神寶藏。

金船的故事代代相傳,人們紛紛到金船沉底的地方(現均川鎮水西門附近),想目睹金船的風采。久而久之,人來人往,人們心裡想的是金船,口中唸的是金船,潭邊便逐漸形成了街道,且越來越繁華。時間久了,有的將此地叫金船,有的叫均川,慢慢地就變成如今的均川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均川鎮早已不是往昔的模樣了,它較之三四十年以前已不知擴大了多少倍。十點多,隨著騎行的大部隊到達目的地均川橋頭餐館,看看離吃午飯時間尚早,幾個騎友便商量著去均川老街轉轉,去尋尋那傳說中的“金船”,騎友“金槍魚”付九龍說,我帶你們去吧。

在鎮子西頭一片片現代高樓大廈的夾隙間,有心的均川人保留了一片老建築群, 這便是均川老街。老街對門而建,裡面多半是上個世紀的舊房,過去上門板作為口面商鋪的那種,木板上的油漆多已脫盡,露出了木頭陳舊的底色;青磚布瓦封火牆,斑駁陸離中泛著歲月的滄桑;間或,也有新磚房和樓房夾雜其間,透著彆扭,看似不協調卻依然粘合在一處;水泥也有夾著青石鋪就的路,隙縫處泛起苔色,石面磨出了一些光澤;沿街大門上的門牌編號寫著“古均街”字樣,似乎正在默默地敘說著遠去的那個時代的故事。

我洪山三中時的同學楊剛毅,老家就在均川老街,他的童年就在均川老街上度過的。他說,均川老街依均河而形成,那時的均河水極清澈,水量也大,夏天大雨後,洪水直接漲到石階上,成為是名副其實的碼頭。碼頭是均川老街最繁華的所在,當時唯一的銀行(人民銀行)就座落在這裡,古樸厚重的銀行舊樓依稀可見昔日的輝煌。

以碼頭為中心,順著均河水的流向,老街分上街下街。

老街的功能是歷史自然形成的,細分起來,上街側重於政治、文化,聚集了政府、學校、文化站…,令人記憶深刻的,是鹽倉大禮堂,放電影《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當時真的擠到爆倉!

下街則側重於商業、生活,聚集了醫院、糧店、商店(供銷社)、食品(屠宰場)……令人回味無窮的,當然是供銷社食堂的油條、麻花、胡辣湯…如今,食堂的磚牆石瓦尚可尋跡,那些純正的美味則已隨風遠去了。

是啊,曾經的過往都已隨風遠去,被風帶走的往事正在慢慢變成塵封的記憶。但倔強的均川老街,依然在高樓林立的水泥叢林裡倔強地生存著。狹窄的街道兩旁還有店鋪,白色的遮陽傘或遮陽棚下面,依舊擺著些日雜小百貨,那種久遠的的箱格子式的擺盒,古老中帶著別樣的親切;小貓懶洋洋地地躺在斑駁的木櫃臺上曬太陽,白髮老人則在已有年數的圈椅裡斜倚著打瞌睡。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金船在哪裡?我在尋覓,我找不見。但我相信,金船就在老街上打瞌睡的白髮老人的夢境裡,金船就在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追逐的意念裡,金船就在傳統文化隨著歲月流淌的滄桑裡。

彷彿是在佐證我的想法,證明金船還在時代的潮流中遠航,午飯後,年輕的騎友“夜未央”李猛建議說,上午騎行的里程太短了,從均川鎮向西南約5公里的均河邊,有一個很不錯的去處叫“東潤紫海田園”,正在打造“美麗鄉村”,據說是繼編鐘、神農、銀杏谷、大洪山之後,隨州的第五張名片,路又不遠,大家何不去看看?

騎行隊浩浩蕩蕩,出鎮子向西,跨過均水,折向南,行不多時,一尊碩大的路標石上“劉家大灣”的字樣映入眼簾,到了,這就是“紫海田園”的建設基地。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遼遠的土地上機器轟鳴,塵土飛揚。新闢的河道已具雛形,堰塘裡碧波盪漾,頗具特色的民宿正在修建,薰衣草鬱金香已然收過,大片大片的向日葵萬壽菊正在盛開......

整個項目佔地面積6平方公里,總投資近6億元人民幣,這是均川的大手筆。不久後,這裡將建成以一個以愛情為主題、歡樂貫穿其中的集魚牧養殖、旅遊度假、生態環保為一體的超大型田園綜合體項目“均川最美鄉村”。

一直在尋找的“金船”,在這裡豁然開朗。均川就是金船,它正行駛在時代的潮流裡,正在時代潮流裡破浪揚帆遠航,向著幸福,向著快樂,向著更美好的明天揚帆遠航。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騎行均川,尋找金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