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女”自谋职业“半边天”不让须眉

杨爱玲,女,1969年出生,家住萧县张庄寨镇洪河行政村,家中有两个儿子,均在读大学。由于自身动力发展不足,2014年经精准识别被纳入一般贫困户,并于2016年顺利脱贫,并成为洪河村自强自立、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抓住政策红利培育优质甜桃

杨爱玲深知,努力发展产业,才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最好方式,才是提升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她充分利用本地发展特色种植的生态资源优势,先后两次向县农委申请了产业种植补助资金13000余元,并积极参加县农委举办的桃树种植技术培训班,学习并掌握了优质甜桃培育技术。

被纳入贫困户当年,杨爱玲跟丈夫张军民一起,按照从培训班学习掌握的种植技术,在自家种植的4亩桃树基础上试点改良种植优质甜桃,整日在桃园劳作,亲力亲为浇水、剪枝、施肥等各项桃树管理工作,经精心培育,于2016年喜获丰收,当年获得经济收入3万余元。尝到甜头的杨爱玲夫妇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桃树种植产业发展。

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上阵“夫妻兵”

手里有了可支配的资金,杨爱玲夫妇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就更有了盼头,想到自己掌握的粉丝制作手艺,杨爱玲夫妇积极争取镇、村相关资金支持,筹建了属于自己的粉丝制作加工作坊。夫妻俩严把原料关口,逐个挑选个头大、水分足的红薯用作粉丝制作所需原料,加上制作工艺精良、价格公道,夫妻俩制作的粉丝受到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纷纷购买,并以电商扶贫为契机,将制作的粉丝远销周边省市。

生活条件改善了,夫妻俩未忘初心,主动聘请本村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朱淮北来家里务工。朱淮北是本村一名患有智力残疾的贫困户,夫妻俩以每日100元的劳务工资聘请朱淮北帮助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夫妻俩用自己微薄之力,在自家脱贫致富的同时不忘对需要帮助的贫困户伸出援助之手,获得邻居们交口称赞。

购置纺织机器助力脱贫攻坚

杨爱玲又自行筹集了2万余元资金,购置了纺织机器,学习并掌握了纺线技术,在生产管理、流程管理、车缝技术等各环节狠下功夫,多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纺织机器配套设施和工序,瞄准重点推进产业升级,不断提升纺织成品质量,成为本村脱贫攻坚示范带头人。

生产之余,杨爱玲响应村内脱贫攻坚、服务大局的号召,积极投身到洪河村脱贫攻坚洪流中,成为本村一名扶贫小组长。工作中,杨爱玲不怕苦、不怕累,在填写扶贫手册及责任牌、入户走访进行政策宣传、协助村干部开展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自家脱贫与全村攻坚的担子。

“纺织女”自谋职业“半边天”不让须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