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药山镇八百乡贤凝心聚力 共建美丽新农村

(通讯员 陈硕 龙峥奇)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华夏儿女自古就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寻根意识,乡贤文化则融入到乡愁,扎根于乡土,是凝聚人心,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

近年来,乡贤助力乡村发展,已成常态。在津市药山镇,前后涌现八百名乡贤,助力家乡建设。齐满秀,临澧县畜牧站退休职工。回乡后,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她说:“人老心未老,丧子丧夫后,我曾绝望过,可这片热土暖化了我的心窝,我感觉不再孤单。”村会计郭小平介绍,新湖村共有31家五保户,逢年过节,齐满秀都会拎着大壶的油和成袋的米,去看望他们。村民们评价说:“满秀是个热心肠,自身并不特别富有,却舍得将积蓄和退休金拿出来帮助我们。”

齐绍武,原湖南农业大学副院长,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他凭借着技术优势,带领乡亲种棉花,改水稻,养蚕桑,建鱼塘。目前新湖村已形成以蚕桑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其中仅养蚕产业就达200万元。

提起蓝品德、蓝品祥、蓝品学三兄弟,无人不晓,无人不夸,乡亲们说:“蓝家三兄弟,个个都干了一番事业,虽身在外,心却牵挂着乡土。” 2007年以来,蓝氏三兄弟累计为家乡公路建设贡献150余万元。

今年,药山镇政府为方便百姓出行,优化居民环境,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起“亮百户、点千灯、植万树”活动,八百乡贤齐出力,显神通,累计投资500余万元,新装太阳能路灯2000盏,植树万余棵。13个村的主干道和村民住宅被点亮,道路两旁和房前屋后被绿化,真正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2013年以来,药山镇大力开展“荐乡贤、崇乡贤”工作,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发挥乡贤在乡村振兴和治理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搭建好乡贤发挥作用的平台,今年,药山镇在荐乡贤,崇乡贤的基础上,开展诸多平台搭建工作,组织在各村委会公布乡贤榜,并将乡贤事迹记录归档,彰显乡贤作用,倡导文明新风;大力开展乡贤联谊活动,慰问乡贤家人,促进沟通交流;着力构建乡贤联系网,建立乡贤微信群,各村支书负责保持联络。镇党委书记胡永乐还表示:“明年计划给贡献巨大的乡贤颁发‘荣誉村长’证书。”

群贤毕至共绘美好蓝图,众木成林汇集强大力量。乡村振兴,离不开每一位乡贤的激励奋进,文明创建,需要一处处温暖的乡愁印记。“崇德向善、泽被桑梓”的乡贤情怀经过一代代的传承,正在药山这片沃土上开出灿烂的花朵。

对未来的发展,镇党委书记胡永乐信心满满,“传承乡愁文化,培育乡贤文化,做人民好政府,药山人会秉承这一理念,积极谋划,让乡贤归有所乐、心有所向、情有所系,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新农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